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約1500字 圖70張 細讀8分鐘
這是個
適合橫屏觀看的城市
一江穿城
如詩如畫
兩岸毓秀
繾綣流年
它是重慶、成都兩座
國家級中心城市
1小時經濟圈交匯點
是巴蜀腹心 幸福之地
在這片
158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四高三鐵一江一機場
各種交通線路往來交織
被稱為
川渝合作門戶之城
成渝經濟區樞紐之城
山水田園智慧之城
它是山在城中、 城在林中
林在水中、人在景中
產城景融合的
休閒旅遊的花園城市
現代宜居的濱江城市
綠色養生的田園城市
秀美風光養眼養心
綠色生活養顏養生
優秀文化養氣養福
……
潼南
究竟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
在小傳妹妹看來
它就是
巴蜀福地
六養潼南
01
源起
公元373年
建制設縣
1912年,設東安縣
1914年,因地處潼川府
(四川省三台縣)之南
遂更名為潼南
2015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區
拉開了潼南區嶄新篇章
103萬潼南兒女
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02
秀美風光
養眼養心
涪、瓊兩江穿境而過
水源豐富
植被豐茂
讓潼南風光秀美
風景宜人
每年三月
美麗春天從潼南開始
一年一度的菜花節
拉開巴山蜀水
春暖花開的宏大序幕
「水陸空」360度
欣賞中國最美花海
和直徑236米
世界上最大的太極圖
體驗陳摶老祖
道法自然
睡養文化
泛舟瓊江
游山水田園
看百花齊放
采水果蔬鮮
全國首批現代農業示範區
正向你迎面走來
智慧農業
正在大顯身手
萬頃良田被描繪成
新時代的錦繡華章
逐水而聚
因水而興
上世紀70年代
潼南人民以戰天鬥地
改造山河的豪邁氣概
採用最簡單生產工具
肩挑背磨手扛
歷時3年
開鑿出
長15公里
寬110米
人工運河
建成三塊石發電站
讓「三塊石精神」
成為潼南人民
永遠的精神豐碑
光陰荏苒
斗轉星移
40年白駒過隙
三塊石水電站
漸漸退出歷史舞台
航電樞紐建成投用
500噸級船舶順利通行
潼南結束了長期
不能通行大噸位船舶的歷史
春夏秋冬
四季輪轉
桃花、梨花、菜花
牡丹、荷花、玫瑰……
月月有花,季換花變
滿城鮮花,四季有花
暗香浮動
點綴著幸福城事
涪江、蓮花、金佛、東安大橋
長虹臥波
架起了
「一江兩岸四大片」
發展之橋
而每年舉辦的
「水韻潼南」龍舟賽
更是讓人激情澎湃
陽光正好
微風不燥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花園城市、濱江城市、田園城市
全國十佳生態旅遊城市
等你來!
03
綠色生活
養顏養生
北緯30度的潼南
自然饋贈無窮
世界三大檸檬產地
國家級檸檬標準化示範園區
「中國首個檸檬指數」發布
讓大數據智能化為
檸檬產業賦能
潼南檸檬
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
走向全球
每年國際檸檬節
讓「檸檬之都」
實至名歸
一顆「酸」檸檬
讓老百姓過上甜日子
潼南以綠色為底色
是成都、重慶
兩個國家中心城市
菜籃子、米袋子、後花園
百萬畝蔬菜
讓中國西部綠色菜都
實至名歸
潼南不僅
有新鮮蔬菜水果
更有十八道特色美食
太安魚的鮮香軟糯
雙江涼粉的麻辣柔軟
……
刺激著每一個人的味蕾
還有檸檬、玫瑰、桑葚等
系列美容和健康產品
讓你
親近美麗自然
享受品質生活
04
優秀文化
養氣養福
穿越千年
驀然回首
細細品味
潼南歷史悠久
人文厚重
誕生了革命先驅楊闇公
共和國第四任國家主席
楊尚昆等時代偉人
孕育了道教至尊陳摶
明代重臣呂大器
清代廉吏張鵬翮
川劇大師廖靜秋等
歷史文化名人
他們的精神和事跡
不斷激勵和鼓舞著
潼南兒女不懈奮鬥
漫步4A級景區
雙江古鎮
走過青石板路一瓦一磚
訴說著這裡的流金歲月
楊氏民宅
楊闇公同志舊居等
保存最完好的
全國重點文物
星羅棋布散落其間
紛至入眼
讓你應不暇接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
重慶市廉政教育示範
重慶市家風教育等基地
在這裡沉澱
花岩女子獅舞
雙江蓮簫
寶龍五節龍舞等
非物質文化遺產
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的鄉愁
探訪4A級大佛寺景區
潼南大佛
譽為「金佛之冠」
七檐佛閣
石磴琴聲等
十八盛景
讓這裡美不勝收
這裡已有1400多年歷史
歷代文藻薈萃
是潼南文脈之源
文化之寶
紅色、廉政、家風
非遺、建築
石刻等優秀文化
在潼南融合碰撞
它們
涵養浩然之氣
和諧之氣、人生正氣
滋養個人之福
家庭之福、社會之福
05
展望
潼南
堅持以大數據智能化
引領創新驅動發展
為經濟賦能
為生活添彩
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
深入實施「八項行動計劃」
走好「三條路子」
抓好「三個賦能」
推進「四個做大做強」
正在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創造高品質生活
正在擘畫
加快建設
更加美好潼南的宏偉藍圖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巴蜀福地
六養潼南
歡迎您!
圖/楊毅 李文勇 田茂培 王華僑 劉小華 劉安祥 李禎雪 蘭龍等
文/付海霞
註:本文系潼南傳媒集團(潼南微發布)原創作品,渝帆獲得授權發布!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213858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