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工作中,我們廚師常常將炒菜掛在嘴邊,但事實上,很多人對於烹飪理論知識並沒有多大的了解。關於炒菜,有著太多可以介紹的東西,要是我們推薦一本烹飪理論書籍給你看,我相信有九成的廚師朋友說NO的(看書頭大?哈哈!)那麼,怎樣用簡單的方式讓廚師朋友掌握這些知識呢?下面,就是粵港餐飲網特別為大家推薦的七言炒菜口訣 (獨家整理髮布)。 淺談速成炒製技法:炒之技法真是多,個個牢記沒有錯。有生炒來有熟炒,滑炒清炒要記牢。爆炒水炒和煸炒,乾炒方法用得少。難度最大數軟炒,宮廷炒法有抓炒。小炒技法用得多,一鍋成菜味不錯。香港炒法避風塘,蒜茸豆豉麵包糠。 滑炒技法:
(代表菜:鮮菇滑炒肉絲)
滑炒技法用得廣,生料加工要上漿。
溫油滑散要斷生,回鍋勾芡速炒成。
滑慢炒快質量好,鮮嫩滑軟味清淡。 水炒技法:
(代表菜:水炒雞蛋)
水炒技法真特殊,炒菜用水不用油。
此法針對是雞蛋,慢火推炒不用翻。
成菜鮮嫩色澤艷,清淡滑軟不一般。 軟炒技法:
(代表菜:大良炒牛奶)
軟炒技法並不難,鍋淨油潔是關鍵。
選料液體或是茸,慢火溫油推炒成。
成菜軟嫩口感鮮,色澤潔淨不一般。 生炒技法:
(代表菜:生炒菜心)
生炒技法最普通,原料經過細加工。
不漿不醃不掛糊,直接下鍋速炒熟。
斷生調味裝入盤,入味鮮香不勾芡。 清炒技法:
(代表菜:清炒荷蘭豆)
清炒技法講究「清」,原料經過細加工。
碼味上漿溫油滑,回鍋調味質量佳。
清炒出鍋不勾芡,盤底無汁清爽鮮。 抓炒技法:
(代表菜:抓炒大蝦)
抓炒技法屬宮廷,原料經過細加工。
掛糊炸脆再回鍋,小酸小甜味不錯。
外脆里嫩鮮不膩,宮廷創新是第一。 煸炒技法:
(代表菜:乾煸四季豆)
煸炒技法有偏差,原料不炒用油炸。
主料打卷回鍋炒,薑蔥蒜片醬油調。
烹製過程速度快,因快時短故稱「煸」。 熟炒技法:
(代表菜:回鍋肉)
熟炒技法也普通,原料煮熟細加工。
旺火熱油速煸炒,辣醬麵醬少不了。
白糖加入能提鮮,風味獨特鹹辣甜。 爆炒技法:
(代表菜:爆炒肉丁)
爆炒技法不簡單,主料過油或水汆。
急火快炒對汁芡,成菜脆嫩時間短。
爆炒強調選原料,質地脆嫩易烹炒。 小炒技法:
(代表菜:小炒香菇雞)
小炒技法用得多,成菜過程不換鍋。
原料加工上漿醃,急火炒熟推鍋邊。
再炒配料對汁芡,鮮香微辣味道鮮。 乾炒技法:
(代表菜:乾炒牛河)
乾炒技法炒法妙,精細加工生原料。
不漿不醃不掛湖,煸乾水分稍加油。
味型都要帶辛辣,辣醬花椒味不差。 避風塘炒:
(代表菜:避風塘炒蟹)
避風塘炒香港出,吃法稀奇新潮流。
主料醃製用油炸,蒜茸豆豉麵包渣。
口感鬆軟無挑剔,蒜香濃郁味出奇。拔絲之技法:
(代表菜:拔絲蘋果)
拔絲技法就是強,鍋內慢火來熬糖。
主料炸熟與糖摻,條條銀絲出玉盤。
原料掛糊容易塌,使用油拔質量佳。
水拔熬糖易掌握,拔絲肉類用得著。
油水混合更容易,一切原料都適宜。
還有鍋底沉油拔,主料白糖一齊炸。編後語: 炒是我國長期使用的烹調技法之一。北魏《齊民要術》中便有「炒」的用法。到了宋代,炒製技法已被廣泛應用。炒,不僅僅是變生為熟,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是通過加入五花八門的調味料,再輔之以控制火候的技巧,把原本單調的東西,炒成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祝天下廚師運用好 炒之技巧,炒出菜魂,炒出美味人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0/node100137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