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要造可容納1萬人的海上城市,這裡汽車不用油,垃圾可堆肥,聯合國都驚動了!

愛分享| 2019-05-10| 檢舉

每一年海平面都在上升,

地面空間越來越少。

預計到2050年,

世界上90%的最大城市

都將面臨這個問題。

丹麥要造可容納1萬人的海上城市,這裡汽車不用油,垃圾可堆肥,聯合國都驚動了!

為此,就有很多人想要在海上蓋樓。

比如日本曾設想建造一個螺旋海底城市,

就像是一個飛碟漂浮在海面上。

丹麥要造可容納1萬人的海上城市,這裡汽車不用油,垃圾可堆肥,聯合國都驚動了!

無獨有偶,

來自丹麥的建築設計公司BIG

也搞出了一個方案,

並在前幾天,

聯合國舉行的圓桌會議上公布。

引起了高度關注!

丹麥要造可容納1萬人的海上城市,這裡汽車不用油,垃圾可堆肥,聯合國都驚動了!

它叫做Oceanix City ,

由浮動的人造島嶼組成,

並可在海上移動。

丹麥要造可容納1萬人的海上城市,這裡汽車不用油,垃圾可堆肥,聯合國都驚動了!

而說起BIG建築公司,可謂大名鼎鼎,也曾建造過一棟漂浮的房子,它叫做UrbanRigger,採用六個集裝箱,自上而下,雙層三角式疊合。

丹麥要造可容納1萬人的海上城市,這裡汽車不用油,垃圾可堆肥,聯合國都驚動了!

由此可見,對於在海上蓋房子,他們已經有一定的經驗。

但是,這一次卻規模更大。採用三角形的單獨人造島,六個為一組,鏈接在一起變成一個六邊形。如此複製,再擴大6倍,最終組成一個面積達到12公頃的小城市。

丹麥要造可容納1萬人的海上城市,這裡汽車不用油,垃圾可堆肥,聯合國都驚動了!

每一個六邊形島嶼可居住1650人,形成的群島就可以容納大約10000人。

丹麥要造可容納1萬人的海上城市,這裡汽車不用油,垃圾可堆肥,聯合國都驚動了!

關於生活空間

生活在海上,最擔心的肯定就是遇上大風大浪了,BIG當然也想到了這一點,漂浮城市不但不怕風浪,還可以抵抗洪水、海嘯還有5級颶風這樣的自然災害。

微型島嶼就是考慮到抗風險能力,才把最小的居住單位設計成三角形。

丹麥要造可容納1萬人的海上城市,這裡汽車不用油,垃圾可堆肥,聯合國都驚動了!

而且島上的房子還用了一種神奇的材料,叫做Biorock,只要有電流流動,它就算損壞了也會自動修復,也就是說隨著時間增長,建築架構反而會越來越堅固。

丹麥要造可容納1萬人的海上城市,這裡汽車不用油,垃圾可堆肥,聯合國都驚動了!

而在建築頂部,會優先考慮比如木材和可以快速生長的竹子這種材料,不但可以在社區裡直接種植,而且還降低了建設成本,讓漂浮城市可以迅速覆蓋到世界上大部分沿海城市。

同時,為了抵抗颱風的侵襲,島上的每一棟建築都不會超過7層,高樓大廈的場景,30年後可能就再也見不到了。

丹麥要造可容納1萬人的海上城市,這裡汽車不用油,垃圾可堆肥,聯合國都驚動了!

漂浮城市裡每一棟建築的屋頂都裝有太陽能板,而且設計成不同形狀,能最大限度吸收太陽能。

丹麥要造可容納1萬人的海上城市,這裡汽車不用油,垃圾可堆肥,聯合國都驚動了!

不僅如此,城市中的綠化也一點都不會減少。

島上會建一個巨型溫室,適合花草樹木生長。這裡既是溫室,也是市民公園,居民可以在這裡散步閒逛,美麗的景色讓人心情都好了起來。

丹麥要造可容納1萬人的海上城市,這裡汽車不用油,垃圾可堆肥,聯合國都驚動了!
丹麥要造可容納1萬人的海上城市,這裡汽車不用油,垃圾可堆肥,聯合國都驚動了!

關於食物生產

城市中還有一部分綠化就是居民們自己種的水果蔬菜。

在每個社區的最中間,都會有一個3000㎡的大農場,讓住在這裡的人可以自給自足,就算碰到沒辦法和外界聯繫的情況,也不會發生糧食短缺的情況。

雖然是在海上,但海水可不是隨時能取用的水資源,所以為了節約用水,農作物基本都採用新種植技術,需要的水量比在陸地上耕種,少了90%。

丹麥要造可容納1萬人的海上城市,這裡汽車不用油,垃圾可堆肥,聯合國都驚動了!

社區裡還有農貿市場和路邊攤,要買吃的就可以來這兒逛一逛,什麼蔬菜水果都能在這裡買到。

值得一提的是社區裡不提供肉類,但為了不影響身體健康,設計師們想出的辦法是用豆類代替肉類,補充蛋白質。

丹麥要造可容納1萬人的海上城市,這裡汽車不用油,垃圾可堆肥,聯合國都驚動了!

無污染和零浪費

漂浮城市最大的優點就是,無污染和零浪費。

在這裡,看不到高排量的汽車和卡車,出行只有步行或騎自行車兩種選擇。

丹麥要造可容納1萬人的海上城市,這裡汽車不用油,垃圾可堆肥,聯合國都驚動了!

在漂浮城市裡,不管是地上跑的,水裡開的,還是天上飛的,都是電動和自動化的交通工具,不會排放尾氣,也就不會造成大氣和水源污染。

丹麥要造可容納1萬人的海上城市,這裡汽車不用油,垃圾可堆肥,聯合國都驚動了!

社區裡建了一條8米寬的機動車道,讓自動駕駛電動汽車、送貨的機器人、自行車和行人可以共享。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206302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