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入鄉隨俗,但外出旅遊,難免會遇到有些奇葩的鄉俗,會讓旅行者哭笑不得。
加拿大:不允許全用硬幣結帳
加拿大在1985年制定法案,其中一條有關硬幣的使用規定,詳細到包括了用多少硬幣付款才是一個合理的範圍。例如,價值10美元的商品是不允許全部使用硬幣購買的。20美元以上的物品交易,也不允許全部用一元的硬幣。
加拿大旅遊不允許全用硬幣結帳
法國和英格蘭:禁止人們在火車站接吻
離別時,親親我我難捨難分,無論是親人還是情侶,這種狀況都在所難免。在英國或者法國就算了。但是從1910年4月5日起,法國人就失去了在火車站卿卿我我的機會。英國維京火車公司也在英格蘭西北部的沃靈頓河岸碼頭火車站貼出了「禁止接吻」的告示。
法國和英格蘭旅行火車站禁止接吻
義大利:教堂忌短褲和無袖上衣
如果你打算在溫暖的時節去義大利的教堂,建議你出發的時候不要僅僅帶短褲和無袖上衣。去義大利教堂天主教大教堂的遊客穿著必須格外謹慎,無論是男士還是女士,都不允許穿短褲和無袖上衣。在教堂門口會有教民或警衛檢查放行,所以在出發的時候記得帶上一件長袖衫或其它套頭衫。
義大利旅行教堂忌短褲和無袖上衣
英國:不要「V」
在大不列顛做「V」手勢的時候掌心不要向內,因為這被認為是挑釁或侮辱。據說,這2個手指的致意是起源於英法兩國百年戰爭。法國戰爭期間,曾揚言要砍掉所有英國人射箭的手指頭,結果最後英國大勝,因此擺出手指來挑釁對手,炫耀自己是完好無損的。
英國旅行剪刀手不能隨意
烏克蘭:忌送偶數花
在烏克蘭,如果你打算給誰送花,一定要確保花束是奇數,因為偶數的花束是葬禮上送的。如果你要給女主人送花,或為慶祝生日或其它特殊節日,千萬不能送黃色的花或是復活節百合,因為這些花也只是為葬禮準備的。
烏克蘭旅遊,送花忌偶數
莫斯科:禁止駕駛髒車出行
這裡的髒車,說的真的是髒車,不是髒車。。有點暈。。。據報道,髒車在莫斯科上路,吃罰單肯定是少不了,有趣的是罰款金額你可以討價還價。如果你上來就客氣地塞給交警100美元,便能立刻搞定,你也可以馬上開車走人。(100美元可以洗多少次車?多少次你說說!所以還是洗洗乾淨車再上路吧)
莫斯科旅遊禁止駕駛髒車出行
英國:聖誕禁止吃肉餡餅
在英國,法律規定聖誕節不可以吃肉餡餅了。這在奧利弗·克倫威爾時期(17世紀)就成為法律。但是顯然,到了今天,連英國人自己每逢佳節都在「以身試法」,而聖誕節不能吃肉餡餅也被評選為「英國最奇葩的法規」。
英國旅遊聖誕節不可以吃肉餡餅
美國:砍伐仙人掌可入獄25年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無故砍伐仙人掌是屬於違法的,最高可被判處25年有期徒刑。因此,去該處旅行的遊客千萬別抱有「帶神牛點仙人掌回家作紀念吧」的想法,很有可能帶了仙人掌,你就回不來了。
美國亞利桑那州旅行不可隨意砍伐仙人掌
伊朗:禁止議論嬰兒的眼睛
伊朗人對嬰兒的眼睛最敏感,來客若出言不慎,雙親會出錢讓人挖掉嬰兒的「邪眼」。所以,有時候一句好意的誇獎,反而會害了人家。(我可以不知道你的名和姓,我不能不看見你的大眼睛,哼著歌曲,默默走開)
伊朗旅行禁止議論嬰兒的眼睛
泰國:外出要穿內褲
泰國法律規定,離開寓所時未著內褲是違法行為。若有遊客心存僥倖心理「我不穿內褲警察還能看出來?」,那就真應該和泰國專業「透視」20年的警察「過過招」:人家一看「小內內」有沒有透出邊邊就知道!當然,現在有很多無痕內褲,不知道會不會給泰國警察增加執法難度呢?
泰國旅行外出記得穿內褲
格瑞那達:法律規定不允許穿泳衣在街上逛
遊輪上某些遊客的做法,常常引起格瑞那達警方的不快,不少遊客會把泳衣從海灘一直穿到街頭,這樣的做法讓警察們大傷腦筋。警方希望通過罰款來制止此類現象。其實這一點小編還真是不同意,腦補一下街頭一篇比基尼美女,那會給當地旅遊景色加分多少呢?
格瑞那達旅遊不允許穿泳衣在街上逛
澳大利亞:周日下午禁穿粉色熱褲
在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州,法律明文規定,女性在周日下午是不可以穿粉色短褲的。所以,如果你恰好在周日下午來到墨爾本,那麼,不管你多麼鍾愛你的粉色熱褲,還是暫時先把它放一邊吧。
澳大利亞旅遊周日下午禁穿粉色熱褲
西班牙:女人上街必須戴耳環
一個女人上街若是不帶耳環,對西班牙人來講,簡直象是正常人沒穿衣服一樣,令人難以理解,這是要被人笑話的,這對於沒打耳洞的女性來說應該是很難接受的。
西班牙旅遊女人上街必須戴耳環
匈牙利:忌碰杯/忌弄碎玻璃神牛器皿
匈牙利人敬酒的時候不會碰杯,那是因為奧地利人,曾經在殺害13個匈牙利烈士後用碰杯而慶祝。之後的150年之內,沒有任何一個匈牙利人在敬酒的時候碰杯。不論是住店,還是用餐,千萬別弄碎裂玻璃器皿,如果有人不小心,打碎了下班器皿,就會被人認為是要交逆運的先兆,會變成不受歡迎的人。
匈牙利旅行忌碰杯,忌弄碎玻璃神牛器皿
新加坡:禁止吃口香糖
在新加坡,嚼口香糖、隨地吐痰、在廣場上喂鳥、方便後不沖廁所都會讓你受到處罰。上述法規源於政府維護國家清潔的考慮。2004年以來,吃口香糖的規定已經有所鬆動,但是目前放開口香糖的銷售和消費還是不現實的。他們大概是沒有嚼過炫邁,否則根本停不下來好吧。
新加坡旅遊禁止咀嚼口香糖
印度、尼泊爾、緬甸等:不可衝撞黃牛
在印度、尼泊爾、緬甸等國,黃牛是神明的「神牛」。「神牛」走近身邊,應把最好的食物送上。若是在公路或鬧市遇到了「神牛」,行人或車輛都要迴避、繞行,尼泊爾政府還將黃牛定為「國獸」,誰若傷害、鞭打它,是要罰款和判刑的。
印度、尼泊爾、緬甸等地旅遊不可衝撞黃牛
埃及:忌食物加鹽
雖然埃及人非常好客,但是他們的烹飪方式卻有些溫柔的自我。在埃及旅行的時候,千萬不要在你的碗里加鹽,因為這被看作是對廚師烹飪技術的侮辱。幸運的是,由於埃及人烹飪時經常使用洋蔥、大蒜和其它芳香劑,埃及的食物還是很可口的。
埃及旅行忌食物加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156265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