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旅遊正當時##壯麗祖國山河#
五台山作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森林公園、國家首批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一直以來都是山西的龍頭景區,每年前來五台山朝拜、旅遊的香客和遊客多達600萬以上。台懷鎮中軸線的寺廟群如塔院寺、五爺廟、顯通寺、菩薩頂香火都十分旺盛。每天從清晨到日落,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其實,在整個台懷鎮有很多有價值且風光別具一格的寺院,雖然和中軸線寺廟群相距不遠,卻鮮有人知道,香火比起中心寺廟群也是稀少的可憐。
今天我們就來看其中的一座,它坐落在台懷鎮小車溝村旁邊的九龍山崗上。山崗下就是原來的進入台懷鎮中心區的必經之路,即便這樣,也很少有人在這裡停留一下上去看一看。
這座寺廟就是龍泉寺。
中國的龍泉寺有很多,打開百度詞條,光有介紹的龍泉寺就不下40多座。但是五台山的龍泉寺有其獨特的魅力和不為人知的一面。
在龍泉寺的對面小停車場停下車,拾級而上,大約一百多米台階轉而向西。在此的正北方向有一泉水,終年不溢不涸,就是那麼多水,這就是龍泉。寺廟也因此而得名。周圍的村名常常過來取水,相傳能治百病;常年喝龍泉水,能延年益壽;用泉水洗眼,能起到明目的作用。當然,這是村民們的美好寄託,不過,泉水確實香甜可口,打一壺泡茶喝再好不過。
一段台階走完,上面是一個平台。左邊是寺院照壁的背面,上面有一塊石雕非常精美,在上面可以找到五台山最具代表性的幾處寺院,為龍泉三寶之一。
龍泉寺照壁石雕
平台的右邊是108級台階,佛教上講,人生有108種煩惱,把解決煩惱的方法稱為法門。那麼這108級台階就代表了108個法門,每踏上一個台階就相當於跨入了一個法門,解決了一種煩惱。所以108級台階是很多寺院的標配。
台階上的龍泉寺牌坊
登完了台階,面前的這個照壁就是龍泉寺漢白玉石牌坊,也是整個寺院最精華的所在。石牌坊修建於民國年間,距今不到一百年的時間。但是其精美和華麗程度一點也不亞於古代留存的精品建築,甚至在石牌坊這塊,鮮有與之匹敵者。
龍泉寺石牌樓
石牌樓兩旁是兩個雕刻精美的漢白玉經幡。跨過石牌樓,是一處漢白玉石橋,雕刻也很精美。正對面就是龍泉寺的山門也是天王殿,和大多數寺廟一樣,正中供奉大肚彌勒,兩旁四大天王,背後韋陀菩薩。
進入寺院內,正中是大雄寶殿,韋陀菩薩是保護佛祖的,所以一般韋陀菩薩正對的都是大雄寶殿的釋迦摩尼佛。
龍泉寺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背後穿過一個月門,後面的院子裡是文殊殿,五台山是文殊菩薩道場,文殊殿是每座寺廟的標配。
西院有一座舍利塔,是清末民國時期五台山一位非常有名的大師普濟和尚的肉身塔。普濟和尚在世時,重修了十八座寺廟,龍泉寺就是其中的一座。一生度人無數,自稱彌勒轉世(看過畫像,確實長得像)。圓寂後,他的弟子們修建這座靈塔,塔身雕刻有彌勒佛和《心經》。塔底座雕刻精美,和龍泉寺牌坊、磚壁雕刻並稱為龍泉寺三寶。
普濟和尚塔
在寺院西邊的山崗上還有一處磚塔,為楊令公塔,是楊業在雁北埋藏靈骨的七十二座迷塔之一(可見楊令公在山西多受歡迎),為宋代遺構。
令公塔
龍泉寺在五台山雖然籍籍無名,但是卻有著豐富的歷史遺存和精美的石雕石刻,是不可多得的國寶藝術品,非常值得瞻仰和朝拜。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214757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