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星上真人秀,
有人翻紅,有人見光死。
不管你平時有多少硬照、有多好的人設,
一進真人秀,總會露點原形。
除了真人秀,
還有一個能讓人現原形的活動,
就是旅遊。
常言說的好,
小情侶出去旅遊一趟回來沒崩,
才可以考慮結婚。
為什麼呢?
人在旅途,
很多習慣和潛藏的個性會被放大,
不論你平時是高冷御姐還是招搖酷哥,
是溫良如春還是人見人愛,
出去旅遊吧,
是人是魔,路上見分曉。
最近有個真人秀《各位遊客請注意》,
讓明星和普通人組團去旅遊,
張雨綺的團去了墨西哥,
鍾楚曦的團去了印度,
陳學冬的團暢遊大都市,
黃宗澤和歐陽娜娜Nana的隊伍在貢嘎徒步。
話說節目很大膽,
真人秀 旅遊,明星 普通群眾,
這樣的碰撞,應該火花四濺吧?
然,
今天堂主並不是要介紹這個節目,
因為,
節目內容實在是,
出(fá)乎(shàn)預(kě )想(chén),
倒是從這節目裡,
看全了傳說中的「遊客五大惡習」。
第一:遲到
跟團游也好,自己結伴出行也好,
最煩的是什麼?有人遲到。
在說好的碰頭時間,
總有人遲遲不來。
不是晚到三五分鐘那種,
而是動不動要等他半小時以上那種。
值得一提的是,
遲到的人永遠是那幾個人,
不管是旅程的哪一天,
也不論在哪個地點,
每天遲到的人,基本不變。
最讓人不解的是,
他們讓所有人等,
還可以一臉無辜。
第二:打斷
明明是跟團來旅遊,
但是有些人從來不聽導遊說話。
節目裡也是這樣,
導遊介紹景點,要交待集合時間時,
團隊明明站在導遊跟前,
依舊自顧自聊天。
各位,說好的禮貌呢?
這樣的情況在旅遊團非常普遍,
導遊講得口乾舌燥,
大家睡的睡,聊的聊。
其實,導遊的講解詞雖然很標準化,
但是通常包含著一個景點的基本資訊,
花幾分鐘聽一下,
自己對一個地方有個簡單的了解,
不是很好嗎?
為什麼就這麼難呢?
第三:吵嚷
第一集播出時,
不少彈幕就在感嘆:
真吵啊!
不管到哪,
一群人七嘴八舌全在嚷嚷。
旅遊的人都碰到過這種情況,
不管是旅行團,還是自由行的小隊伍,
總有那麼一些人,
上哪兒都是喧鬧地來、喧鬧地去,
不管在街頭、餐廳、商場、公園,
幾個人也能整出鑼鼓喧天的氣氛。
安靜一點點,
你好,我好,大家好。
第四、嫌棄
鍾楚曦組去印度,
明明知道當地導遊在車上,
而且他會流利的中文,
一車人都在說印度多髒多破多差,
當地東西不能吃,洗澡都不能張嘴,
刷牙不要用當地水……
完全不顧坐在前排的導遊的感受。
這位導遊表情帶著無奈,
但仍然非常有禮貌地表示,
「印度是一個需要深入了解的地方,
如果一個人完全不懂當地文化,
只按自己的習慣來判斷兩地的差異,
可能是會有很大的誤會。」
可以說,雙方在禮節上的反差是很大的。
事實上,出門旅遊常有這樣的人,
走哪嫌棄哪,
當地吃的不好吃,風景不好看,
聽說你們這地方不行……
想問,您是被逼著上這兒來的嗎?
這麼嫌棄一個地方,
為什麼要來?
在家待著不是更好嗎?
第五、不讓步
張雨綺組進了一個藝術館,
然後幾個對展品感興趣人就聊上了,
從藝術到哲學,很來勁。
另一些人則毫無興趣,
毫不掩飾自己急著離開的想法。
最後兩類人都覺得不爽,互相埋怨。
這種情況在旅行團里真是很常見,
你想看展覽,他只想拍個照,
你想逛景點,他催著去購物,
眾口難調是一定的,
但是,大家在一個景點裡是有約定時間的,
想玩的人不超時,想走的人自己歇會,
才是正確的處理吧。
上述「五大惡習」,
流傳已廣,久被詬病,
平時自己參團或自由行時遇到,
可能感覺還不是太強烈,
通過圍觀節目看到,實在是非常明顯。
還要提到一點,
(也可能是攝製組的硬拗),
節目中讓大家坐一起「玩遊戲」,
張雨綺組玩了「全體團員中你最討厭誰」,
讓人大跌眼鏡。
只想問,
誰在跟團的時候會玩這種遊戲?
你我本不熟,
一起旅遊就好,
認識時只憑運氣,分手時各自散去,
誰也不用記掛誰。
記住旅程中的美景、美食、可愛的經歷,
記得有禮貌、尊重當地文化、享受每一天,
這才是旅行的目的吧。
你在旅途中遇到過什麼奇葩的人或事?
有哪些情況讓你不能忍?
留言區告訴我。
來源:楚天都市報原創
記者:陳凌燕
編輯:吳質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213500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