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流傳這樣一種說法,說是小孩子吃了魚子會變笨,這其實是錯誤的。我們來看看民間不讓孩子吃魚子的理由:魚子是魚的卵子,民間認為它是未見天的東西,陰氣重,孩子儘量少接觸,同時吃魚子可能影響魚的繁殖,所以在佛家思想根深蒂固的民間對於孩子吃魚子多少有點顧忌。
魚子是雌魚未受精的卵子。因為那些卵子還沒有完全成熟,所以還在雌魚體內。等到卵子成熟後,遇到雄魚交配時就會排出體外。魚子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品,其中有大量的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和核黃素,也富有膽固醇,是人類大腦和骨髓的良好補充劑、滋長劑,一般人都可食用。因此,多吃魚子,不僅有利於促進發育、增強體質、健腦等作用,而且還可起到烏髮的作用,使人煥發青春。從營養的角度來說,孩子吃些魚子是有益健康的。所以有些老年人說小朋友吃魚子會變笨是沒有科學道理的。但要注意老人儘可能少吃,因魚子富含膽固醇,老人多吃無益。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魚子,也不是所有的魚子都可食用,如河豚魚子有毒,千萬不能食用,處理不好可直接致死(一顆河豚魚子可毒死幾十個成年人)。鲶魚(鯰魚)魚子也有毒,誤食會導致嘔吐、腹痛、腹瀉、呼吸困難,情況嚴重的會造成癱瘓。不過少吃污染區域的魚。因為魚頭部和魚子的農藥殘留量高於魚肉的五至十倍。所以購買魚子要選健康無污染的。另外,吃什麼都要適量,魚籽膽固醇和蛋白質較高,過量食用無益於吸收。
下面我們就叫媽媽幾種做魚子的方法吧!
一、雙蛋魚籽
原料:魚籽50克、生雞蛋、3個皮蛋1個。花生油、鹽、味精(雞精)各適量,胡椒粉少許。
做法:1.魚籽煮熟搗爛,皮蛋蒸熟去殼切小塊。
2.雞蛋打散,加入鹽、味精(雞精)、胡椒粉、魚籽拌勻。
3.煎鍋下底油,放入打散的雞蛋、魚籽,再把皮蛋塊擺到雞蛋上,用小火煎透即可。
二、炒魚籽
原料:魚籽、白糖、鹽、干辣椒、花生油、香油、蔥、姜、醋、味精(雞精)
做法:炒鍋下底油5-6成熱時加入蔥、姜、干辣椒煸出香味後加入魚籽、鹽、白糖、醋、料酒翻炒,魚籽炒散後加入味精(雞精)、香油翻炒後出鍋即可.
三、香蔥干燒魚子
材料:熟魚子1份,姜5-6片,蔥2兩(80克)
調味料:水約1/2杯,生抽2湯匙,糖1又1/2茶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許。
做法:
(1)蔥去根,洗凈,瀝干,切段,留用。
(2)燒熱油2湯匙,放入蒸熟魚子,以中小火,將魚子煎至兩面呈金黃色,待用。
(3)餘下熱油,爆香薑片及蔥段,澆酒,注放調味料,放入魚子燴煮片刻至魚子吸收汁料味及汁略為收干至濃,即可鏟起上碟,趁熱上桌供食。
註:魚子可先蒸熟。
四、香菇魚子
材料: 中型干香菇7朵 、魚子300克 、薑片5片 、嫩蔥兩條切碎 、小干辣椒3隻 、蒜蓉末些許、上等蚝油5湯匙、芡粉些許、料酒1湯匙、麻油半湯匙、食油5湯匙、高湯半碗、其他糖鹽調料隨口味
做法: 魚子洗凈,晾乾。干香菇泡軟,用點食油、鹽、糖先把它燜軟,待用。把蚝油、鹽、糖、加半小碗高湯,先調好,備用。用食油把鑊燒紅,將魚子置入,炸至略呈金黃色,能聞到魚香,即撈起晾油。
將薑片、蒜蓉爆香,先置入炸香的魚子和燜好的香菇,小心別弄散魚子,讓它再煎透些。等香菇炒得稍干,可以點些麻油,然後將調好的蚝油倒入,轉小火。燜透後,可灑點胡椒粉,先試味,再勾個薄薄的芡,灑上蔥碎即可上碟。
燜小火時要加蓋。假如要刁嘴些,燜時還可以加入爆過的海參,鮮乾貝或泡軟的蚝干。但如此簡簡單單的家常風味,也已經很好吃了。
五、魚子壽司
鮭魚子50克,壽司飯300克,黃瓜l根,紫菜2片。
(1)將紫菜放入平鍋小火烘烤,至散發香味取出,冷卻後切成4厘米寬的長條。
(2)手蘸濕,取適量壽司飯捏成飯糰;然後將紫菜條環繞飯糰,上面留1厘米高的邊,下面內折,形成杯狀。
(3)將「杯」中的壽司飯壓緊實,上部碼上魚子。
(4)將黃瓜洗凈,切成扇葉狀的薄片,點綴在魚子旁即成。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