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 ------ 不得不去的東馬秘境——沙巴

loh boo ...| 2015-07-22| 檢舉

沙巴(Sabah),是馬來西亞的第二大州,位於世界第三大島婆羅洲的北端,以前被稱為北婆羅洲(North Borneo), 西岸面臨南中國海,東瀕蘇祿海和西里伯斯海,面積74,50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1,440公里,沙巴素地處赤道,沙巴位於颱風帶下面, 不受颱風和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的襲擊影響,有風下之鄉(Land Below The Wind)的美譽,是游泳、浮潛和美食天堂。

沙巴首府亞庇 (Kota Kinabalu),以前翻譯「哥打京那巴魯」,沙巴位於赤道附近,氣候常年無四季之分,基本上只有夏天,全年的溫度變化小,氣溫常年介於23度至33度之間,但是有雨季,但也不會很長時間下雨,所以沙巴旅遊基本上全年都合適。

我們這次設計的行程是五天四夜,從深圳飛亞庇,從亞庇飛回廣州(也可以飛回深圳),具體旅行地點和行程如下,大家可以參考:

D1:國內飛亞庇,行程:1、入住酒店,2、在亞庇市內參觀購物,3、美食。

D2:途徑納巴魯(Nabalu)集市,參觀神山公園(Kinabalu Park.),植物園(botanical garden)和展覽館(exhibition hall),返回亞庇途中參觀水上清真寺。行程:1、參觀納巴魯(Nabalu.)集市和購買紀念品,2、拍攝神山,3、觀賞婆羅洲蘭花,4、拍攝水上清真寺。

D3:迪加島(Pulau Tiga)、蛇島(Snake Island)和白沙島一日游,夜晚遊覽克里亞斯河(Klias River)。行程:1、上蛇島尋找蛇,拍攝風景,2、白沙島拍攝風景,3、迪加島游泳、浮潛和火山泥浴,4、克里亞斯河欣賞長鼻猴、鱷魚,拍攝日落,看螢火蟲。

D4:在亞庇The Peak Market體驗廚藝課程(Kadazan Cuisine),參觀馬里馬里文化村(Mari-Mari Cultural Village)。1、學習做沙巴本土傳統菜肴和品嘗美食,2、參觀馬里馬里文化村,嘗試不同的傳統民族服飾(如卡達山杜順,龍古斯,毛律,巴夭)與當地食物,3、看民族舞表演,3 、挑戰吃蠕蟲(一般遊客沒有)。

D5:參觀亞庇加雅街星期日市場(Gaya Street Sunday Market),

參觀東姑阿都拉曼海洋公園。行程:1、參觀加雅街星期日市場和購買紀念品、美食,2、體驗「珊瑚飛狐」(Coral Flyer)跨島空中滑索,3、馬穆迪島游泳、浮潛。4、下午回到亞庇市內購物,晚上飛回廣州,航班時間:20:00 hrs 23:15 hrs。

我是第二次去馬來西亞了,第一次去的西馬,包括吉隆坡、檳城、熱浪島、金馬倫等地,這次去的是東馬,主要是沙巴。馬來西亞讓我感觸最深刻的是出入境非常方便。首先是簽證與出入境方面,即使是自由行,自己簽證非常方便,找旅行社代辦簽證一般費用都是200多元,簽證時間大約四天左右,加急的簽證一天都行,當然費用會貴很多,大約400-500元。

從亞庇機場入境非常簡單,不用填寫入境表,雙手食指打指紋之後,就入境了,所以過關速度很快。出境的時候也是打指紋,然後出境。機場到亞庇市內8公里左右,坐車大約十幾分鐘,機場大廳就有計程車訂車的櫃檯,直接打車。

去沙巴的出行建議,服裝方面以短袖、T恤、短褲和拖鞋為主,也要帶上長袖和輕薄的長褲(有時候防曬和防蚊)。如果攀登京那巴魯山(神山),可攜帶暖衣外套、衝鋒衣和登山鞋以禦寒防潮,因頂峰溫度可低至攝氏十度以下,一定要帶的是雨傘、防曬霜和驅蚊水。

馬來西亞語是官方語言,英語和華文廣泛使用,本地時間與中國沒有時差,但實際上太陽出來會早一點。官方貨幣是馬幣令吉(RM)。兌換率是1馬來西亞林吉特=1.7662人民幣元,為了便於計算,我們一般都是在當地標價的RM上乘以2。插座是英式的,三個孔的扁腳三角插座,需要準備插頭轉換器。

去沙巴旅遊最方便、便宜的還是馬來西亞的廉價航空公司 亞洲航空(Air Asia),亞航在東南亞區擁有17大基地機場。除了首都吉隆坡外,亞庇、古晉、檳城都是亞航在大馬的基地機場。除了香港之外,亞航在內地有三個城市可以直飛亞庇,具體的時間大致如下:

1、杭州:蕭山機場(HGH) 沙巴亞庇(BKI),去程20:35 12:40,返程15:15 19:35

2、廣州:白雲機場(CAN) 沙巴亞庇(BKI),去程00:05---03:15,返程20:00-23:15;

3、深圳:寶安機場(SZX) 沙巴亞庇(BKI),去程13:05 16:05,返程9:20-12:00。

2014年12月17日 21日,我們參加了亞洲航空和沙巴旅遊局聯合舉辦的「Rediscover Malaysia」(重新發現馬來西亞)為主題的活動,開始了五天四夜的精彩沙巴之旅。2014年12月17日,我們從深圳機場出發,亞航的櫃檯與其他國際航班一樣的,第四號門,亞航的櫃檯是E系列。

我們一點鐘起飛,亞航是著名的廉價航空,凡是驢友的都知道飛機上是不提供飲食和水的,不過有很多吃的和美食可以買,價格也不是很貴,我買了一份披薩三明治套餐,一個葡萄汁,一塊餅乾和一個披薩三明治,一共17元馬幣,當時沒來得及換錢,用人民幣支付的,找回的餓是馬幣,據說網上提前24小時訂餐,有30%的優惠。

下午四點多,我們到達亞庇機場,下了飛機,一股熱浪吹過,好在上飛機的時候,已經收起了羽絨服,T恤足夠了,當天亞庇的天氣是陰天,不過拍照很美,烏雲之下,亞航飛機上鮮紅的色彩魚LOGO十分突出。深圳飛行三個多小時就到沙巴,我們完成了從冬天到夏天的穿越。

我們入住亞庇的是格蘭迪斯酒店(Hotel Grandis),這家4星級酒店位置很好,就在海邊,透過窗戶就能看到大海,房間有免費WiFi。Hotel Grandis樓頂上有一個很不錯的酒吧,酒吧邊上是游泳池,晚上可以喝酒聊天,酒吧的酒水很便宜,例如咖啡大約8馬幣,生薑啤酒也是8馬幣,酒類稍微貴點,跟國內差不多。

我們到達的當晚,看見很多人往樓頂酒吧跑,說是有日落,我擰著著相機跟著上去,看見了紅艷艷的日落,讓我們第一次來沙巴的遊客都驚呆了,手機和相機一起拍了不少。

Hotel Grandis酒店最方便的是,隔壁有一家非常大的商場Suria Sabah Shopping Mall,這家商場除了購物、看電影方便,還有兌換馬幣的的地方,並且有購買馬來西亞電話卡的專賣店。我們在酒店放下行李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去兌換錢和買電話卡。當地的電訊運營商主要有DIGI、Masix、Celcom等,我買的是DIGI的卡,因為DIGI的專賣店還有會說中文的店員,因為卡還需要設置才能用,所以選擇他們的卡,我購買的是七天有效的卡,可以打國際長途,700M的上網流量,摺合人民幣50元左右,如果你不是像我一樣需要發很多照片,還有更便宜的套餐,20元左右足夠了。

晚上,沙巴旅遊局在不夜天海鮮樓(Port View Seafood Village)招待了我們,這是我們第一次品嘗了沙巴本地的美食,大家非常期待,席間果然各種美食眼花繚亂,讓我們停不下來。

晚餐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海底雞,雖然叫雞,其實是一種海魚。最有趣的是魚肚子有很多黃黃的東西,好多人以為是雞蛋黃,我以為是魚籽,沙巴朋友介紹說是魚油,不僅不沒有高膽固醇,吃了還可以降低膽固醇。

另一個比較有特色的飲料的是橘子冰,作為婆羅洲沙巴聞名遐邇的三大美食(橘子冰、肉骨茶、榴槤雪糕)之一,無論是上檔次的酒店,還是華人的茶餐廳,又或是街邊的飲料店,這種飲料幾乎是隨處可見。橘子冰不但味道酸甜可口,而且還是一道很好的養陰利咽、清熱下火的飲品。它的用料和製作非常簡單,就是把青橘洗凈切去頂部,把汁擠到杯子裡,橘子也扔進去,然後再加兩粒話梅,放入兩匙蜜糖,倒入溫開水調勻,再加適量冰粒,攪拌後就成為一杯清潤可口的橘子冰了。

晚飯之後,我們步行回到酒店,因為可以順道參加附近的一個大型的夜間美食集市Night Food Market,經過了美食大排檔之後,接著逛了中心市場Central Market,這裡更多的是海鮮乾貨和一些小商品市場。Night Food Market有各種各樣的海鮮、小吃和水果,物美價廉,這裡類似國內的大排檔,但是吃的東西可都是我們從未見過的。

例如這個樣子很怪的東西,其實是蟹,老虎蟹原本是稱作「咖啡蟹」又叫貴妃蟹。沙巴的美食還有不少,大家都比較推薦的有怡豐茶室的叻沙,佑記茶室的肉骨茶,大茄來的老虎蝦和象拔蚌,味雅的海南雞飯,馮業的椰漿飯。

12月18日早上,我們五點半就起床了,先去樓頂拍照,然後去酒店的自助餐廳飽餐了一頓,就出發去參觀納巴魯和神山公園。大約兩小時的車程,雖然下著小雨,不過沿途的景色美得極了,山間到處雲霧繚繞,引得大家不時發出驚嘆,可惜山路很窄,沒法停車給我們拍照,大家都在車上拍個不停。

中途休息的地方是納巴魯(Nabalu)集市,這裡主要是參觀這個集市,購買紀念品,然後拍照。我們參加的這次「亞洲航空rediscover malaysia沙巴游」活動,第一個比賽是學習用馬來西亞語說「你好」和「我愛你」,我們直接找到一個集市裡的一個攤檔的女孩子,好在她的英文很好,立即學會了用沙巴本地語言和馬來西亞語如何說「我愛你」,最終我們隊贏得了勝利。

然後,趕緊拍攝雲霧繚繞的神山,集市的後面是最佳拍攝點,可以看到椰子樹下的神山被雲霧環繞,我覺得比天晴更好看。拍完照之後,去逛集市,有很多非常有特色的紀念品買,大家最喜歡迷你版的本地樂器。

接著去神山公園,神山公園(Kinabalu Park),也稱之為京那巴魯公園,IP在蘭瑙(Ranau),位於沙巴洲首府基打京那巴魯東93公里,,24小時開放,門票馬幣3元。京那巴魯是馬來西亞6大國家公園之一,是馬來西亞第一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自然遺產。面積767平方公里。公園設在東南亞最高峰海拔4101的京那巴魯山麓152米高處到山頂之間。

神山的地貌是由於150萬年前的火山噴發、大陸漂移等地理過程逐漸形成的,頂峰經常被雲霧遮蔽。當地的卡達山族居民稱京那巴魯山為神山,神山與中國還有關聯,傳說古代有位忠貞的中國婦女,日夜到高山守護丈夫歸來,當地人感其深情,又名之為寡婦山,世代相傳至今。山上叢林密布,多危崖峭壁,景色獨特,氣候涼爽,有近千種花卉。

其中絕大部分是胡姬花,最出名的是紅色大王花,是世界上最大的花,盛開直徑達1-2米。有一種名豬籠草的植物很招遊人喜愛,因該草有誘捕昆蟲鳥雀甚至能捕捉更大動物的本領。也有生長在青苔上小至肉眼僅見的白色蘭花,我們的任務就是尋找最小的蘭花,不過真是很難找,找到之後相機和手機都難以拍照,因為實在是太小了,難以對焦。

在公園的中心地帶平均溫度是20度,日溫差在7-9度之間,年平均降水是2380毫米。2月到5月是乾季,10月到1月是雨季,我們去的時候剛好是雨季,在小雨中欣賞蘭花。當地氣候可以說是晴朗的早晨、烏雲密布的半上午,濛濛細雨的下午。

神山公園包括了世界上最豐富多樣的植物,公園裡有記錄的彬類約608種。比非洲大陸的總和還要多,多樣的物種源自海拔和氣候的複雜多樣、相對獨立的地理位置等。這一地區清晰地顯示了以往地理、生物和生態的進化歷程,擁有令人嘆為觀止的自然美景。

神山擁有豐富的動物資源,大體可以分為兩大門類:低地動物和高山動物。此地生存著大約90種低地動物和22種高山動物。其中珍稀動物包括馬來熊、綠葉猴、紅葉猴等。約61種青蛙和蟾蜍生活在這裡,已記錄的蝴蝶種類約200種,生活在2000米以上的山區。217種類生活在2000米以上的山區。此地還有40種魚、326種鳥類。

從神山返回亞庇的途中,要經過水上清真寺,我們說的水上清真寺,名稱是Kota Kinabalu City Mosque,應該是沙巴城市清真寺,建在離沙巴8公里的地方,打車過去十多分鐘。這座清真寺建築精美,以大海為背景更為壯觀,幾乎所有的旅行團路過都會在這裡拍照,不過進入清真寺的那座小橋去寺廟裡面,就必須穿戴整齊。

2014年12月19日,是我們此次行程中最精彩的一天,參觀迪加島國家公園和遊覽克里亞斯河,不僅可以拍攝大家神往的海島照片和日落照片,還可以觀長鼻猴,看螢火蟲。早上一大早出發,要到很晚才能返回亞庇。七點鐘我們出發了,坐車兩個多小時,在瓜拉班尤碼頭(Kuala Penyu Jetty)換乘快艇,約20分鐘船程到迪加島。

迪加島(Pulau Tiga)國家公園坐落於汶萊東北部,位於亞庇西南方,約35海里處的一個島嶼。迪加島國家公園成立於1985年,是由Pulau Tiga島、卡藍布尼安達密島(Kalampunian Island) 以及卡藍布尼安伯沙島(Kalampunian Besar Island)組成。三個島中,迪加島是最大的島嶼,迪加島全長大約為4.5公里,寬大約為1.5公里,占地約為平方20.7公里。

瓜拉班尤是沙巴內地的一個小鎮。是克里亞斯半島的一部份,擁有大面積的紅樹林。我們的車直接開到了瓜拉班尤碼頭,快艇已經等待著我們,大家在碼頭拍了很多照片,才上快艇。提醒遊客注意的是,按照當地法律,所有的遊客必須穿上救生衣,否則海警有權查處,所以別說太熱不穿救生衣。

我們第一個先去的是卡藍布尼安達密島(Kalampunian Island),這個海上小島上發現了很多種類的海蛇,加上卡藍布尼安達密島名字不好記,因此大家現在都稱之為的蛇島(Snake Island)。

上島後除了在碼頭上拍照,第一件事當然是找蛇,嚮導帶著我們穿過一些岩石,在石頭的縫隙中能看到了海蛇,記得有人曾經發過在這裡拿著環紋海蛇繞著脖子的照片,不過我們不想去打擾這些動物們。說實話,我倒覺得島上的參天大樹和海浪拍打岩石的自然景色更好,也是一個拍照的好地方。

第二個去的是白沙島(Sand Pit),也就是伯沙島,白沙島全稱卡藍布尼安伯沙島(Kalampunian Besar Island),卡藍布尼安伯沙島,其實就是海上的一個露出海面的白色沙洲,所以大家都叫做白沙島。還未靠近白沙島,遠遠地看見大海上一條銀色的細線。

隨著快艇的靠近,逐漸變大,在茫茫大海上,彷佛是藍色海面的一個處女地。我們的快艇到達之後,大家脫了鞋子(因為是淺灘,快艇也無法完全靠岸),迫不及待地跳上了沙灘。

白色細膩的沙灘,純凈的海水讓我們興奮不已,女孩子們都忙著拍照留念,我們隨行的女孩子丫丫穿上了比基尼,客串了我們的模特,紅色的比基尼與專業的姿勢讓白色的沙灘頓時增加了不少的熱度。我們在白沙灘上的時間不多,顧不得大太陽,拿出手機和相機一起拍,這裡是拍風景的最佳之地,所以千萬不能錯過。

第三個去的才是迪加島,我們主要是去浮潛和泥浴。迪加島上有許多的哺乳類動物和奇特的禽鳥類,如獼猴,巨蜥、營冢鳥,還有無數的昆蟲和野生蘭花都是不容錯過的。美國攝製隊也慕名到迪加島,拍攝第一部電視連播節目《生存者》(Survivor),所以迪加島也叫生存島,上島的牌子上就是英文的Survival Island。

我們首先去的是浮潛,快艇將我們送到迪加島棧橋邊上的一塊區域,這裡有不少珊瑚,能見度也不錯。大家都忙著換上泳裝、戴上浮潛面罩下海。我先拍了隊友們才下去游泳,這時看到一個帶我們去浮潛的小伙子在呼喊,我趕緊游過去一看,他們拿著一個像是很多貝殼包裹的著的東西,我問是什麼,他們說了幾句也沒聽清楚,用手一碰,竟然噴出來一股水柱,原來是寄居蟹把海葵駝在背上,用海葵的觸手保護自己。

海拔100公尺的迪加島,是由數個泥火山所噴出的泥漿,經過長年堆積所形成,至今島上的泥火山仍不斷湧出溫暖的泥漿(Mud Volcano),在島上來個泥漿浴是個不錯的選擇。度假村走到泥浴的地方有1200多米的距離,穿過一片原始的樹林一直往山上走,難度不大,大約半個小時不到就可以走到。 「亞洲航空rediscover malaysia沙巴游」在迪加島的比賽是在泥漿池舉行,我穿著游泳褲,讓隊友在我們身上用泥漿畫畫,最後我們隊美女Nicole在我背上畫了一個寫意的神山畫而獲勝。

比賽完了之後,我跳進了泥浴池來了一個泥浴SPA,因為渾身都是泥,沒法拿相機和手機去拍照, PPTV拍攝我們比賽的Alex幫我拍攝了泥浴照。遊客去這裡要注意:首先是最好換好游泳衣,別帶任何東西過去,因為泥浴池沒有水可以清洗,泥浴之後渾身都是泥漿,只能回到海里清洗之後,才能到島上的度假村沖涼;第二個是必須擦驅蚊水,因為這裡屬於比較原始的樹林,蚊子很多;第三個下雨天不要穿拖鞋,最好是塑膠涼鞋,因為泥浴之後很滑,人字拖幾乎沒法穿。

迪加島上只有兩家度假村,還可以露營,島上除了泥浴,有浮潛、深潛、划艇、釣魚和游泳等項目。我們從泥浴池下來之後,先去海里洗乾淨了,再去度假村的小木屋裡沖涼,在大堂吃了中午飯,雖然簡單,但很愜意,中間還看見猴子過來搶東西吃,看來大家去了,必須小心猴子。

我們當天去的第四個地方是遊覽克里亞斯河(Klias River),這裡是最值得一去的了,除了罕見的長鼻猴,還有遊客最愛的螢火蟲,而讓我們得到意料之外的驚喜卻是美麗的日落。克里亞斯濕地公園,是沙巴的生態雨林區。由於自然保護不錯,整個環境很原始,目前世界上瀕臨絕種的長鼻猴、僅有少量存活的紅毛猩猩。克里亞斯濕地河流探險之旅一般都是每天下去三點開始,我們從迪加島返回到這裡的時候,已經差不多是下午四點左右,似乎有點晚了,不過還是抓住了克里亞斯濕地河的最精彩一幕。

在碼頭的小屋吃了下午茶之後,搭乘長尾船暢遊紅樹林,克里亞斯濕地公園的紅樹林和紅河淡水沼澤森林,蜿蜒的河流,原始的狀態讓大家驚嘆連連。

首先看到的是長鼻猴,在很高的樹上,可惜沒有長焦鏡頭,只有坐在船上靜靜地欣賞,順手拍點風景,這裡要提醒的是,看見了長鼻猴不要大聲驚叫,會影響到它們。一路上看到不少猴子,但是沒有看到紅毛猩猩,據說河中還有鱷魚、蟒蛇,紅樹林裡還有蝙蝠、巨蜥和犀鳥。

我們的小船突然加快了速度,導遊阿傑說,帶我們去拍日落,當時大家並沒有意識到這裡日落是如此美麗。等我們船開到到了一個日落最佳拍攝點,大夥都驚呆。太陽的餘暉映紅了半邊天,猛一看像是水平線上遠處的樹林中燃起了大火,燒紅了天空。只聽到一片咔嚓的拍攝聲,坐在船上雖然是一個角度,但大夥就這麼一直拍著,也不知道拍了多少張照片,絲毫沒有審美疲勞。

因為天黑了,還要趕著去看螢火蟲,導遊和船長催多許多次,我們才依依不捨地離去,返程的途中,依然能看見紅色的天空下的椰子樹,又是一種景致。再低頭看著河面,紅色日落映在水面上,克里亞斯河變得格外鮮紅,流淌的水波像是一塊舞動的紅色緞面,絲滑細膩。

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克里亞斯河除了幾處遊船碼頭的燈光,四周一片寂靜,像是一個世外桃源。我們的船悄悄地滑行在河邊的樹林中,尋找著傳說的螢火蟲。突然有人喊螢火蟲,看見紅樹林外面的一棵樹上,滿樹都是一閃一閃的螢火蟲,彷佛是聖誕樹上的一顆顆小小的燈。

又到了另一處,發現了更多的螢火蟲,滿樹的螢火蟲一閃一閃的,像是一個LED燈一樣,十分整齊的節奏,就像是假的令人不可思議。當我們懷疑是不是真的時候,一個螢火蟲飛到了我們同伴的頭上,閃閃發光,這才讓我們信服。可惜,夜空很黑,相機完全無法表現那個夢幻的場景。看完螢火蟲,我們在河邊的一個碼頭的大棚里吃晚飯,天空上繁星點點,與河邊的螢火蟲相映成趣,克里亞斯河讓我們所有人難以忘記,在返程的車上,每個人都在看相片,在手機上發日落的微博微信,分享難以抑制的喜悅。

12月20日,這一天的行程不同於我們以前的旅行,以前旅行只是以風光為主,而這次「亞洲航空rediscover malaysia沙巴游」給我們安排了體驗與了解沙巴的傳統文化,早上先去學習本土的廚藝課程,下午去參觀馬里馬里文化村。

The Peak Market,說是一個餐廳,又像是一個高檔廚房,坐落在沙巴阿皮亞市區內的The Peak Vista小區,是一家設計裝潢講究的復合式餐廳, Peak Market店內還販賣各式紅酒及料理罐頭、奶酪與食材。餐廳擁有多項料理課程的廚藝學校,除了傳授馬來料理與西式餐點廚藝,也隨著季節變換,選用當季食材做出變化料理課程,他們在中國的淘寶上還有店。

店內一面引人矚目紅色磚牆,前方的大桌是廚藝課的工作檯,可容納約8至10位學員,由專業廚師授課。我們的課程包含學習廚藝,自己做菜吃飯,大概205RM/人,網上提前預約大概是200RM左右。當天學習的菜肴有三種沙巴卡達山族的本土菜 : 婆羅野生芒果煮魚、香辣檸檬草蝦和希娜窪,餐廳的大廚演示烹飪,老闆的母親是台灣人,會說流利的華語,大廚在演示的時候,他幫我們做翻譯和講解。大廚演示之後,我,開始了兩個隊比賽,我們同時都做一個菜,最後由大廚評判哪個隊勝出。

我們比賽做的菜是沙巴卡達山族的本土菜 香辣檸檬草蝦,我很少做飯,於是由我們隊美女「大廚」主打,我打下手和負責擺盤,弄了兩根香菜和紅色辣椒作為點綴,最終,我們隊的色香味俱全獲勝,還贏得了餐廳發給我們的獎品:馬來西亞可可、黑椒汁和一些調味品。

我們不相信自己做的香辣檸檬草蝦很有點餐館做出來的感覺,味道確實像那麼回事。做完飯菜之後,我們還品嘗餐廳大廚做的豐盛的馬來西亞甜點娘惹糕等,沒想到點心裏面還有魚籽等,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黃酒雞湯,本來不怎么喝雞湯的,也喝了一大碗。

吃完飯之後,當天下午,我們去了沙巴的馬里馬里文化村(Mari-Mari Cultural Village),馬里馬里文化村,坐落在偏遠的伊納南森林中,IP是Jln Kiansom, Kota Kinabalu, Malaysia,距離亞庇大約25-30分鐘車程。

馬里馬里文化村並不大,只是按照當地原住民的習俗再現了杜順、龍古斯、倫達耶、巴夭、毛律文化色彩與特徵的房屋和生活場景,但是這裡最有意義的是能夠了解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可以一窺相傳原本生性兇悍的毛律獵人頭族,以及自在逍遙的嘉達山杜順族人生活作息,龍古斯族人著名的長屋和起居空間寬蔽的毛律族人居所

每一個民族的住民房屋各有特點,並且都設有的示範間,有專人示範他們民族的生活場景:1. 杜順屋-以竹材生火烹煮食物及釀製亞答酒,2、龍古斯屋-取火種生火,3. 倫達耶屋-樹皮處理及搓繩,4. 巴夭屋-製作魚網及掇取班丹葉汁,5、毛律屋-製作傳統菸草卷及刺青紋身。

最讓我們感興趣的是毛律族,就是傳說的性格彪悍獵頭族,該民族曾經以獵取人頭的多少作為自己的榮譽,引以為傲。

最有意思的是觀看他們鑽木取火的過程,遊客還可以親自下手體驗以竹材生火烹飪的滋味,在現場,我們品嘗了地道沙巴的美食風味,並學習原住民鑽木取火、吹箭狩獵等生存技能。

大家最感興趣的是毛律族傳統菸草卷及刺青紋身,他們用特製的材料在遊客身上繪出非常優美的傳統圖案,大部分人都親自嘗試了一下,據說這種紋身可以保持好多天洗不掉。不過要注意的是,紋身沒幹之前千萬別蹭到別人身上,我的襯衣上就被同伴們的紋身蹭上了幾處,一直沒法洗掉。

全部參觀完了之後,我們觀賞原住民的文化表演,讓我們最為驚奇的是竹竿舞,雖然與中國苗族等少數民族的竹竿舞別無二致,但是速度非常快。最後的我們上去才知道是多麼的不容易,雖然他們教了我們兩次,但是沒幾下就被夾住腳了。

這次「亞洲航空rediscover malaysia沙巴游」 給我們安排了一個特殊的體驗項目,就是最後的「挑戰吃蠕蟲」,現場看到一個一個蠕動的手指頭粗的蠕蟲,大家望而生畏,全都驚呆了,主要是無法克服那種恐懼。儘管現場有文化村的人現場吃了一條,導遊阿傑也吃了,大家還是不敢動手。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U0NzM0NTAw.html這是吃之前我拍的視頻,膽小者慎入。

雖然來之前,我已經準備挑戰吃蠕蟲的心理準備,但是到了現場,看見蠕動的樣子,也一度讓我躊躇不前。最後鼓起勇氣,第一個拿起了一條不大的蠕蟲,捏住蠕蟲頭部(小心蠕蟲的小鉗子會夾手),放進去了嘴裡,先咬掉了身子,扔掉了頭部,然後一口吃了,但是大家要拍照,喊著要看蠕蟲在嘴裡爆漿的過程,於是又張開嘴讓大家看蠕蟲被吃掉的樣子。

實話說,吃下去之後,感覺比我想像的好多了,蠕蟲的皮就像一個葡萄皮,整個味道像是果汁的味道,一點土腥味都沒有。很多人在我吃掉第一條的時候,都嚇得不敢看,於是我有拿起了第二條大點的吃了,最後同行的夥伴們還有兩人也各吃了一條。

不過,散客要注意的是,馬里馬里文化村是由Traverse Tours有限公司經營管理的,參觀必須事先預約(沙巴旅遊局官網有信息),開放時間包括三個時間段:10:00am,2:00pm,6:00pm,全程活動大約需要三個小時,收費標準大概在160馬幣/成人,費用包含: 來回接送、導遊、自助餐 (午餐、下午茶或晚餐)、房屋解說和示範、各類活動和文化表演。

12月21日行程,是最後一天的行程,上午參觀沙巴加雅街星期日市場,下午坐快艇去東姑阿都拉曼海洋公園,體驗跨島的「珊瑚飛狐」(Coral Flyer )空中滑索,還有浮潛。

加雅街星期日市場(Gaya Street Sunday Market),原稱邦街的加雅街,是市內的主要街道,重建於五六十年代,沿街均為傳統的樓下店鋪樓上住宅式的結構建築物。不同於其他的集市,只在周日一天開放,時間是早上6:30 - 下午1:00。

集市的小商品也是包羅萬象,水果蔬菜、觀賞或食用魚類、盆栽花卉、小寵物、書籍、衣物、玩偶、紀念品和手工藝品、古玩、家庭自製糕點、食糧、丹南咖啡以及土產草藥等。因為就在市中心,可以步行去加雅街。

參觀完集市,我們的車到了碼頭,準備乘快艇去東姑阿都拉曼海洋公園(Tunku Abdul Rahman Park )。碼頭附近很多水上的小屋,有點像是香港的大澳漁村的棚屋,很有當地的特色,上船之前,我們在這裡也拍攝了一通。

東姑阿都拉曼海洋公園(Tunku Abdul Rahman Park ),是由5個島嶼組成,即加雅島 (Pulau Gaya)、曼奴干島 (Pulau Manukan)、馬穆迪島 (Pulau Mamutik)、蘇洛島〔Pulau Sulug 〕和沙比島〔Pulau Sapi〕。沙比島、曼奴干島、馬穆迪島非常適合水上運動,尤其是浮潛和深潛。加雅島是海島公園最大的一個島嶼,有很多度假村,適合度假,蘇洛島沒有完全開發,適合潛水、浮潛,曼奴干島適合深潛、滑翔傘、噴射船、尾流跳板或海床漫步。

每個島嶼距市區約20分鐘快艇船程,您可以在沙比島及馬穆迪島上露營。環島游可以在哲斯頓城碼頭直接報名,但潛水等活動則需要提前到潛水中心預訂。當然,跳島游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費用10馬幣/人,同一天之內持一張海島門票可以免費登陸東姑阿都拉曼海島公園其他島嶼。開放時間為每日早上8:30 - 下午5:00。

我們第一站去的是沙比島 (Sapi),沙比島是海洋公園中最整潔和幽雅的島,上島的棧橋上,就能看到純凈的海水和純凈的沙灘。因為我們要體驗的跨島「珊瑚飛狐」(Coral Flyer )空中滑索,是從加雅島滑到沙比島,滑索要在沙比島買票,每人是60馬幣,然後登記簽署責任書文件。我們在島上拍完照之後,將背包等放在沙比島上,有些同伴還沒帶游泳衣的,也在這裡買了,我買了一個旅行的帽子,價格都是60元人民幣,然後坐船到加雅島。

坐船到加雅島的巴當角登陸,不遠的短距離就到了裝備站,按照工作人員的指示穿上裝配與戴上頭盔,接過滑繩觸輪後上山到滑翔站台,由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檢查後,準備開滑。

「珊瑚飛狐」(Coral Flyer )空中滑索,是一個橫跨在美麗的東姑阿都拉曼海洋公園上的空中滑索。它是世界上建立在兩個島嶼之間最長的空中滑索。從加雅島到沙皮島,長達250米,滑行的時速為六十公里。

我拿著手機做好錄像的準備,開始滑行後,越過大海滑向沙比島,感覺速度並不快,但是由於是一隻手錄像,一隻手拍攝,被一陣風歪了身體,手機視頻傾斜一下,最後趕緊調整方向。

最後看手機的錄像,只有不到四十秒鐘,注意最後減速的時候有一定的撞擊,請抓緊扶手。下面是我手機拍的滑行中的視頻: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U0NzMxOTI4.html

體驗了跨島滑索之後,我們坐船去了曼奴干島 (Manukan),這個回力鏢形的島嶼,是東姑阿都拉曼海島公園面積第二大的島嶼。我們在這裡的沙灘上吃了簡單的自助餐,然後繼續去浮潛。這裡海邊很近的地方,都有珊瑚和小丑魚,成群的海魚環繞在你身邊,我們同行不會游泳的隊友也下海去體驗了一番。

晚上八點鐘,我搭乘了亞航飛往廣州的航班,離開了美麗的沙巴。在沙巴的五天四夜精彩歷程一直讓我們難以忘懷。這個四季如夏的美麗城市,不僅是我們寒冬避寒的好去處,也是體驗馬來西亞本土的最好場所,旅遊費用的價廉物美,更是帶著家人去休閒度假的首選之地。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46620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