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座臨河而建,傍橋而市充滿江南風情的小鎮,她的不遠處有著大名鼎鼎的烏鎮和西塘,她不似早已如雷貫耳的烏鎮和西塘那樣熱鬧,她像一位深閨的姑娘一樣,不為世人所熟知。「人家兩岸柳蔭邊,出得門來便入船。不是全無最佳處,何窗何戶不清妍。」連詩人楊萬里筆下的她也是清新美好,隨遇而安的,她是一座被遺忘的江南水鄉古鎮——新市古鎮。
新市古鎮位於浙江省德清縣,僅建制歷史就達1200多年,小鎮建造充滿了浙派與蘇派特色,小鎮上河道入網,水街相依,極富江南水鄉情調。小鎮無需門票,遠離鬧市,沒有濃郁的商業氣息。這裡有始於唐憲宗元和十年的千年古剎——覺海寺,有著名的古橋樑太平橋和狀元橋,更有遠近聞名的美食新市醬羊肉,酥鴨大面,茶糕以及其他各種糕點。
新市,前身為陸市,古稱仙潭,據鎮志記載,晉永嘉二年夏,這裡突發洪水,整個陸市都被淹沒,此時出現了一名英雄帶領這人們進行了漫長的遷徙征途,最後他們來到了一處河網如織,水煙漠漠,生滿蘆叢的汀洲之地。他們在這裡耕田織布,生兒育女,為了紀念曾經的陸市,把此地改名為新市。
新市古鎮是一個安靜祥和的千年古鎮。悠長的木製長廊、幽長的弄堂和古巷,沿河兩岸沒有商賈雲集,也沒有門庭若市。清晨,這裡沒有太多的遊客,古鎮里的人們悠閒自在的喝著早茶;午後遊客漸漸多了起來,沒有吵鬧的叫賣聲,是聆聽小橋流水的那般淡然;晚上,華燈初上,沒有喧囂的音樂和觥籌交錯,是穿梭回千年以前的那份悠然自得。這個已有上千年歷史的新市古鎮,在紙醉金幣的時代,沒有被燈紅酒綠充斥,反而繼續保持著最初的安靜與祥和。
新市古鎮的歷史文化遺產豐富,她是京杭大運河線上最大水運碼頭的起源,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發源地之一,古代浙北地區大運河側的重要商品集散地,處於運河與苕溪兩大河流相遇的地方,堪稱為古老之勝,水鄉之美。在歷史的長河中,水運的逐漸沒落,新市古鎮也失去了往日的繁榮,留下的是保存完好的古橋、長廊、青石板路和古建築,還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正是這樣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的新市古鎮,在2015年成為羊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開始的第一鏡頭,一夜之間,新市古鎮成為家喻戶曉的江南水鄉古鎮。
新市是浙北地區著名的蠶鄉古鎮,蠶文化積澱了數千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於1963年的中國第一部以蠶桑為主題的電影《蠶花姑娘》,影片講述了一個想要當演員,養蠶粗枝大葉的蠶鄉姑娘受嫂嫂影響,決心做一個熱愛農村的蠶花姑娘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原型就是發生在新市古鎮的真人真事。
新市古鎮有一個獨有民俗——「蠶花廟會」。在每年清明時節,古鎮都會舉行「蠶花廟會」,傳說是古鎮當地蠶農為紀念西施,祭拜「蠶神」,祈禱蠶桑豐收。在清明時節自發聚集形成的民間傳統慶祝活動。每年這個時候蠶農們都會齊聚在古剎覺海寺、司前街、寺前弄、胭脂弄、北街一帶,祈禱五穀豐登,廟會結束後人們就開始春耕育蠶。
來到小鎮一定要嘗嘗當地美食,河邊有許多小商鋪,裡面琳琅滿目,用糯米和碎豬肉做成的茶糕,糯而不粘,豬肉的咸香中帶著來自糯米的微甜,在小鎮中處處可見。新市的醬羊肉採用傳統的醬燒,沒有想像中的膻味,深受人們歡迎。小鎮上還有著各色糕點梅花糕、芡實糕、喜糕等等。
這座千年古鎮,雖鄰近著名的烏鎮、西塘,但是她的美從沒有被掩蓋過去,她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是京杭大運河線上最大水運碼頭的起源,這裡小橋流水,古色古香,一直保留著江南水鄉最原始的樣子模樣,這座被遺忘的江南水鄉——新市古鎮,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發現。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214409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