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已經出現兩個藍眼淚奇景!在美里和霹靂!看看多誇張的藍!可以帶著家裡人去見證藍眼淚奇景!有照片看。看了我跪了!天呀

Briance ...| 2015-10-18| 檢舉

馬來西亞已經出現兩個藍眼淚奇景!在美里和霹靂!看看多誇張的藍!可以帶著家裡人去見證藍眼淚奇景!有照片看。看了我跪了!天呀

馬來西亞有兩個海灘可以看見「藍眼淚」奇景 !一個在美里一個在霹靂!

沙勞越州美里市峇甘奴「藍眼淚」奇景

地址: 沙勞越州美里市峇甘奴

地址:下霹靂雙武隆+九嶼島 Bagan Sungai Burung,36100 Bagan Datoh,Perak

2015年9月5日【馬來西亞沙勞越州美里4日訊】9月3日晚間2名攝影愛好者結伴摸黑前往峇甘奴的都山海邊景點拍攝銀河系,意外拍攝到聞名世界的「藍眼淚」奇景,使到本來景色迷人的都山海邊,在充滿螢光藍點的照耀下更加夢幻迷人!

業餘攝影師孫賢任與1名友人佐登,於9月3日傍晚結伴到伯甘奴的都山海邊拍攝美麗的銀河系,因為都山海邊接近原始,很少光害所以最適合拍攝銀河系,而他們收隊準備返家,因發現淺海灘一帶海水會發亮,因此隨機拍攝而拍獲「藍眼淚」。

孫賢任接受詩華日報訪問時說,他們一班攝影愛好者多次前往峇甘奴的海邊拍攝銀河系,從未遇到類似的情況,而首次拍到這樣的奇景,有關「藍眼淚」目測大概有半公里長,只是局部並不是遍布整個海邊。

年中拍銀河最佳時機

他說,每年的6月至8月,是拍攝銀河的最佳時間,因為9月3日晚上7、8點左右就可以拍到銀河,昨晚其友人匆忙要趕著家,所以只拍了三張就匆忙離開。不過,他表示,若今晚的天氣允許,他們會重返都山海邊拍攝令人驚嘆又迷人的「藍眼淚」。

孫賢任說,9月3日拍到「藍眼淚」時間是晚上8時左右,開始時他發現淺海一帶有不明發光體,肉眼看去類似泥沙,白白色的,職業病下就隨機拍下一張,赫然發現淺海都是發亮的藍色螢光,一些螢光體還被衝上岸!

「開始我們以為是月光、貝殼類或遠處的螢光反照,殊不知都山海邊也有'藍眼淚'的存在。」孫氏把在都山海邊拍攝「藍眼淚」奇景貼上臉書,隨時引起網友們的熱議及關注,孫賢任的新發現料將掀起一股攝影潮,不少業餘攝影師更是摩拳擦掌,準備前往都山海邊景點拍攝這個難得一見的自然景觀。

「海上幽靈」或「海上鬼火」

「藍眼淚」因為會發光,隨著海浪浮動,因此一些地區被稱為「海上幽靈」或「海上鬼火」。

實際上「藍眼淚」也叫做夜光藻,學名是Noctiluca scintillans,屬於甲藻門單細胞生物,英文叫做Dinoflagellate,俗稱海耀,又稱夜光蟲。

在馬來西亞和台灣俗稱「藍眼淚」,為一種在海中生存的非寄生甲藻,能作生物發光(Bioluminescence)。

這種藻類之所以能發光,是因為其體內數以千計的球狀胞器中,具有螢光素,就像微型的電源供應器,讓夜光藻在感受到周遭環境的變化時發出螢光。

夜光藻為異養有機體,它能夠吞噬,會以浮游生物、硅藻、甲藻、細菌,甚至魚卵為食,據說硅藻為夜光藻最愛的食物,它也能以光合作用生存。夜光藻分布世界各地 夜光藻在世界各地的分布範圍相當廣泛,通常在沿海地區、河口或是大陸棚淺水區即可看到此藻類的蹤影,因為這些地區通常有豐富的浮游生物,讓夜光藻有充足的食物來源。

這些甲藻類生物以吃浮游生物維生。因此,這種微生物會出現在海邊,大概是被海浪衝上岸吧。因體積小如沙粒,所以英文也稱之為Blue Sand。

「藍眼淚」會發光,其實是夜光蟲尋求配偶的方法。雄性夜光蟲在大海中浮游時有次序地閃爍著藍光來吸引雌性夜光蟲。

根據網絡的資料顯示,「藍眼淚」為什麼偏偏是藍色,而不是其他顏色呢?那是因為各種顏色的光在大海中的傳播速度不一樣,光波較長的紅光、橙光、黃光,射入海水後,隨海洋深度的增加逐漸被吸收了,這個時候藍光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最快,這是它的原理。

據悉,本報一名女記者曾經十年前在檳城著名海灣露營時,就在導遊的帶領下前往一處海邊親睹觀賞「藍眼淚」奇景,而當地響導為這些「藍眼淚」編織神化般的故事,加以美化。台灣馬祖旅遊大亮點 「藍眼淚」也是台灣馬祖旅遊的一大亮點,在每年4月到8月之間都可以欣賞到馬祖「藍眼淚」奇觀。

據說,這些微生物被沖岸只能夠生存10秒,浪漫生命卻短暫。也有網絡傳聞形容,「藍眼淚」只有吹南風且漲潮才會出現。如果浪夠大,「藍眼淚」會飄在空中在你身旁,就像螢火蟲那樣。

舊羅東機場的海邊,光害比起魯娃灣海濱公園來少,同時也是最新發現藍眼淚的地點,居住在美里北區一帶的居民,如有興趣觀淚者可以選擇前往該個海邊。昨晚羅東一帶的淺海,出現的藍眼淚螢光光芒不遜於魯娃灣,只是數量較少。

上個月初,本地兩名攝影愛好者結伴前往距離美里半小時車程的都山海邊拍攝星河,回程時意外拍攝到藍眼淚奇觀,因此讓藍眼淚一夜成名,而都山海邊也因藍眼淚聲名遠播。

過去一個月來晚晚專車前往都山海邊看藍眼淚的人潮不斷,不過因為都山的地理位置,來回一趟要數十公里的車程,所以當美里其他地區出現藍眼淚後,立即吸引公眾蜂擁觀賞。目前,甚至還有小販在都山海邊擺攤營業。

實際上,自都山藍眼淚新聞曝光後,相隔數日本報記者李正才已在魯娃灣海濱公園及峇拉雅的一個私人度假村目睹藍眼淚,尤其是度假村,過去數個星期已現觀淚的人潮,一些市民甚至趁周末假期下榻度假屋,順便來個觀賞兼燒烤夜,看個夠本!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66292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