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中,泰國各地的節慶日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其中,有自古沿襲下來的傳統節日,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等帶有濃郁宗教色彩的節日,有頌揚傳說中英雄和國王王室的節日,也有向大自然感恩的節日等等。泰國的大部分節慶活動,外國遊客都可以參加,準備去泰國出遊的人兒看清楚了,可以充分體驗一下泰國的異國風情。
1月1-3日泰國元旦節NewYear’sEve&NewYear’sDay
歷史上,泰國的元旦幾經變遷。在拉瑪五世時代,即1869年,拉瑪五世曾欽定以公曆4月1日為元旦日。直至1940年12月24日,為與各國協調,改以公曆1月1日為新年首日。因此泰國從1941年起,便改用國際通用的元旦為泰國新年,並一直沿用至今。元旦節日活動包括:僧侶行善、設祭親友亡魂、以香水浴佛、懸掛國旗、反省過去一年的功過得失、設定新一年的目標等等。政府機構全部放假。
在泰國過大年(中國農曆新年)ChineseNewYear
一般持續3天。雖然春節不算是泰國的公共節假日,但由於泰國不少人在祖上都有中國血統,泰國華人因與泰人和睦相處,水乳交融,因此保留著自己民族的風俗習慣,如春節、中元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其熱鬧場面毫不遜色。泰國春節最具熱鬧的華人過年氣氛要數中國城——唐人街(耀華叻路)及北欖府,除街道兩旁擺滿各種應節食品、物品外,還有舞獅、舞龍、遊街盛會,以及「中國小姐」選美會。華人和泰人均喜歡過春節,因為這時華人老闆會發雙薪,且有休假,小商店和公司通常關門休息,但泰國政府部門和銀行會照常上班營業。尤其是在清邁、普吉、宋卡等地區以及曼谷的唐人街,春節的慶祝活動還頗為隆重,不僅街道被裝飾得極具中國傳統特色,還能見到舞龍舞獅表演甚至功夫秀等等。
每年2月4日——6日泰國清邁花節
清邁花節,每年2月4~6日。2月份是泰國北部清邁地區百花盛開的時節,花節除展出各種花卉以外,還有許多表演項目,諸如花車遊行、花船展示和選美比賽等,吸引眾多 遊客前往觀賞。清邁的鮮花節已經舉行了30多屆,每年的2月份正是鮮花盛開的時節,外國遊人紛紛從寒冷的地方趕來這溫暖的地方。鮮花節也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觀看,清邁通過每年的花節向外界宣傳城市。
3月7日萬佛節MakhaPuja
泰國的傳統佛教節日,在每年的泰歷3月15日舉行,以紀念佛祖信徒對佛祖的信仰和尊敬,對於篤信佛教的泰國,此節具有宗教上的信仰意義。其來源是,當佛祖在世時,曾駐足於王舍城傳經講道,分赴各地傳教的僧侶拉,在3月15日當天,竟不約而同地返回王舍城朝拜佛祖集會,佛祖因而頒賜了一部叫做「巴蒂穆」的經書,內列戒律共二百二十七條,經書的主旨為:「戒惡、從善、清心」。萬佛節的活動項目包括:清晨僧侶行善;下午聆聽誦經講道;傍晚僧侶約定時刻鳴鐘集合,舉行禮佛儀式;並在全國各地懸掛國旗。節日當天,人們拿著鮮花和香燭到附近的寺廟進行施齋、焚香、拜佛等紀念活動。而國王也將邀請30名僧人前往皇宮唱誦經書並進行一系列的紀念活動。
4月6日查理克王朝紀念日ChakriDay
1782年4月6日,為拉瑪一世加冕登基,查庫里王朝開基之是,也即現今曼谷王朝的開基日。當日舉國辦的活動包括:懸掛國旗;舉行宗教儀式;向皇家紀念地敬獻鮮花。
4月13-17日潑水節Songkran-WaterFestival
又稱宋干節,同時也是泰歷新年。宋干節的風俗其實來自於印度,但泰國一直視為重要的民族節日之一。宋干節的活動有:於全國各地懸掛國旗;浴佛;浴僧;向長輩行洒水禮,祈求賜福。人們也稱此節慶「潑水節」。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就像中國新年一樣熱鬧非凡,不論在曼谷或是泰國其它地方都會舉行大型慶典及各項慶祝活動。大街小巷中所有人都忙著潑水,互道恭喜及祝福,尤其在炎熱的天氣下,淋一身濕反而更能消暑。每年4月13日開始,持續3天,民眾多會返回家鄉,打掃家內外,焚燒舊衣服,同時相互潑灑浸有花瓣的香水以代表清除所有舊的邪惡和不幸,並懷著美好和純凈開始新的一年。在曼谷,以考山路和是隆路的潑水慶祝最為瘋狂,如果計劃在潑水節期間去泰國旅遊,一定記得提早定酒店,並多準備幾件衣服。
5月5日泰王登基紀念日CoronationDay
曼谷王朝自1782年建立,傳世至今歷九代。本朝國王蒲美蓬陛下,於1950年5月5日登基繼承王業。泰王陛下聖智聰敏,廣聞博識,愛民如子,倡導民主科學,推行利國利民的規劃,受到了泰國廣大臣民的愛戴和尊敬。節日慶祝活動一共三天,首日為5月3日,王室舉行宗教慈善儀式;5月4日,婆羅門主教宣讀泰王登基紀念文告儀式;5月5日,王室於上午進行僧侶布施,中午,海陸軍各鳴禮炮廿一響以示敬賀。當日,還會舉行泰皇陛下向優秀人士欽授五世王勳章。節日期間各地都會懸掛國旗。
6月4日浴佛節VisakaBucha
相傳佛祖誕生於佛曆紀元前八十年,成佛於紀元前四十五年,而於紀元前一年涅盤。儘管佛祖誕生、悟道、涅盤的年份各異,但日期卻相同,都是發生在泰(佛)歷6月15日,即公曆6月4日。逢閏月之年,佛誕節的日期就改為是年的泰歷7月15日。節慶活動包括:佛教徒須於清晨前往佛寺與僧侶吃齋布施,聆聽高僧傳經講道;民捧香燭鮮花參加佛寺的巡燭禮;各處懸掛國旗。
8月3日守夏節Vassa,BuddhistLentDay
又稱結夏安居日,泰國最重要的佛教傳統節日。此節的由來是:當佛祖在世時,黎民百姓們抱怨僧侶終年雲遊不息,甚至於雨季因僧侶到處遊蕩,則踩壞了剛完成犁播插種的稻田。在佛祖得知後,就限令每年雨季三個月中,為僧侶均應駐守在寺中不得外出。節日期間活動:參予團體活動、製作香燭、僧衣等物,將這些物品獻給守夏僧侶;參加贈獻僧衣、施僧品、僧藥給小沙彌的活動;與僧侶一起行善守戒聽道;擔任為期三個月的居士之職,以守夏安居的僧侶籌措必需用品等;各處懸掛國旗。每年8月3日,舉行僧人從這天開始,在聚在寺內坐禪修學三個月,三個月守夏安居期滿後僧人才恢復外出。守夏節當天百姓到寺院施齋,奉獻各類泰式糕點以及蠟燭和日用品等,傍晚人們手持鮮花香燭,在寺內舉行巡燭儀式。
每年10月素食節Vegetarian Festival
素食節一般在每年10月進行,歷時11天。在這期間,佛教徒們要身著一襲白衣,還要戒房事、戒菸、戒殺生以及戒葷腥。教徒們會組織遊行隊伍進行慶祝,還會去神殿參觀,在那裡,這些受神靈保護的虔誠教徒還會進行自殘。倘若你暈血,又計劃在素食節期間參觀神殿的話,可別忘了帶上嗅鹽(一種甦醒劑)哦!此般自殘的景象實在是驚人啊!
11月第三個周末舉行泰國大象節
泰國大象節,是素輦府富有特色的傳統宗教節日,其主要表演者是大象。大象在泰國文化中享有很高地位,是力量與優雅的象徵。創辦於1960年的大象盛會在每年11月的第三個周末舉行,通常包括展示、遊行和大象舞蹈比賽等活動環節,總能吸引數千名泰國人和各國遊客,為當地經濟的一大支柱。泰國是世界上產象大國,被稱為「象之國」。
11月28日水燈節LoyKrathong
水燈節的習俗始於素可泰王朝時代,據記載,每年泰歷12月15日,即公曆11月28日深夜,泰王必循例御龍舟遊河,王后及嬪妃均隨聖駕游幸。而臣民嬉水於河中,諾帕瑪貴妃觸景生智,遂手制荷花水燈,漂浮於河流之上,奏請聖賞。此後,這種儀式就蔚然成風。這是極具泰國風味的節日,人們在節日夜晚將插著香燭鮮花、造型各異的水燈放到河面或湖邊,附上自己的心愿和祝福,祈禱家人伴侶平安幸福。此外在曼谷等地還有熱鬧的水燈會,包括水燈小姐選美、歌唱比賽、戲劇表演等活動。
12月5日父親節Father’sDay
12月5日是泰國蒲美蓬國王的生日,這是泰國最重要的節日,也是泰國的父親節。每當國王的生日來臨,曼谷的大街小巷都懸掛國王蒲美蓬·阿杜德和王后詩麗吉的肖像。同時,身著禮服的泰國士兵將在曼谷市銅馬廣場參加盛大的閱兵式。
12月10日憲法紀念日
1932年6月24日,泰國結束了歷經七百多年的君主專政,改行君主立憲政制。並於三天後頒布第一部暫行憲法,規定國家最高權力為全民所有,國王、民眾、民會委員會及法庭代理該項權力。至同年12月10日,泰王陛下頒布了一部正式的憲法,規定以國會組織的形式管理國家。憲法的頒布,標誌著泰國邁進民主時代,為紀念這一偉大變革,官方規定每年12月10日為「憲法紀念日」。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93289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