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美國和其他國家發生的暴力襲擊、恐怖活動,以及歐洲出現的難民潮,使一些政府開始重新審視他們的簽證政策,這個世界的簽證限制從來沒有像2016年這樣多變而複雜。
從1980年至2015年,全球需要簽證才能前往某處的人口比例已下降了14%(見下圖)。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最近公布了《年度簽證開放性調查報告》(Visa Openness Report),其最新版本反映了2015年的基本情況。相比2015年的61%,1980年全球75%的人口出國需要辦理簽證。
去年全球約18%的人口可以免簽證進入一個目的地,15%需要落地簽證。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的分析表明,2010年和2014年之間實施的最常見的簽證政策變化是從傳統簽證轉為落地簽證。而電子簽證比以往更加常見,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認為2014到2015年間,大部分簽證政策的變化都是從傳統簽證向電子簽證轉化的。
而在簽證互惠政策方面,趨勢截然不同,簽證領域自2008年以來,非互惠政策的增長迅猛。八年前,29%的簽證政策不能互惠,即各國單方面通過取消簽證限制,或改為落地簽,或採用電子簽證來歡迎遊客。2008年至2015年,非互惠簽證政策的比例從29%上升至49%。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的分析發現,大約一半的經濟快速發展的國家間,存在著這些非互惠性的政策。
圖1: 2015年,全球約60%的人口需要辦理簽證,下圖深藍色既代表了此類人群和國家。大約75%的歐洲國家,都需要入境簽證,是比例最高的地區。大約57%的非洲國家需要簽證,是個大區中比例最小的地區。中非、北非和北美要求籤證的比例分別為92%、84%和83%,是比例最高的子區域。
圖2:在簽證方面,世界對旅遊簽證態度2016年比1980年更開放,在1980年,全球75%人口需要傳統簽證前往他們要去的地方。
圖3:2015年,大約有51%的簽證政策存在互惠,即兩個國家有對應相同的簽證政策。由於全球經濟危機開始於近八年前,所以相較於2008年的71%,互惠政策減少了20%。傳統簽證互惠百分比跌幅較大,2015年比2008年減少了26%。
圖4: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認為48個客源市場屬於高流動性市場,即這些國家公民能享受最高自由度的旅行。他們不需要簽證就能夠進入至少一半的世界旅遊目的地。以中國和印度為例,他們在2015年面對的簽證限制比2008年更少了,如下圖。
圖5:總體而言,54個目的地將傳統簽證變為電子簽證、落地簽證或不需要簽證,促進了30多個國家公民的出行。2010年至2015年,大部分簽證政策的提升發生在非洲和亞太地區,分別占比40%和29%。東非和西非通過落地簽證取代傳統簽證,產生了重要變化。電子簽證取代傳統簽證已推動了南亞政策的改善。
圖6:有趣的是,在排名前15位的全球國際入境旅遊人數比例最高的目的地(1500萬人次及以上)之中,73%的國家對48個最活躍的出境客源市場中的大部分地區實施了免簽政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93798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