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16年無印良品對外公布全球第一家酒店項目——MUJI Hotel至今,已經兩年時間,近日,無印良品官方發布最新消息,深圳MUJI酒店確定於2018年1月18日正式開業,三天後,這家被圍觀群眾評價為「性冷淡風」集大成者,也終於將迎接萬千酒店客人的評價。
深圳無印良品酒店位於深圳市中心的城市商業綜合體—深業上城,由無印良品與深業置地合作建設與運作,其中,無印良品方面完成品牌輸出、整體空間設計以及大部分用品供應,深業上城方面則負責酒店的日常運營工作。
雙方合作的消息發布伊始,便在零售業與酒店圈同時炸開了鍋,與之同時公布的另外兩家計劃中的酒店——北京無印良品酒店與東京銀座無印良品酒店,則預計將於2018年3月20日以及2019年開門迎客。顯然,中國這個無印良品的海外最大消費市場,正在成為這家堅持生活之美的日本企業新業務初探市場的試驗田。
無印良品的生活美學
創立於1980年的無印良品,從最初隸屬於西有百貨時期的9種家庭用品和31種食品開始,發展到現在走入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企業,期間開發推出的產品更是超過了7000種,這個過程,無印良品走了將近四十年。隨著業務觸角伸向包括房屋設計、花店、書店、旅行用品、餐廳在內的各個領域,似乎看起來,正如此前有人感慨的,「這家倡導簡單的公司正在變得越來越複雜」。
但對於那些熟悉無印良品的高頻消費者和品牌忠粉而言,似乎並未從這種豐富中感受到違和和無序。觀察其商業拓展路徑也不難發現,無印良品所做的一切,都在圍繞人們細碎的日常生活打轉,而這,也是它數十年始終堅持的商品開發本質,「以必要的方式,製造生活中基本並真正需要的產品。」
如果我們把無印良品的業務擴張類比成「蜘蛛結網」,那「生活方式」或者說「生活美學」,就是這張網牢不可動的圓心,每一次全新的業務試水則可以看作圍繞生活圓心向外發散的射線,它們能各自為戰並不斷成長得更加強壯,也能在必要的時候,通過相互之間黏連的細密絲線進行三兩組合,輕鬆構造出一個和諧互補的小型生態。
這時候,我們再回看此次開業的深圳無印良品酒店,就會發現它可以稱得上是這種功能模塊相互疊加的完美模型:占據了商場4-6樓層空間的酒店業態,以5種房型共79間客房承載著酒店客人住宿需求;2-3樓則附設面積1726平方米的無印良品零售賣場;與它們共生的還有一家無印良品餐廳MUJI Diner,對酒店住宿客人免費開放的健身房,以及供客人自由閱覽的圖書館,當然,自帶零售店鋪配套的酒店一定能買足客人「即看即買」的需求。各類小型線下活動也會在無印良品的互動空間OPEN MUJI中出現。
這樣類似搭積木一樣快速完成集餐飲、住宿、消費、社交需求的場景搭建方式,能夠幫助不同業態發揮「1+1>2」的合力,實現互為補充的協調發展。而各區域之間流暢合理的活動動線,也能讓住店客人輕鬆達到任何空間而鮮少感受到阻礙。
「X+酒店」模式,給品牌方鬆了運營的綁
「零售+酒店」的合作模式,難免讓我們把去年開業的杭州嚴選酒店拿來進行比較。以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模式直連品牌製造商的網易嚴選,通過與亞朵酒店牽手,直接將整間酒店變成了嚴選產品彙聚的超級大賣場,而亞朵寧靜的人文氣質與嚴選追求品質生活理念之間較為契合的匹配度,也讓雙方的合作成為一例經典的跨界案例。
在無印良品與深業上城的合作中,設計與運營相互獨立。酒店的設計由無印良品創始人之一、設計公司SUPER POTATO社長山本貴志親自操刀,廣州柏悅、上海香格里拉等高端酒店設計均出自他之手。酒店客房內從洗漱用具到書桌床品,也多來自無印良品。至少從官方圖片來看,MUJI粉絲和強迫症患者應該能收穫一次舒心無比的視覺體驗。
深業上城作為無印良品總裁兼執行董事松崎曉先生讚譽有加的合作夥伴,其出現來得恰逢其時,「其實不是我們選擇了深圳,而是選擇了深業上城,因為深業上城,我們才決定要做這個項目。」合拍的商業理念與完美搭配的客觀條件,都讓早在計劃中的酒店業務在最合適的時間落地深圳。
深業上城UpperHills是位於深圳福田中心區的城市綜合體項目,項目提出了「縫合空間」的概念,通過兩段總長約600米的空中生態廊橋將蓮花山、筆架山與兩大山體公園相連接,打破原本孤島般割裂的城市模塊,將「山谷漫遊」的理想投射進現實的城市形態。
這種「縫合」的概念,與MUJI圍繞日常生活進行的一系列商業探索之間達成了一種不謀而合,在品牌調性的大旗之下,風格一致,簡素卻不簡陋的生活產品和服務,給用戶帶去毫無差異和生硬切換的日常生活感受。可以說,MUJI正在按照自己的理念,去構建和經營一個完整的生態,而這一切,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生活方式。
找到品位與調性一致的合作夥伴,能夠讓跨足酒店行業的無印良品們快速實現彎道超車,甚至在很多時候決定了入局的成敗。作為酒店運營門外漢的無印良品與網易嚴選顯然是聰明的,它們都選擇了只做自己擅長的事——即酒店的整體設計與大多數用品配置,對於需要更多行業經驗積澱的運營這件事,交給合作方去操作和把控則更為明智。
生活方式的生意足夠大,但並不好做
每一種風格走到極致,都會成為一類人心中旗幟飄揚的生活哲學。無印良品的成功,一方面源於其自身謹慎擴張戰略下塑造的強大品牌,另一方面,則受益於中國高速增長的經濟環境,以及隨之產生的一大批極具消費能力的新中產群體,他們恰巧成為了推動當前國內消費升級運動走向繁華的中堅力量。當消費的價格敏感逐漸被品質敏感代替,用稍高的標價換取更好的生活體驗,也越來越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層面的政治正確。
在倡導「反豪華、反簡陋」生活理念的無印良品酒店之前,已經有一批被冠以「MUJI風」的酒店陸續出現,它們企圖用溫柔的原木和柔軟的布藝家居,卸下都市人繃緊的神經,「好品味」也成為了這些酒店共同的標籤。而在我們沒有看到卻能明顯感受到的另一面,則是更多對某種風格的刻意追求,過度的包裝反而會一不小心侵蝕最初的精神內核,對理念的過度消費也終將面臨受眾的審美疲勞。這也是為什麼,無印良品的一切看似簡單,但這種「剛剛好」卻並不容易效仿成功。
「無印良品的酒店不會是風格特異的,而是能讓人睡得好、住得舒服的酒店。設計時儘可能只考慮基本需求,對於不必要的功能就做減法。」杉本貴志在深圳無印良品酒店的設計中也表達了自己的理念。
在媒體的追光燈和熱門標籤之外,「流量」二字首當其衝成為跨界者都想摘取的果實——自帶資源天然互補的前提下,入局雙方都希望能對彼此用戶實現二次挖掘,讓流量發揮乘數效應,並最終達成實際交易的有效轉化。
或許,對於無印良品們來說,酒店空間在描述生活之美方面太過優秀的表達能力,是無論如何都無法不作為的吧。更何況,僅中國國內就高達近50億的旅遊市場仍然在穩步成長,酒店作為旅遊活動中的基礎設置之一,同樣有自己的發展空間,而當酒店本身對某一精準客群自帶吸引力時,做這門生意,何樂不為?
SOURCE: https://mp.weixin.qq.com/s/iSo4Ww7TW9rE49UwIzoTIw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