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Airbnb 的小民宿,到日本最紅的藝術酒店,他們是怎麼做的?

"

藝術酒店

BnA Hotel

說到城市酒店,不能不提的品牌有萬豪旗下的 Moxy Hotel 或者大家都很熟悉的 W Hotel。這些酒店都是以時尚、藝術為主要標籤,而且做得都相當成功。

但今天,我們要聊的是一個日本的酒店品牌,叫做 BnA。他們設計的酒店,可以說是最能代表日本現在最潮流、最藝術、最個性的酒店。

你可以看看他們宣傳片的片段,就能先感受到,一番令人摸不著頭腦的獨特氣息

這是 BnA 最新的酒店「BnA Alter Museum」的宣傳片。這家新酒店一經開幕,就受到了極大的關注。

因為,這間酒店實在太有個性了!

酒店總共有 31 間客房,每一間都是邀請了不同的藝術家來進行設計,甚至連建造都是自己來。

所以每一間客房都有完全不同的風格,例如,有這種實驗藝術氣息強烈的客房

no man’s waters / place that don』t see

設計丨Tetsuya Umeda

也有這種利用特殊裝置形成強烈視覺符號的極簡主義客房

Double Dreams

設計丨Sato Sugamoto

甚至,也有這種看著非常有日本人小時候「家的味道」的客房

很難想像,在一家酒店當中,可以有這麼多設計別具一格的客房。這也難怪,這家酒店現在在日本也非常火。

在 Instagram 上也能看到有很多人在曬這間酒店

但是,這個正火的酒店品牌,最早也不過是從兩間在 Airbnb 上出租的房間發展而來的……

01.

從在 Airbnb 上開民宿做起

現在已經有三家酒店開業的 BnA,其實最早只是一個創意「團伙」。

在 2014 年,BnA 的創始人 Yu Tazawa 和 Yuto Maeda ,他們遇見了曾經在 Gensler 工作的設計師 Keigo Fukugaki。

Keigo Fukugaki 在 2017 年被評選為「全球 40 位新興室內設計師」,他幫 Facebook 和 Pinterest 設計過辦公室。

三位聯合創始人

Keigo Fukugaki 除了是一個設計師,他在日本的街頭藝術界裡也很活躍。三個人在聊天的時候發現:現在街頭藝術家的生存情況很糟。

找不到地方展示、賣作品,賺不到什麼錢,連基本的維生都很不容易。

同時,他們發現有很多遊客,其實特別希望能夠看到一些獨特的民宿,這讓他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切入點」。

BnA 街頭藝術作品《Kmcp #3》

設計丨Yuji Oda

於是,他們決定通過邀請藝術家一起來「開酒店」的方式,改善這種情況。

萬事開頭難,他們沒有錢,只能先在東京的高圓寺搞來一棟小小的別墅,然後請來了兩位街頭藝術家來進行空間創作

他們在別墅內做了一個酒吧、一個小畫廊空間和 DJ 室。結果,只有兩間各 16.5 平方米的房間可以用來住。

然後,他們把房間掛在 Airbnb 上作為民宿出租。

並且,把收入和藝術家共同分成。這種商業模式在之後的酒店,也一直延續了下去。

沒想到這些看著比較普通,甚至有些奇怪的房間,竟然在平台上得到了非常熱烈的反響。

於是他們趁熱打鐵,又邀請了各路藝術家一起,正式成立了 BnA 的第一家具有規模的酒店——「BnA Hotel Koenji」。

這個頭,算是開好了。

02.

開始發力的 BnA

有了在高圓寺的成功經驗,BnA 開始發力,把更多的創意和酒店想法帶到了另一個地方——秋葉原。

這個在秋葉原的第二家 BnA 酒店,他們將其命名為 BnA STUDIO Akihabara。

這家酒店提供了 5 間客房,邀請 3 個藝術家集團,一起做出了風格各異的客房,從設計到建造,都由他們自己完成。

這就是這家酒店名字中「STUDIO」含義的由來。

ATHLETIC PARK

設計丨Studio Bo

這間 LOFT 客房,是藝術家們從自己高中校園生涯中的回憶中,找到靈感,從而設計的。

整個客房就像是一個遊樂場和公園,探索了工業設計和流行藝術之間的關係,以及讓他們融合的可能性。

客房內所有的家居都是自己做的,而且採用的都是一些可回收的廢棄材料

客房內有一個柜子,模仿了日本公園裡出售小飾品和糖果的亭子。幾乎所有的家具看起來都像是遊樂場內的設施,非常有趣

​WONDER PARK

設計丨STUDIO BOWL

這個房間和上一個是同樣的主題和風格,不過房型是不一樣的。

最特別的還是房間內的燈具,也都是自己做的,燈具的外殼幾乎都是常見的遊樂設施

PESPONDER

設計丨81 BASTARDS

這個牆壁讓人眼花繚亂的房間,如果你沒有足夠強的心臟,恐怕不適合在裡面呆太久。

這個房間由 81 BASTARDS 團隊製作,設計上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最特別的,就是他們在牆上、天花板上的畫作

這些畫作有些抽象、現代,但核心仍然是傳統的。藝術家通過將「龍」等傳統的日本圖案,通過書法一般的筆觸,呈現出宛如日本浮世繪一般的色彩和氛圍

如此錯綜複雜的壁畫,實際上是在向日本藝術根源、街頭藝術和文化致敬。

HAILER

設計丨81 BASTARDS

同一個藝術團體,可以做出兩個完全不同的客房嗎?答案是可以的。

這個房間不同於上一個「花得要死」的房間,反而擁有一種非常莊重、厚重的氛圍。

房間同樣採用了的日本的傳統圖案——雷神和風神,而且還是畫在傳統的金箔畫紙上

將這兩位日本傳統的神衹作為房間設計的核心,並採用了溫柔的木材和冰冷的鐵料作為具有對比性的材料,整個房間昏暗的氛圍反而顯示出別樣的高級和平衡感

​ZEN GARDEN

設計丨51.3-WAVE

這間客房的主題是非常混搭的。

藝術家把日本傳統的「禪宗」文化,和東京這種現代化大都市的混亂能量相結合起來。

然後從傳統日本建築和花園中,找到一種現代需求與極簡主義之間的平衡美感,融入這個房間的設計當中

這個房間同樣也是由藝術家們自己親手建造的

整個房間除了那道鐵欄門是亮點之外,還有就是牆上的一盞字燈,上面寫著「禪」

亮起來之後整個房間頓時有了一種賽博朋克的感覺

從秋葉原的 BnA STUDIO Akihabara 這家酒店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到 BnA 這個「藝術團伙」,對於「用街頭藝術開酒店」這件事,是認真的。

不論從客房的數量還是客房的設計上來看,都比一開始在 Airbnb 上出租的那些房間要好非常多。

而正是如此發力的 BnA,才能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喜歡,從而在今年開出了品牌的第三家酒店——BnA Alter Museum。

03.

真正具有藝術功能的酒店

這第三間酒店,就是開頭提到的 BnA Alter Museum。

這次,BnA 選擇在日本的京都,作為酒店的位置。這個酒店是一棟 10 層樓高、非常狹窄的建築。

酒店的外立面非常現代,具有線條美感,和周圍老舊的日本建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而產生一種喜劇效果

從名字上看,就知道這間酒店,其實是一個披著酒店外皮的「博物館」。

因為酒店內除了有開頭說的 31 間獨特的藝術客房,還有用來辦展覽的藝術畫廊,以及每周都會舉行一次藝術或音樂活動的酒吧。

官方網站上顯示近期的展覽海報

酒店的入口就已經能看到精緻的櫥櫃內,展示著年輕藝術家的藝術作品

酒店公共區域的設計非常簡單、清爽,很有日本極簡主義設計的感覺,同時還融入了一些柔和的工業風格

酒吧

BnA 這一次,在 9 位藝術總監的指導下,由 15 位日本藝術家創作的 31 個客房,才是酒店內真正的重點。

對於 BnA 來說,這 31 個客房與其說是用來供人住宿的,不如說是 31 個別具風格的「永久性藝術展覽」。

參與客房設計的藝術家、設計師們

你可以看看這些不同的客房,多麼地令人眼花繚亂。

用明亮的繪畫營造出特殊氛圍的房間,不適合有光敏性癲癇的人居住

NEXTEFX

設計丨Mon Koutaro Ooyama

充滿線條美感的黑白極簡主義客房,裡面還擺放了藝術家私人收藏的石頭,儘管這些石頭不知道有什麼用

vault

設計丨sumar works | Mio Kawai

從書籍《Love Hotel Collection》得來的靈感,設計出這麼一個充滿激情和狂野的浪漫房間

1993

設計丨Aiko Yuno、Mio Kawai

用陶瓷繪畫來點亮整個空間的灰白房間

2019/3019

設計丨SHOWKO、Reiichi Ikeda | Takao Kondo

以藍色畫布上的筆畫來營造古老、永恆氛圍的客房

From one stroke

設計丨Mina Katsuki、Mio Kawai

用象徵神社和寺廟信仰的五元日元硬幣做房間造型

goen no ma

設計丨Ryuichi Ohira、Reiichi Ikeda | Takao Kondo

用各種會不斷在瞬間變化的試聽裝置布滿房間,挑戰人類感知

continuum

設計丨Daito Manabe (Rhizomatiks)、Reiichi Ikeda | Takao Kondo | Hosono Takahito

以「維納斯的花籃」為主題,在房內建造了一個帶有深海氣息的空間

Venus' Flower Basket

設計丨Lulu Kouno、Reiichi Ikeda | Takao Kondo

帶有禪宗意味的日式極簡主義客房,據說這裡的燈光和聲音在一定條件下會不斷變化,因此也不適合光敏感、光敏性癲癇的人來住

D/R/M

設計丨EY∃(BOREDOMS)、Keigo Fukugaki

昏暗的房間內,透過光、水、影的變化來營造出適合睡眠的沉靜空間

ASITA_ROOM REM sleep garden of Mr. X

設計丨Kyoto based、Reiichi Ikeda | Takao Kondo

BnA 發展到了現在,已經是一個有三家酒店的正經酒店品牌了。

但他們真正的目的,其實還是一樣:通過把酒店客房出租的收入按比例與藝術家分成,從而增加藝術家的收入。

而且,他們現在所做的事情,更像是在建立一個藝術社區,讓讓更多街頭藝術進入人們視野。

雖然他們的酒店客房看著不一定好住,但他們所傳達出的那種創新、探索和獨立的精神,比很多掛著「藝術」頭銜的酒店,要真實得多。

註: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213715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