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這些古村落 原汁原味 肯定有一家在你附近

"

古村,細雨。

細雨綿綿,雨隨風落,潤物無聲。

山水之間的浙江,那些被時光遺忘的絕美古村落,在煙雨斑駁淋漓的水汽瀰漫中,若明若暗,色彩愈發微妙而意境豐富,宛若一幅幅古樸的江南水墨畫卷。

1.蒼坡村 浙江永嘉縣

始建於公元955年,現存的蒼坡村是南宋淳熙五年,國師李時日設計的,有八百多年歷史。近千年的滄桑風雨,卻舊顏未改,筆架山、墨池、硯台、筆街、紙村,整個典雅村落就如同文房四寶,靜居山水。

2.車前村 浙江遂昌縣

深藏海拔900米的群山之中,常年矗立雲霧之中,層層疊疊梯田加黃牆黛瓦的古村。有些遂昌本地人都不知道這裡,自「2013車前國際攝影大賽」後,這個隱匿於山中的村落,才漸漸為人所知。

3.車盤坑 浙江龍泉市

一個已有四百八十多年歷史的古村落,因全村村舍沿溪而建,環繞兩山之間,形如車盤而名。傳統的堅守留下醉人風景,車盤坑人不但保留下滿村的梨樹,還完好保留著村後一百多畝古樹林,宛若深山佳人,天生麗質、風華絕代。

4.茶園坑古村 浙江楠溪江

建村已有六百多年,村莊建築古色古香,至今仍保存著較為完整的明清時期古建築。依山而建,呈梯級上升,再加上村莊兩邊是隆起的小山崗,所以從溪對面向村莊望去,仿如一把古代皇帝坐的「金交椅」。

5.大柯村 浙江遂昌縣

這裡空氣清新,生態完好,黃牆黛瓦的民居錯落有致地鑲嵌于山坡梯田間,形成獨特的明清浙南山區古村風貌。因為是有名的攝影創作基地,走在村裡的路上,偶然遇見老人家,見我們這樣帶著相機前來的,會熟門熟路地告訴我們最佳拍攝點在哪。

6.棣頭古村 浙江永嘉縣

始建於明朝憲宗成化年間。古村依山而建,錯落有致,層次分明。古村以陳氏大宗到臥龍崗為中心區,分布著陳氏宗祠、積翠祠、墨沼池、墨沼生香、裕後祠、屈廬等古建築。山環水繞,田地肥美,環境清幽,風光旖旎。

7.東屏村 浙江三門縣

村東有山,形似帷屏,故名東屏,為三門縣陳氏聚居第一大村。元朝,陳氏先祖遊山玩水至此,見此地風景秀麗,舟船通便,遂遷居於此,至今已傳三十二代。村保存有三百多間較為完整的古建築,古街沿溪而建,民宅隨地勢而築,錯落有致。

8.福德灣 浙江蒼南縣

村落因采礬、煉礬而生、而盛。

早在宋末,發現明礬礦,開始成村。村中有不少煉礬遺址,現存清末民初民居60座,均磚木石構造,建築活潑、樸素自然,與地形結合緊密,村落格局保存完整。

9.公盂村 浙江仙居縣

公盂村舊名貢盂,最早有記載是在明代。

四面奇峰環繞,梯田層層疊疊,老村散落其中。這現只有15戶人家居住,徒步2小時才能到。這裡不通公路,部分路段沒有手機信號。原始的泥路和石階,是上山唯一的一條路。正因如此,這裡保存著最原始的風貌,以及最為可貴的寧靜。

10.坑根石寨 浙江雲和縣

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在雲和建縣之前就有人居住。走進石寨的小巷,一堵堵石牆撲面而來,讓人猝不及防。卵石砌成的村道,彎彎曲曲消失在小巷深處。石寨有一條地下暗河,並在地表上形成了兩口泉井,泉水清澈,常年不竭,掬水而飲,如嚼冰雪。

11.黃檀硐村 浙江樂清市

村子800年歷史,四面環山,除東南西北四處寨門外,別無路徑出入。一旦發生戰亂,這裡易守難攻,也因此大量的明清建築得以保存。村口的古關隘,古石刻,古山道,山石牆、駁岸、房屋及跨溪小橋等就地取材,極少修飾,無程式化和脂粉氣,淳厚自然。

12.考坑村 浙江青田縣

建於1488年,迄今五百餘年歷史。坐落於三百多米海拔高山上的古屋都是用不規則的溪石砌成。鵝卵石砌築的街巷縱橫交錯,和石頭房相互映襯,自然怡人。石木混搭的房舍不僅外形古樸,內里也保留著較原始的生活方式。這裡的老人健康長壽,有「長壽村」之美譽。

13.岩頭古村 浙江奉化縣

介於蒼坡和芙蓉間,蓄水堤建於明嘉靖年間,清末長堤發展成為初具規模的商業街,太平天國時遭火焚,近年重修。長三百多米,有九十多間店面,是一條木製結構的古樸典雅長廊,有屋檐披蓋,用鵝卵石鋪就。

14.勝坑村 浙江臨海市

南宋右相杜范之侄杜滸率領台州四千精兵,跟隨文天祥抗元復宋。失敗後,杜家村人紛紛扶老攜幼,遠走他鄉,其中一支避禍至此。七百多年來,村民們沿溪以石頭築屋,以石塊鋪路,以石條造橋。嶙嶒的石頭,經過風雨的打磨,歲月的銷蝕,不少已成斷壁頹垣,有的只留下了一堵外牆,還依稀保留著昔日的輪廓。

15.塔頭底村 浙江泰順縣

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泥牆黑瓦,磚木巧構的塔頭底古建築群雖談不上巍峨堂皇,精美絕倫,但也是錯落有致,極具匠心。隨腳踏進一個又一個大院,令人不由自主追尋著大屋往昔的輝煌。所有的大院都是大門敞開的,甚至房門也都沒上鎖,鄉村淳樸為遠古遺風。

16.五岱寮村 浙江蒼南縣

在上世紀80年代,央視曾在此拍攝漁村專題片,石屋即享有盛名。這裡的石屋渾然天成,屋咬山,山抱屋,有的干整重疊,有的突兀而了,高低有序,極富節奏感,構成一個迎風搏浪的石雕群體,充滿濃厚海島漁村村落的古樸氣息。

17.梧溪村 浙江文成縣

梧溪以溪為名,始建於公元1209年。溪流過境,「梧溪橋」凌空橫架,猶如彩虹,把東西兩莊連成一體。現存富相國祠,文昌閣等多處名勝古蹟。同時,該村也是一個畲族文化村。

18.碗窯村 浙江蒼南縣

始建於明洪武年間,當時浙南青花瓷主產地。該村融民居、古陶瓷生產線、古廟古戲台於一體,至今仍完整保留著商品經濟萌芽時期以手工業工場為中心的古老村落形態,堪稱人文景觀一絕。

19.下樟村 浙江龍泉市

下樟史稱雲塢古村,有千年歷史。坐落「雙龍飛瀑」頂端半山塢坳之中。「滿塢白雲耕不盡,一潭明月釣無痕」,描繪了這裡田園風光的無限意境。村內天然景點連綿不絕,秀水奇岩怪石、白雲茂林修竹,宛若人間仙境,恰似世外桃源。

20.小佐村 浙江景寧縣

八百多年歷史的古村,至今古木環繞,古屋層疊,保留著最古樸的容貌。建在巨大的梯田之上,用最原始的木石材料建造,兩層樓屋,清一色的懸山大屋頂。歷史上文人輩出,村中清乾隆年間建造的嚴氏宗祠里懸掛著「序倫堂」、明朝的「耆德壽跡」、清朝「選元」、「貢元」等古匾,門外還立著四對旗杆石,是明清時期小佐村的「四貢」所留。

21.李宅村

浙江省金華市東陽縣 黑瓦覆蓋著低矮的平房,與小洋樓間交叉著歷史的光影,讓人看的津津有味,連連稱奇。

22.諸葛村

浙江蘭溪諸葛鎮 諸葛八卦村是迄今發現的諸葛亮後裔的最大聚居地,村中建築格局按「八陣圖」樣式布列,且保存了大量明清古民居,是國內僅有、舉世無雙的古文化村落。

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我們都渴望一片凈土,和煦的陽光照耀著青石板路,路上行人寥寥,穿行其中甚是愜意。古村落里有爛漫田野、青磚古巷、老屋舊物,還有說不完的故事傳說,正是浙江深藏著這眾多絕美的古村落。

23.遂昌·獨山村——書香世村墨香傳承

位於浙江省遂昌縣城西南40公里處。數百年前的明朝年間,獨山村是一個遠近聞名的書香世村。世易時移,繁華歸於平淡。就像如今,清香四溢的獨山村隱於山中,村民們種著茶葉,養著溪魚,一派祥和寧靜。時間沖不淡的,是溢滿小山村的一股濃濃書香。

24.淳安·芹川村——小橋流水畫景

位於淳安縣西南的浪川鄉境內,距縣城千島湖鎮45公里。全村的地域特徵獨特,村口古樟參天,進村沿著曲折蜿蜒的小道,沿途美景醉人。一座座小橋跨溪而架,一幢幢古民居沿溪而築,溪畔楊柳倒垂,「小橋流水」的古樸風情如歷史畫卷般韻味深厚。芹川古民居屬明清時代的徽派古建築,村內至今有古民居約300幢,建築風格較為獨特,不僅建築物內有雕樑畫棟,而且還有其他民居少見的水榭、樓閣、戲魚池等。

25.泰順·塔頭底古村——如虹似夢的世外仙境

塔頭底村位於泰順縣雅陽鎮,是一個有著3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據記載,清康熙己未年(1679年),季德重、季德立兄弟兩人游經塔頭底,「觀其山川秀麗,竹苞松茂」,於是移居此地。從此,經過季氏家族幾代人的努力,在這個四周環山的盆地上,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村落。

26.桂峰·黃林古村——悠悠水鄉古韻猶存

黃林古村坐落在桂峰鄉西部大山里,該村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現存晚清建築近百間,規模較大,保存較為完整,在瑞安極為罕見。村莊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地排布著100多間青瓦石牆的老房子。這些老木屋,層層疊疊,都坐北朝南,有的七間聯體,有的九間聯體,最大的十間聯體,錯落有致地沿半山腰分布,村間小道均由卵石鋪成。石頭砌的牆,石頭鋪的路,滿是石頭。歷經風雨洗刷,石牆色彩斑斕,像一幅幅油畫。

27.龍泉·下樟村——千年世外桃源

下樟村距浙江省龍泉市龍泉城區6公里,史稱雲塢古村,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一個具有一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村落。那裡生態環境優異,天然景點連綿不絕,秀水奇岩怪石、白雲茂林修竹,宛若人間仙境,恰似世外桃源,有白雲飛瀑、七星潭、古樟、古民居等。該村歷史名人較多,文化底蘊濃,村風、民風淳樸。

28.武義縣·俞源村——中國唯一的太極星象村

屬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坐落在武義縣西南部,俞源太極星象村系明朝開國謀士劉伯溫按天體星象\"黃道十二宮二十八星宿\"排列設計建造,名勝古蹟眾多。古屋、古橋保存完好,木雕、磚雕、石雕精美,巧奪天工。始建於南宋的洞主廟,是遠近聞名的圓夢勝地。村口設一占地達8公頃的巨型太極圖,村中布有\"七星塘\"、\"七星井\",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密切融合,是古生態文化的經典遺存,是考察、觀光、遊覽的首選之地。

29.桐廬·深澳村——水上的民國時光

深澳位於桐廬縣深澳鎮,深澳古村因其水系而名,古村瀕應家溪而建,申屠氏先人在規劃村落建設時,首先規劃了村落水系。深澳的村落水系是一個獨立的供排水系統,它由溪流、暗渠、明溝、坎井和水塘五個層面立體交叉構成,各自獨立,相互聯繫,充分調控地面和地下水資源,將飲用水、生活水和污水分開處理,並使水始終處於流動狀態。反映出一種對水資源利用的環保意識,而且在實踐中解決了溪流洪水和地下水泛濫對村莊造成的危害。

30.掌起·任佳溪村——古韻遺風裡的盛世田園

地處慈溪市掌起鎮東南部轄區面積8.6平方公里,由原上宅、下宅、湖墩三村合併而成,因溪水清冽美好,故後又稱任佳溪。村南群山起伏,開合處匯成條條小溪。任佳溪源自東南的大嶴底溪坑與西南的石洞溪坑,溪坑在村頭匯合後於村中心一折,向東流入靈緒湖。

31.開化·高田坑村——氣質獨特的原始村落

高田坑村坐落于海拔600多米的山上,是開化縣長虹鄉真子坑村的一個自然村。是開化海拔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態古村落,也是長虹鄉最偏遠的一個山村。古樸的泥土瓦牆,神奇的古廊橋,原始的次生林,一幅原生態景象。

32.橋墩·碗窯古村——僻靜恬淡的龍窯山居

碗窯古村落,位於橋墩鎮碗窯村。該村清代青花窯址保存較為豐富,主要分布在村周圍山腳及下垟一帶,燒制產品有碗、盆、盞、杯、瓶等,窯床設施和產品燒制、裝飾等頗具甌窯特色。村落中至今仍保留著300多間清初樣式的古建築,吊腳樓更具畲鄉風格,順坡拾級而築,宛如一座石朴的山城。

33.嶼頭·布袋坑村——沉寂中的古樸村落

位於台州市黃岩區嶼頭鄉國家級森林保護區內,民間傳說中的彌勒佛——唐末至五代時僧人布袋和尚曾遊方到此,村民即將村莊命名為「布袋坑村」。先民依溪築居的習慣延續至今,也一直保持著溪石配木材的台州山鄉建築風格。年深月久,順山勢蜿蜒而上的灰瓦石牆,似乎已與這裡的溪山林木融為一體,留存著最原始的傳統村落風貌。

34.洞頭·花崗村——門前藍海屋後青山慢悠悠

花崗村位於洞頭縣的中部,地理位置優越,四周依山傍水,村莊建築錯落有致,別具風格。花崗村主要以漁業生產為主,現有小作業漁船26艘,運輸船3艘,漁家旅館1家,漁家餐館3家,因整個漁村房屋建築主要以石頭結構為主的特點,極具濃郁海島風情,2003年被洞頭縣人民政府定位為漁家古村落予以保護。

35.文成·梧溪村——如詩歌般恬靜的生活

梧溪村,是一個位於文成縣西坑畲族鎮山谷里的小村。溪流過境,「梧溪橋」凌空橫架,猶如彩虹,把東西兩莊連成一體。在這寧靜安詳的小山村裡,住在傳統的舊式庭院之中,閒時坐在舒適的木搖椅之上,亦或疲倦枕臥在古樟濃陰之下,任憑藍天白雲如流水,唯爾獨步閒庭中,泡上一壺好茶,聽著清風輕拂墨香四溢的宣紙,看著長滿青苔泥牆角落芭蕉搖曳身姿,在一片恬靜中舒展你的雙臂,盡情呼吸帶有泥土香味的空氣,徜徉在此。

36.浦江·田後蓬村——山水之畔有人家

田後蓬村座落在縣西北部,浦江西部山區,毗鄰桐廬,他們以種植桐子、茶葉、山玉米、養蜂為生。逃難來的朱姓人家,如今40多戶,因為遠離塵世,仍保留著農曆12月24日過小年的習俗,講一口地道的南京話,被譽為浦江的「南京村」。村周山林密布,山澗清流淙淙,清閒怡人,好山好水好生態。在當地溪流小姑源的盡頭,背後就是當地第一高峰朝天門,也因為路窄,幾乎與世隔絕,可以說是迷你版的桃花源。

37.湯溪·岩下村——百丈幽谷間的隱逸村

湯溪鎮岩下村(又名岩下曹)位於金西開發區,屬於黃土丘陵地貌與岩溶地貌。境內有省級風景區九峰山,有浙派風格岩石奇形怪狀/天工開物式的奇峰-山坑塢,有碧波蕩漾,平如鏡、水如銀的深潭-岩下水庫!岩下境內農耕地與丘陵用地各占一半。境內經濟作物有水稻,棉花,草梅,甘蔗,茭白,馬鈴薯,飯薯,玉米,大豆,柑橘,胡柚等等,山地上有杉樹,松樹等植被,森林履蓋率高。

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我們都渴望一片凈土,和煦的陽光照耀著青石板路,路上行人寥寥,穿行其中甚是愜意。古村落里有爛漫田野、青磚古巷、老屋舊物,還有說不完的故事傳說,正是浙江深藏著這眾多絕美的古村落。

東陽華廈大酒店(旅遊局掛牌四星酒店)推薦:

紅燒東坡肉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214048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