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不僅可以表達情緒,可以調節氣氛……甚至,還可以掌控食慾。接下來紅餐君展示的是28張中國各地火鍋蘸料的色譜圖,它們低調忠誠、只為襯托食材美味。
色彩不僅可以表達情緒,可以調節氣氛……甚至,還可以掌控食慾。
在火鍋的世界,擺在人們面前那一個個蘸醬碟子裡的,整個就能組出一張色譜圖。無論你選的是沙茶腐乳香菜,還是醬油辣椒蔥花;無論是涮牛肉肥腸毛肚,還是燙青菜蘿蔔豆腐,醬料一攪、食材一拌,五顏六色在方寸之間激盪融合沸騰狂熱,只會讓你眼前一亮,心中一緊,腹中一餓,墜入吃吃吃的巨大宇宙間。
接下來便是28張中國各地火鍋蘸料的色譜圖,它們低調忠誠、只為襯托食材美味,只要你喜歡,便可以任性地選擇,投入地大吃
【象牙白】花生碎
通常是配合肉類,口感豐厚的花生碎搭配麻油,再撒上一把芝麻,就是一碗香氣四溢的調料。
【伽羅色】白腐乳
羊肉火鍋蘸料必用,可去除羊羶味。
【杏黃】油渣
趁著熱騰騰的時候都很好吃。當油脂開始融化時,會開始收縮,直到整個乾掉為止,在此時加入胡椒和鹽調味是最棒。
【枯葉黃】麻油
一來可以提味,使火鍋的味道更為鮮美,二來剛燙好的肉食和蔬菜很燙,但是菜品在油碟裡面過一圈以後,可以起到降溫作用。
【土地色】黃燈籠
海南的特產,據專業測試,辣度是達十五萬辣度單位,「辣入肺腑,豪情勃發。」
【駱駝黃】芝麻醬
汪曾祺說,「所到之處再沒有一處比北京人那樣愛吃芝麻醬的了」,對北京人來說,涮肉與芝麻醬,簡直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絕配。
【茶褐色】醋
解膩,而且可以中和一些辣味。
【亞麻色】白芝麻
麻辣火鍋的乾料底必備。
【薄香色】大蒜
簡單的麻油加蒜泥,就能撐起一整頓重慶火鍋。
【柳茶色】泡椒
川菜中特有的調味料,鮮嫩清脆,追求酸爽的可以多放。
【若芽色】黃芥末
口感柔和,用芥菜籽碾磨而成。與各種腸類是絕配。
【萌蔥青】小蔥
一般會放在火鍋湯底中煮一下,用於增加湯底的鮮味。在火鍋醬料中也是常見的輔料。
【翡翠綠】香菜
具有特殊而清新的香味,加入醬料中會起到提味的作用。
【海松色】韭菜花
北方民間自製的一種醬料。在磨製過程中會加入辣椒,帶來酷辣的口感。挖一點放進麻油,香氣撲鼻,引人食慾。
【乳白】大蔥
在熬製火鍋湯底時的必備品。撒一撮在醬料裡可以去肉類的腥味。
【弱粉】蝦皮
由毛蝦加工而成,適合與蔥花一起灑在麻油中,能夠提味增鮮。
【灰櫻色】牛肉糜
在火鍋醬料中充當點睛之筆,混合在麻油等淡口醬料中的牛肉糜時不時跳進嘴裡,算是吃火鍋時的小彩蛋。
【蜜柑橘】辣椒油
頗受西南地區人們的喜愛。辣椒粉混合大蔥頭和老薑皮在植物油中煎熬製成。辣得相當爽快,請小心添加。
【緋紅】鮮辣椒
新鮮的辣味對於嗜辣的火鍋愛好者而言幾乎是百無禁忌的。
【赤丹】乾辣椒
火鍋底料不可缺席的成員之一。不過當它出現在火鍋醬料中時,鮮紅的顏色比起低調的辣味總有唬人的嫌疑。
【小豆紅】紅腐乳汁
適合給魚蝦調味。
【栗子紅】蝦醬
沿海地區的常用調味料,味道很咸。調醬的時候只能放一點做為調味,吃蔬菜的時候蘸一點,可以增加鮮香風味。
【赤銅色】沙茶
盛興在廣州、福建等地,辛辣香濃的口感會讓羊肉、豬肉和雞肉一秒從平淡變得出色。
【煙煤色】蠔油
鮮掉眉毛的調味汁,會給幾乎所有味道寡淡的食物帶來驚喜。不過調味的時候請避開讓蠔油和辛辣調料、醋、糖同台競技,會有損蠔油的特殊風味。
【黑茶色】豆豉
質地較乾,一般撒入麻油中調味,可以使肉類口感更豐富。
【黑蜜色】醬油
基本上是火鍋清醬的標配之一,適合味道清淡的丸子。如果是海鮮火鍋,那一碟醬油就夠了,其他的複雜醬料會搶了海鮮的風頭。
【墨黑】黑芝麻
也是麻辣火鍋的乾料底必備。
火鍋蘸料,比我們印像中要繽紛很多。
你最不可缺的是哪一種?
你最得意的搭配是什麼?
歡迎各位盡情發揮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00660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