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 生活 美學 -
民宿客,民宿生活美學第一平台,淘優質民宿、搶特惠房券,享免費試睡,盡在民宿客。
關注VX:minsuke,首頁——「五折房券」,搶特惠。


白衣飄飄的年代——紀念詩人之一
葉蓓 - 高曉松作品自選集

錢鍾書在《圍城》里寫道:擁擠里的孤寂,熱鬧里的淒涼,使他像住在這孤島上的人,心靈也仿佛一個無湊畔的孤島。
人人生而孤獨。
但是啊,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每本書都是一個世界。

而在這個寒冬,孤獨的人們對北京小夥伴的羨慕,又要溢出地表了。
而這一切是因為高曉松在北京建了一座島。
一座0門票免費開放的島。
它叫曉島。


還記得去年春天,高曉松在杭州開了家公益圖書館,叫曉書館,一度刷爆朋友圈。

落地窗外花開花落,圖書館裡書香靜謐。
置身於這樣一座圖書館裡,仿佛回到那白衣飄飄的年代,而高曉松就是個造夢者。



有開放的空間,也有舒適的躺椅,任你徜徉在書山書海里。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淵博的高曉松曾說:「我小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有一塊地方,裡面全是我喜歡的書、電影和唱片,我在那一待就能待一天!」

以至有人用這句話表達對高曉松的羨慕嫉妒:原來最高級的人生,是把做過的夢一個個實現!
而現在他朝著他的文藝夢想,又往前走了一步。

繼曉書館後,他在北京又開了一家免費開放的圖書館,叫曉島。

對高曉松來說:
這是一個他從小就期盼著的文藝根據地;
這是一個被他稱為「武裝到牙齒的文藝青年陣地」;
這是一個讓他一進來就感嘆"太幸福了"的空間……

而對來者而言,在這裡找到了心靈的島嶼。
確實啊,就像高曉松寫的歌詞一樣: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應該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350㎡的圓形空間,
是他對文藝的極致理解和定義。
·
·
1. 這裡陳列的每一件文藝作品,
都非常走心。
裡面的14000多本圖書,
都是高曉松親自精選的,
像是一步步走進他的書房。

這20張電影海報,
是對高曉松影響最深的經典文藝片,
也蘊藏者對文藝青年的靈魂拷問,
(你想去瞅瞅都是什麼電影嗎?)

100多張經典黑膠唱片,
滿滿4排,60多公斤重,
都是他從美國人肉背回來的。

他說:
當他在洛杉磯一家黑膠唱片店裡
挑選好所有心儀的唱片時,
手機提示他已經走了兩萬步了!

而高曉松挑選的唱片,
並非特別小眾的類型,
像Michael Jackson,Linkin Park等
這些音樂不僅陪伴了他的成長,
也陪伴了幾代人的成長。

2. 這裡每個角落的設計,
都藏著他的文藝小心機。
「書房」里還有很多長形座椅,
讓你舒服得像呆在家裡。

島內的圖書陳列,
沿用了曉書館的「彩虹分類法」。
藏書依據標籤顏色,
共分紅、黃、藍、棕、紫、灰6品14類,
這樣上島的居民就能輕鬆找到喜歡的書籍。

陳列室旁邊,還配備了試聽室,
你只要帶上耳機,就可以在視聽設備上,
找到與黑膠唱片一一對應的音樂盡情欣賞了。
除了經典的黑膠唱片,
甚至你還可以欣賞到他個人的音樂作品,
以及脫口秀節目《曉說》、《曉年鑑》等。

這裡還掛了他當年寫歌用的吉他,
看著這把吉他,仿佛能想到
當時他寫《同桌的你》的樣子。
從現代感到懷舊感,
大概就是科技與文藝的衝突,
也是科技與文藝的共生共存吧。

直行是詩意,轉角是文藝,
在這裡,總會與美好不期而遇。
就連通往二樓的階梯也不經意打動你!


就連「曉島」二字也很講究,
是他特意邀請他的好友,
中國台灣著名作家、學者,
張大春先生親筆題寫的。

3.這裡不止是圖書館,
還是文藝活動暢想空間。
除了書籍可供免費閱讀,
黑膠唱片可供免費聽,
未來,「曉島」還會
開展人文、藝術、學術類的展覽及活動,
甚至不定期舉辦電影觀摩活動,
分享喜劇、音樂會…

這個武裝到牙齒的文藝陣地,
有文藝青年對文藝生活態度的所有嚮往。

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中說道:一個人如果抱著義務的意識去讀書,便不了解讀書的藝術。
這種具有義務目的的讀書法,和一個參議員在演講之前閱讀文件和報告是相同的。這不是讀書,而是尋求業務上的報告和消息。

沒有人是為了讀書而讀書,
或者是為了發朋友圈而讀書,
而是在書中讀自己,
或在書中發現自己,檢查自己。
如果你很久沒有讀書了,
如果你喧囂塵世中焦慮了,暴躁了,
那不妨來曉島,體會那片刻的安靜與從容。

圖源@木木口辰
如今,
曉島已正式面向全社會免費開放,
而為了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
曉島採用預約登島方式,
每天限200人登島,周一閉島。
不過最近太火啦,
據說最近一周的都已經約滿了!
而不僅杭州曉書館、北京曉島,
未來,他還會把公益圖書館開到更多城市
想想就覺得好期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200442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