令人慾罷不能的泰國菜!(含 8 款泰國菜做法)
泰國菜以味道濃厚、本色本味而聞名,而且,泰國菜在中國也很受歡迎,每個吃過泰國菜的人,都難忘那令人慾罷不能的泰國味道。
本期廚藝先鋒,將為大家推出一期泰國菜專題,以饗讀者,大家請看。
了解泰國菜
▼
泰 國風味,以酸、辣、甜為代表,也叫做泰國料理(Thai Food)。
泰國菜的一大特色是酸與辣,泰國廚師喜歡用各式各樣的配料如蒜頭、辣椒、酸柑、魚露、蝦醬之類的調味品來調味,煮出一鍋鍋酸溜溜、火辣辣的泰 式佳肴。
招牌菜有冬陰功(酸辣海鮮湯)、椰汁嫩雞湯、咖喱魚餅、綠咖喱雞肉、芒果香飯等。魚、蝦、蟹都是各餐館的殺手鐧,比如炭燒蟹、炭燒蝦、豬頸肉、咖 喱蟹等等。
泰國(Thailand,Thai)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東臨寮國和柬埔寨,南面是暹羅灣和馬來西亞,西接緬甸。
泰國是一個臨海 的熱帶國家,這裡氣候炎熱,雨量充沛,陽光充足。綠色蔬菜 、海鮮、水果極其豐富。
因此泰式料理用料主要以海鮮、水果、蔬菜為主。由於特殊的氣候條件,造成了泰國人民對酸味和辣味的依賴。
泰國菜,泛指泰國民族的飲食文化。泰國菜以酸、辣、咸、甜、苦五味的平衡為特點。
泰國菜有四大菜系,分別為泰北菜、泰東北菜、泰中菜、與泰南菜,反映泰國四方不同的地理和文化,而各地使用的食材往往跟鄰近國家的一樣。
泰國菜在中國越來越受歡迎,葷素搭配得當,獨特的香料味道以及酸辣的特點受到眾多食客的青睞。
泰國菜的特色香料
▼
泰國豐富的烹調傳統一直不為人所知,直到近代因泰國觀光業發達,外界才得以一窺究竟。
在中國,泰國菜也很受歡迎,每個吃過泰國菜的人,是一定會嘗過以下這些 香料的。
也可以肯定的說,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它們長什麼樣子,甚至不知道叫什麼名字,而就是這些「無名英雄」們,塑造了令人慾罷不能的泰國味道。
香蘭葉(Panda leaves)
香蘭葉在馬來西亞非常普遍,當地人喜歡把這種植物加入食物里,因為它有一種十分獨特的天然芳香味,
能讓食物增添清新、香甜的味道,後來慢慢地演變到以新鮮椰 汁混合香蘭葉來製作各種食物與糕點。
而在蛋糕、麵包、餅乾、慕斯等食品中加入香蘭葉,吃起來更爽口、更香甜、更美味!新鮮的香蘭葉汁還可以用來替食物染 色。
香茅(Lemongrass)
香茅個性濃烈,因為那氣味接近清新的檸檬香氣,香茅又叫檸檬草。
香茅的莖和根部常被切碎或研磨用在各種東南亞菜肴里,搭配蒜、辣椒和芫荽,是海鮮湯、咖喱里最常見的香料。
雖然可以買到乾燥的香茅,但用起來香氣和風味都遜色很多。
南姜(Galangal)
以 三年姜為上品,表皮顏色偏白,姜芽處呈微紅色,味道有點像肉桂,辣中帶甜,具有辛嗆味。
最早時南姜被用作煙燻材料,後被當作藥材和香辛料使用。直至今日, 僅東南亞地區及潮汕地區仍在使用,其他各地已經極少見到。
南姜分為大型和小型兩種,常在咖喱菜或泰國菜中做輔料,還可以剁成末做成咖喱醬或其他蘸醬。
而最 常見的做法是將南姜和其他香料一起攪碎腌制肉類和海鮮,或用來熏制食物。
鳥眼辣椒(Birds eye chillies)
鳥眼辣椒也被稱作泰國辣椒,分布於南洋多個國家,常被用來當做咖喱的原料之一。
據說泰國鳥眼椒是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個頭比一般辣椒小,顏色鮮紅,而且越小越辣。
切細絲後是各種辣味的來源。
檸檬葉(Lemonleaves)
檸檬葉具有特殊的強烈檸檬香味和類似柑橘類的香味,與雞肉或魚類同煮有調味及去腥之效,
這個味道不是其他調味料所能取代的,它也很適合用于海鮮料理的烹調, 尤其是越南與泰國料理中的菜式,
一定要加入檸檬葉來增加香氣,去除腥味。當然,檸檬葉通常只是用來提味,並不會成為主角級的香料,因此不必添加過多。
檸檬(Lemon)
東 南亞菜中的酸味大多來源於東南亞特有的萊檬,在很多人的眼裡,萊蒙和青檸檬似乎就是一樣的水果,酸酸甜甜的味道,青綠色的表皮……但是兩者其實並不相同。
不到兵乓球大小的綠色萊檬常被用來作為酸味劑,薄薄的皮、有別於檸檬的微苦和柑橘的清香,使它能很好地與其他香料融合。
最重要的一點,萊檬的尾部沒有乳 突,一般無籽,記住這兩點就能輕鬆分辨萊蒙和檸檬。
小青圓茄(Round eggplant)
在 東南亞一帶,小青圓茄的做法極其多樣,可以和綠咖喱一起煮雞肉,再配一碗茉莉香米飯;也可以把它和燈泡茄、大圓茄和白菜放入小陶瓦缸里腌泡起來,
幾天之 後,便成了酸甜開胃的爽口腌菜。和我們平時食用的紫茄相比,小圓茄肉質相對較硬,茄皮略厚,手指稍微用力捏下去也不會出現凹痕。
它的最大特色是茄肉爽口、 略帶澀味,沒有一般紫茄會有的「茄腥氣」,而且口感細嫩。
長芫荽(Long coriander)
比芫荽重口味得多的長芫荽,濃烈的氣味超過了植物的極限。
加熱以後也能保持碧綠的顏色,而且那香味和具有摧毀性辣度的鳥眼辣椒可謂天作之合,辣味的湯里少不了。
8款泰國菜做法
▼
青木瓜沙拉
材料:
青木瓜、蕃茄、熟花生碎、蒜瓣。
調料:
魚露、檸檬汁、綿白糖、鹽
做法:
1、蕃茄切絲或切片勻可,把它們裝入一隻盤裡; 蒜瓣切成蒜碎,辣椒切碎備用 。
2、青木瓜去皮切絲。
3、放入辣椒、蒜碎、魚露、綿白糖、鹽和現擠出的檸檬汁調成汁,倒入青木瓜絲里,拌勻,在上面撒上花生碎即可 。
咖喱牛腩燴湯河
材料:
新鮮河粉,洋蔥,蒜頭,牛腩,銀芽。
調料:
沙拉油,咖喱粉,水,鹽,雞精粉,砂糖,椰漿,太白粉水
做法:
1、將河粉切成寬條後,剝散備用;洋蔥剝皮洗凈切絲;蒜頭洗凈切末;牛腩切小塊,放入滾水中汆燙約1分鐘後撈起備用 。
2、熱鍋,倒入少許沙拉油,先將作法「1」的洋蔥絲及蒜末放入鍋中小火爆香,加入咖喱粉拌炒均勻,
再加入作法1的牛腩及1000cc的水後,轉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煮約1個半小時至牛腩變軟爛,加入鹽、雞精粉、砂糖、椰漿拌炒,再以太白粉水芶芡成牛腩醬。
3、另取鍋,倒入少許沙拉油燒熱,再放入1中的河粉以大火炒散後,加入銀芽及鹽拌炒約2分鐘至入味後盛盤,再淋上步驟2的牛腩醬即可。
冬蔭功湯
泰國最經典的菜品之一,在泰語中,「冬蔭」指酸辣,「功」即是蝦,合起來將就是冬蔭功湯。
主料:
基圍蝦,大蛤蜊,新鮮口蘑,番茄。
輔料:
香茅(檸檬草)兩根,青檸檬三片,幼茄8個,九層塔和薄荷葉各一小撮,姜,小紅椒8個,香菜,檸檬葉。
調料:
鹽,椰漿,淡奶油,一瓶魚露,橄欖油。
做法:
1、洗凈所有材料,香茅切段;姜切片;小紅椒橫切成小圈;口蘑切片,番茄切小丁。
2、蝦切下頭部,去沙線;蛤蜊燙至開口。
3、起油鍋,放入少許橄欖油,蝦頭和蝦身一同入鍋煸炒至變色,取出備用。
4、再加適量油入鍋,將小紅椒,姜,香茅,番茄,蘑菇一同放入煸炒,加入適量的水,
再加入蝦頭,檸檬片,九層塔,薄荷葉,燒開後加入椰漿和淡奶油,攪勻,換小火,煮20分鐘。
5、煮好後,加鹽,和兩小勺魚露調味。
6、最後將蝦身和焯過水的蛤蜊放入已調味後的湯,微煮開,加入些許香菜即成。
泰式香蘭葉包雞
材料:
雞腿肉,泰國香蘭葉。
調料:
泰國番茄醬,泰國魚露,蚝油,白鬍椒粉,白糖,泰國甜辣醬汁,雞粉,色拉油。
做法:
1、雞腿肉去骨分開,切成每個重約30克的塊。
2、切好的雞肉加入番茄醬、泰國魚露、蚝油、白鬍椒粉、白糖、雞粉腌制30分鐘入味備用。
3、用泰國香蘭葉將腌好的雞腿肉逐個包成三角形狀扎嚴。
4、鍋中加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入包好的雞肉中火炸4分鐘至熟裝盤,跟泰國甜辣醬蘸食即可。
泰式咖喱蟹
材料:
肉蟹、雞蛋、洋蔥、青椒、紅尖椒、香蔥。
調料:
油咖喱、椰漿、魚露、辣椒油、牛油、牛奶、鹽、澱粉。
做法:
1、洋蔥、辣椒切片;蔥切段。
2、螃蟹去殼,一分為四。
3、在螃蟹表面撒點鹽,拌勻,撒上澱粉混合均勻。
4、鍋中熱油,放入螃蟹炸2分鐘左右,盛起備用。
5、鍋中留底油,再將牛油下鍋燒化,放入姜、蒜、洋蔥、蔥段炒香,再加入油咖喱炒勻炒香,然後下入螃蟹一起炒制,再加入椰漿、牛奶、魚露同煮。
6、起鍋前放入青椒、紅尖椒、辣椒油翻炒半分鐘,打入一個雞蛋炒勻即可。
泰式紅咖喱燴大蝦
材料:
鮮蝦、蔥頭、牛奶、青辣椒。
調料:
泰式紅咖喱醬、澱粉、胡椒粉、料酒、食用油。
做法:
1、大蝦用料酒、胡椒粉腌制15分鐘,放一勺澱粉拌勻;蔥頭切絲。
2、鍋中放油熱至7成時,將蝦入鍋,炸至變色,出鍋備用。
3、熱鍋加半勺油,8成熱時放蔥頭,炒出香味,再加入先前炒好大蝦翻炒幾下,
加入泰式紅咖喱醬、牛奶、青椒、加水50毫升,改中火熬煮3—5分鐘後,勾少許芡汁,鍋中湯汁濃稠後關火,出鍋即可。
泰式薄荷蝦
材料:
大蝦、洋蔥、蒜、香菜、薄荷葉、蘋果。
調料:
小米辣、檸檬汁、白糖、魚露、鹽
做法:
1、大蝦去殼,去蝦線,開背,焯水過涼備用。
2、將洋蔥,蒜,香菜,薄荷葉,小米辣切碎;蘋果擦成蓉,加入魚露,糖,檸檬汁,少許鹽,調製成口味酸,甜,辣,鹹的料汁。
3、將處理好的大蝦放入料汁中拌制均勻即可。
泰式芒果糯米飯
材料:
芒果、糯米、椰漿、鹽、糖
做法:
1、糯米隔夜泡好,瀝干水分,上鍋蒸20分鐘。
2、糯米蒸到15分鐘左右,就可以開始煮椰漿了,使用新鮮攪拌的椰漿最好。
3、中火加熱椰漿,椰漿熱後加入1湯匙糖和1/4茶匙鹽,不斷攪拌,待糖和鹽完全融化,椰漿變得濃稠就可以關火了。
4、煮好椰漿(大約五分鐘),糯米也蒸好了。取一團剛蒸好的熱乎乎的糯米,放在碗的一邊,在糯米上澆幾湯匙煮好的椰漿,放5分鐘,讓糯米充分吸收椰漿。
5、在碗的另一邊擺上切塊的芒果,吃之前再澆上幾湯匙椰漿即可。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