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攻略社區 (love_trips)授權轉載
每次說起高性價比的出國旅行地,無外乎是泰國、越南這些國家,但其實同屬東南亞,還有這樣一個有著世界歷史瑰寶、空氣清新無霧霾、消費低風景美的國家——柬埔寨!
柬埔寨並不是人們出行的首選,卻有著極為壯麗的景色,更是中國的好兄弟!還記得去年夏天的中菲南海事件嗎?在眾多國家支持菲律賓的時候,柬埔寨的首相勇敢地站出來,堅決地支持了中國人民,網友紛紛表示要去柬埔寨旅行,力挺我們的好夥伴!
趁這機會,到柬埔寨旅行一次吧,第一站,不如就從柬埔寨北部的暹粒開始!
為什麼要選擇暹粒?原因有很多:
因為這裡擁有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吳哥窟,這個世界無數國家致力保護的聖土,歷經了風霜,卻令各地的遊客趨之若騖!
因為這裡沒有霧霾,一年四季艷陽高照,隨處可見參天的棕櫚樹和密林,空氣十分清新。
因為這裡是眾多著名電影所青睞的地方,無論是《花樣年華》還是《古墓麗影》,都展現了其神秘之美。
也因為這裡擁有最淳樸的笑容,並且消費水平很低,機票+住宿+吃飯,玩一圈下來都花不了3000元人民幣!
暹粒小城北部的吳哥窟就是這樣一個讓人難以忘懷的地方,一生值得去一次!
以吳哥寺、通王城為中心,遊覽吳哥窟一般分為小圈、大圈和外圈路線。這種劃分並非強制,而且有重合之處,優點是遊覽景點重複少而且比較經濟,尤其適合三日游,可以每天遊覽一個圈。
走訪吳哥窟小圈
小圈推薦路線:吳哥寺-通王城-托瑪儂神廟-周薩神廟-茶膠寺-塔普倫寺-斑黛喀蒂-皇家浴池-豆蔻寺-吳哥寺或巴肯山。
小圈集中在吳哥寺和通王城一帶,堪稱完美的造型及形態各異的佛塔、精美石刻都令人難以忘懷,可謂是吳哥窟的精華。
吳哥寺:神秘的失樂園
吳哥寺可謂是吳哥古蹟中經典之所在,是吳哥古蹟中最大而且保存得最好的建築,寺內有五座寶塔,需手腳並爬才能攀上。寬寬的石板參道、倒映著藍天白雲的浴池、微笑數百年的女神像浮雕、壯觀的浮雕迴廊,一切都讓人產生幻想與敬畏。
而吳哥寺最經典的還是日出,一場光影變化的盛宴,不要錯過每一分鐘,甚至每一秒,映紅的天空倒映在水池中,遠方吳哥寺的剪影充滿神秘感,天空亮起,吳哥的面紗也慢慢掀開。
塔普倫寺:古樹與寺廟的纏綿
塔普倫寺是一座獨特的寺,任何一個人進來都會被自然所驚嘆,寺內有多處古樹與建築相融。為了不破壞環境,也為了不使建築坍塌,這裡的樹木不會進行砍伐,就讓它肆意的生長,與建築共存亡。
巴戎寺:看高棉的微笑
建於12世紀末的巴戎寺坐落於吳哥通王城中,這裡可以欣賞「高棉的微笑」,穿過每一處迴廊、大門,抬頭都能看見一尊尊神秘的高棉微笑,這些佛像就是四面佛,四面分別代表了慈、悲、喜、舍。
迴廊里的一幅幅巨形浮雕也是巴戎寺的精華,展現著著名的攪拌入海和毗濕奴神的故事。自然光打在牆面上,把一則動人的故事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隨著時間的推移,光線會慢慢挪動,就好像在動態展現著歷史。
探尋吳哥窟大圈
大圈推薦路線:皇家浴池-斑黛喀蒂-豆蔻寺-比粒寺-東梅奔-塔遜寺-龍蟠水池-聖劍寺-吳哥寺。
皇家浴池也是看日出的極佳地點,而且早晨遊客不會很多,從這裡出發繞大圈遊覽一天,最後可以選擇在吳哥寺看日落。
聖劍寺:奇特的國王家廟
聖劍,字裡行間有「神聖的寶劍」之意,為了紀念國王闍耶跋摩七世與暹羅軍作戰後勝利而建,又稱「父寺」。寺內也是廢墟一片,青苔布滿石間,石頭東倒西歪,躺過了多少個世紀。世人都在追求完美,而殘缺之美才是回歸初心。
聖劍寺里長著不少古樹,樹根很老,但枝葉還在生長,超過了屋檐,並且還在不斷向上,原來抬頭也有漂亮的畫框。
冬梅奔寺:小型的金字塔式建築
建立在東池中央,曾經是一座大型儲水池,而今早已乾涸,要說留下什麼印記,可以看看這不一樣顏色的岩石,深一塊淺一塊,深色部分就是曾經被水泡過的位置。經典的金字塔式造型,從這裡攀爬上去並不是那麼費勁。
寺廟的牆壁上遍布著許多洞洞,據說曾經鑲嵌了無數的寶石,後來被偷走了,就留下了這些小孔。其實不然,不過是裝飾牆壁用的灰岩,掉落後形成的小孔。
比粒寺:看日落的不二之選
比粒寺是一座大型的金字塔式建築,為古代皇族火化變身為神之神殿,有通往最頂端的高高的階梯,在階梯面前的位置,還有一個大型的石槽,據說是火化屍體的地方。
相比熱門的巴肯山日落,比粒寺絲毫不輸,而且沒有如織的人群,獨佔平台靜等落日。站在這高高的平台向下望去,絕對會覺得不虛此行,可以看到保存很完好的塔,嵌在綠樹叢林中。
迷失在吳哥窟外圈
外圈推薦路線:班提色瑪寺-女王宮-高布斯濱-崩密列-羅洛士群。
外圈景點雖然距離都很遠,但同樣值得遊覽,尤其女王宮和崩密列,足夠撼動你的內心。
崩密列:只為見一眼,廢墟之美
如果殘缺也是一種美,那一定說的是崩密列。樹石交纏、破敗荒涼的景象,卻能遙想當年的昔日輝煌,只是人去樓空,留下一堆廢墟供後人揣測與嘆息。崩密列的碎石是允許攀爬的,不過要注意安全。
崩密列,位於吳哥寺以東約40公里處,完全陷落於荒野之中,參觀崩密列的話可以沿著一條棧道而走,這條棧道是04年在拍攝《虎兄虎弟》時修建的,應該是唯一的人工痕跡,棧道或高或低,一會兒走在高高的圍牆之上,得以俯瞰整個崩密列的構造,一會兒又穿梭在雨林覆蓋的亂石堆里。
女王宮:紅土建成的寺廟
獨一無二的建築色彩讓人眼前一亮,採用的是紅土,所以古蹟看起來顏色很艷麗。女王宮供奉的是濕婆神和毗濕奴神,名字的含義裡帶有「女人的城堡」之意。門廊上的浮雕最有看點,幾乎一處就是在敘述著一個故事。
想要進入中心殿堂的人就必須在此止步了,同樣因為要保護古蹟,中心被圍繞的繩子所攔住,只能通過門框窺探東方蒙娜麗莎的微笑。
暹粒的那些美食
美食總是人們探索一個城市風情的不二選擇。暹粒,一個看似貧窮、沒落的城市,卻也有著自己獨特的風味美食,雖然不如有些城市美食來的精緻、值得細細品味,卻能為你的尋覓古蹟之旅增添一番樂趣。
AmokRestaurant
以「amok」命名,想必這裡的amok味道超於水準。amok是柬埔寨語,是一種植物,大型的葉子,上面盛放各種材料,可以做成fish amok,chicken amok等,有的用香蕉葉做成碗,有的直接裝在椰殼裡。點了雞肉amok還有當地的烤串,都是零失誤的菜。
KhmerKitchen Restaurant
KhmerKitchen在暹粒有兩家分店,一家在老市場周邊,一家在酒吧街,去了後面這家,餐廳挺大的,一樓位置沿街角而開,露天座位基本都被佔滿,更喜歡二樓靠街的位子,隨時看看酒吧街的熱鬧。
傳統的高棉食物,談不上味道多麼驚艷,但絕對能讓你味蕾打開,最好吃的是柬式春卷,和越南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處,薄薄的透明外皮里裹著蔬菜,口感輕盈,有淡淡的薄荷香味。
The Red Piano
名氣響噹噹,因為安吉麗娜朱莉曾經造訪過這兒,所以來這兒參觀用餐的遊客很多。開在酒吧街里最醒目的位置,從早到晚餐廳里都會放著比較high的歌,沿街的一排露天座位總是被坐滿。餐廳里有一台紅色鋼琴,也是為了配合店名才放的。
偏西式的菜品,既是酒吧也是西式簡餐吧,吃了幾天的柬式菜,換換口味,吃到了意麵和薯條,頓時感覺像打開了新世界大門!
Genevieve's Restaurant
老闆是澳洲人,為了紀念自己逝去的太太而開,牆上掛著太太的漫畫相片,同時,餐廳的部分收入也會捐給慈善機構,這樣看來,老闆不但情深意重,還是位超有愛心的人。
牛肉lok lak絕對推薦,搭配米飯和半熟荷包蛋,牛肉很嫩,不會塞牙,獨特的酸辣醬料更加襯託了牛肉粒的口感。
THE END
參考來源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15141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