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兒的困惑:為什麼飛機和我們「不共戴天」?

Fun Tra ...| 2017-05-13| 檢舉

2009 年,美國西南航空公司 1549 號航班剛起飛不久,就遭遇了嚴重的鳥類撞擊,隨後被迫緊急降落。

在機長薩利的沉著、果敢的操作下,飛機最終成功迫降在紐約哈德孫河上,機上全部 155 人倖免於難。

這是航空史的一個奇蹟。今年斬獲第 89 屆奧斯卡金像獎的美國大片《薩利機長》,就是根據這起事件改編的。

Sponsored Links

不難發現,先有小鳥撞擊導致引擎熄火,才有薩利機長後來的壯舉。可能很多人都和李不知一樣好奇:鳥撞飛機真有那麼嚴重嗎?飛行途中不能轉彎規避鳥群嗎?

聽起來好像沒毛病,但李不知要代表薩利機長給你一個大白眼。

血肉之軀的鳥

真的能破壞飛機嗎?

先劃重點:鳥類是影響航空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與飛機發生碰撞,很可能導致飛行事故。

很多人想當然地以為,在飛機這種龐然大物面前,體型小、質量輕的鳥類應該不構成威脅,與飛機相撞只能是以卵擊石。

但赤裸裸的機鳥相撞案例卻告訴我們,這的確是極大的安全隱患。據統計,自 1988 年來,已有 219 人因鳥類撞機事件死亡。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調查數據顯示,每年約有 9000 只鳥會撞上美國飛機,此外還有部分未上報統計的相撞事故。

Sponsored Links

為什麼鳥類會撞上飛機

而不主動避開?

如果說飛機太大,不能隨意掉頭,那麼靈活的鳥兒怎麼也會不撞南牆不回頭呢?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美國農業部國家野生動物研究中心、印第安納州立大學以及普渡大學的科學家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開展了一系列實驗研究。

專家們以棕頭牛鸝為實驗對象,對其播放卡車以 60-360 公里的時速朝它們衝過來的視頻,並觀察記錄它們的反應。

牛鸝

他們發現,棕頭牛鸝並不在意卡車速度有多快,而是以自己與卡車的距離遠近作出反應。只有卡車距離在 30 米左右時,它們才會飛走。卡車速度和逃生時間並不是鳥兒們考慮的因素。換句話說:鳥類根本沒有速度感!

Sponsored Links

科學家指出:" 行進物體速度加快,棕頭牛鸝沒有足夠的時間評估衝過來的車輛和飛機。儘管它們能夠很輕鬆地躲過天敵的追捕,但在躲避高速直行的物體時,它們顯然很難適應。"

為什麼鳥機相撞

飛機會這麼脆弱?

和太空中的小顆粒就能把衛星砸出窟窿類似,鳥類撞擊對飛機產生的破壞力十分巨大。

據科學家計算,0.45 公斤的小鳥與時速 800 公里的飛機相撞,可對飛機造成 153 公斤的衝擊力;如果是 7 公斤的大鳥與時速 960 公里的飛機相撞,產生的衝擊力高達 144 噸。

Sponsored Links

飛機自身的構造,也會讓它在受到撞擊時變得脆弱。

出於飛行需要,飛機的導航系統大多被安置在機頭,並且防護罩比其它部位薄弱,對鳥類撞擊的承受力不強。

不過鳥類的飛行高度並不高,通常只會出現在飛機起飛和著陸的過程中。如果沉著應對險情,立即選擇返航或降落,還是可以化險為夷的。

飛機的另一個脆弱部位是發動機。

發動機的葉片很薄,工作時處於高速旋轉狀態,遭遇撞擊時更容易被擊碎。發動機能夠以巨大的力量吸入周圍空氣,因此鳥兒只要進入一定的範圍,很容易被吸進去,從而破壞整個發動機。

發動機遭遇撞擊失去動力

發動機一旦被破壞,只能依靠其它發動機實現著陸。另外,如果撞擊後發動機出現起火現象,飛行員會立即關閉發動機確保安全。不過別太擔心,就算一台發動機停止工作,飛機依然可以依靠其他發動機正常飛行。

Sponsored Links

飛機如何抵抗鳥擊?

飛機起飛後面臨的不可控的因素,除了天氣、地形以外就是鳥擊。為了降低鳥類的威脅,飛機發動機會配備 " 鷹眼 "。

所謂 " 鷹眼 " 其實是發動機正面中間的螺旋標識,在快速旋轉時很像鷹的眼睛,可以驅散那些對眼睛非常敏感的鳥類。此外,機場每天會在周邊定時發射空氣炮,驅散靠近安全區域的飛行物。

飛機鷹眼

1549 航班事件(《薩利機長》電影原型事件)發生後,紐約機場還額外配備了鳥情雷達,可以及時檢測到影響飛機起降的飛鳥軌跡,從而迅速採取行動。

事實上,噴氣式客機的發動機在出廠前也會做相應的測試,以確保發動機受損時還能維持足夠的推力。然而非常不幸的是,撞擊 1549 航班的飛鳥是比測試環境體積大很多的加拿大鵝,也算是不折不扣的天災了。

1549 航班事件圖片

雖然從機率上講,空難發生的幾率比汽車、火車小很多,但是在看似柔弱的鳥兒面前,飛機的確是個非常嬌氣的寶寶。

文章來自江蘇科技報,綜合整理自大探秘、樂一航空文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150278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