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達加斯加的愛美麗Amelie玩耍生活
我是來自馬達加斯加的愛美麗Amelie!
我來自一個貧窮的家庭,從5歲開始學習法語、英語,後來學習漢語,憑藉自身努力在華南理工攻讀了國際經濟學學士。目前正準備攻讀英國伯明罕大學,但因為缺少獎學金,仍在一家國際非營利機構實習,幫助馬達加斯加的年輕人學習語言、編程,同時努力存錢。
村子集市的一幕。Amelie/供圖
正文
在中國,據我所知去市場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日子,你可以在居住地附近找到很多超市、市場,或者當地農民在某個特定的地方出售商品的市場。在馬達加斯加,只有在首都塔那那利佛、圖阿馬西納等大城市才能看到這種類型的市場,你也可以在那些大城市的路上看到攤販。
有趣的是,你可以在路上看到任何商品,比如水果、堅果和衣服……然而在大城市外面,你甚至看不到超市,在農村,你會看到像大米或糖等必需品的小商鋪。但是對於衣服或者其他商品,比如便宜的咖啡,我們需要等到我們的集市日才能買得到,我們村的集市和首都塔那那利佛的市場不一樣。
我們村莊的雜貨店。Amelie/供圖
我們村僅此一個大型集市,人們需要步行數小時趕集!
下面我要講講我們村莊的每周三開放的集市Alarobia。Alarobia的意思是周三,或許這也是我們村莊起名為Alarobia的原因吧。這是附近唯一一個有大型集市的村莊,在這裡商販雲集,周邊十公里以內僅此一個!在附近,只有最大的村莊才有類似的買賣衣服和其他東西的大型集市,也只有在這樣的村莊才有警察局和市民集會所。人們花費數小時,步行很多公里來到這,商販通常是來自附近的村莊或者來自首都塔那那利佛。
除了每周一次的集市日,村子裡每天都是靜悄悄的,因為除了那一天其它時間都是閉市的。去趕集的人們數量多少取決於那幾天是否是節日,節日期間買東西的人比較多,人們把一周的必需品都備好,兒童節人會比較多。這一天就是一場慶典,這是慶祝穆斯林齋月結束的\"Eid Mubarak \",我們的國家今年開始慶祝它,雖然說我們是一個非常信奉基督教的國家。
我在市場入口,你們找到我了嗎? Amelie/供圖
今天我與母親和弟弟一塊去了趟集市。通常集市開市很早,早上七點左右就開始了,但很多人九點到十二點才趕到那裡,這已經算快了,因為他們得從數公里以外的地方過去。人們早早就趕過去,這樣他們可以早些回家。
村莊的集市不通公共汽車,因為村莊之間沒有這種公共運輸設施,為了趕集,人們往往得步行幾個小時。我想大部分賣衣服和其他小東西的商販都來自首都,因為公共汽車只通往首都塔那那利佛,商販正好可以乘坐。這些商販只知道附近大村莊的集市日,因此他們只在早上去那裡,下午再趕回首都。
集市入口處的公共汽車站。Amelie/供圖
有的人需要到集市去給手機充電。
集市上商品種類很豐富,和首都的商品相比,集市上的商品相對便宜,但質量略遜色。我想這是因為農村人收入較低。然而,正因為在農村,這裡售出的蔬菜和水果確是有機果蔬。
農村平日沒有服裝和鞋子出售,因此只有在集市這天才能買到這些東西。此外,集市上還出售手機,人們可以到商販那裡給自己的手機充電,許多村莊不通電,要想給手機充電,人們只能去Alarobia這樣的大村子。許多家庭只使用太陽能電池板或電池供電,有些人家支付不起太陽能電池板或者太陽能電池的費用,給手機充電必須得到集市上去。
集市新鮮的有機果蔬。Amelie/供圖
商販買賣不用秤,他們用杯子當稱量工具。
你可以發現一些賣家在他們的攤位上賣不同的商品。例如,拖鞋、烹飪鍋,還有些其他廚房用品。有些賣家連貨攤都沒有,就在路邊鋪一塊大塑料賣貨。如果他們不使用集市上那種小門面房,就不用付那麼多費用,只需付給小門面房一半的費用給集市所就可以,這樣賣家能節省很多錢。
賣拖鞋和烹飪鍋的商販。Amelie/供圖
商販們出售不同種類的豆類和堅果,他們把這些豆子和堅果裝在一個大杯子裡,並把價格標在一塊黑色的小石板上。中國商家都用秤,和中國不同,馬達加斯加的商販買賣不用秤,他們用杯子當稱量工具(簡稱量具),大量具就像一大盒濃縮牛奶,另外商販們還使用小杯子當量具。馬達加斯加國內所有地方的商家都使用相同樣式的杯子做量具,這樣度量單位比較規範。例如,四量杯的四季豆相當於一公斤四季豆。
賣咖啡的商販把一大杯咖啡的價格標在黑色小石板上。Amelie/供圖
屠夫挨個村莊收買豬牛肉,成為集市最多新聞源頭。
市場被劃分成不同的區域,比如肉攤位、蔬菜和豆類攤位、服裝攤位等。另外,人們喜歡去集市聊天並獲取消息,像我之前說的那樣,這裡的新聞還停留在口口相傳。在集市日這天新聞傳播開來,在這裡,人們通過和商販或者和家人、朋友聊天能獲取很多信息。
我與集市上一個屠夫朋友談話。Amelie/供圖
我比較喜歡和屠夫聊天,因為他們挨個村莊去收買豬肉、牛肉,能打聽到很多事情。與馬達加斯加南方不同的是,這裡的農民養的牛很少,一戶農民只有一兩頭,特別稀少,因此牛肉價格居高不下。然而一些農民不賣牛肉,專門售賣豬肉,我覺得這些屠夫特別不容易,為了買一頭牛必須得行走數十公里,然後把這頭牛再步行扦回Alarobia村,一大早在集市的後面殺掉它。兩三個屠夫分這一頭牛,誰出的錢多給誰分的就多,牛血留給殺牛的人。第二天或者等所有牛肉都賣光再付錢給養牛的人。當然,這樣存在一個問題,有時屠夫乾脆就賴帳不付款給養牛的人。
手工服飾賣家。Amelie/供圖
服裝在集市是怎麼售賣的呢?
這裡有二手或者過時服裝,被我們稱做\"friperie\",有手工製成的服裝,被叫做zaitra tsena (zaitra縫製的意思,tsena市場的意思,即手工縫製到市場出售),少數機器製作出來的服裝也是由人的手或者腳來操作製成,因為沒有電,只能靠人力來操控機器。
此外這裡還有中國製造的物美價廉的服裝。\"friperie\"服裝的優點是它們來自歐洲,所以有時質量很好,但是二手的。有一個朋友教我訣竅,那就是在市場收攤時再買。賣家急於把它們全部賣掉,所以他們會以非常低的價格出售,比如2000千兆(約3元人民幣)可以買一個二手手袋。手工製成的\"zaitra tsena\"服裝被掛起來,而\"friperie\"服裝則被堆在地上,所以你需要從一堆衣服里來扒找你需要的。
賣二手或過時襪子的商販。Amelie/供圖
在市場的後面,有賣家畜的。你可以找到豬肉,活雞等等。當然,你還可以和這些家畜玩耍。家畜的價格取決於大小。許多來自首都的商家來這裡購買家畜再到首都出售,因為鄉下更便宜些。
集市上賣家畜的商販。Amelie/供圖
最後,不要忘記花生包\"koba\",它是由花生、糖和米粉做成的。這是馬達加斯加蛋糕,香蕉葉包裹,長約半米。買的時候,賣家一片片地切。人們喜歡在趕集的時候吃,所以在回家的路上或在市場上看見很多花生包\"koba\"是很正常的。
花生包\"koba\"。看著流口水了嗎?Amelie/供圖
最後,在我們回家的路上,我們看見了那些牛拉車。由於汽車成本太高,他們使用這種交通工具。大多數時候,這些車裡運輸的貨物是村裡的商販的。商販清早大約四五點就拉車來到集市,一天結束後再把剩下的貨用牛車拉回來。
趕完集回家路上遇到的一輛滿載貨物的牛拉車。Amelie/供圖
在我們回家的路上,我們也會遇到一些人把他們的貨物頂在頭上。這裡的許多人習慣於把沉重的貨物頂在頭上。這樣,他們可以攜帶很多公斤的貨物,而且不累。
兩個婦人趕集後回家的照片。Amelie/供圖
歡迎留言給我
這就是我村上的集市,希望你能在這裡,了解到馬達加斯加「原汁原味」的文化和故事。通過在這裡寫文章,已經獲得了廣告收益和青雲計劃獎勵300美金,這給我很大的激勵。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也歡迎讚賞,或者評論,留下你想聽的主題和想法!
了解更多的故事,請閱讀:
《在中國求學的非洲女孩,介紹全世界最貧窮國家的另外一面》、《在中國留學,200萬人閱讀她的非洲故事,神秘部落巫術與生活禁忌》我在廣州留學的四年生活
"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