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城是春秋時期的一個小國。在長清區歸德鎮一帶有一窪地名叫"盧城窪",是盧國故城的遺址,也就是春秋時期盧邑的城都。 現存文物保護標誌碑,上寫"盧國古城遺址"。標誌碑立於1991年,該遺址在2007年被公布為濟南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在上個世紀60年代,窪地還能看到城牆,局部還有相當的高度。到了上個世紀70年代,隨著農田基本建設的大規模開展城牆才逐漸壞掉。現在雖然已看不到聳立的城牆,但輪廓可辨,個別地方還能見夯土。西漢濟北國之都城也在盧國故城。
獅子紅眼淹盧城
古時候,緊靠濟水邊的盧城內有一戶人家,母子二人過日子。家境雖不富裕,但是心眼好,樂善好施,為人忠厚。鄰里都很敬重這家人家。一天,一個道士在他家門口手持拂塵打坐,老婦以為是化緣的,就拿出平日積蓄的錢給他。道士說:「我不是來化緣的,是不忍心看著你家遭難,特地來告訴你一句話:獅子紅眼時水淹盧城。」說完道士就不見了。這兒子是個孝子,聽娘說了趕緊收拾東西背起老娘就跑,並且將這一消息告訴了街坊鄰居。這句話很快在盧城傳開了。有些人慌慌張張地搬了家,有的一邊收拾東西,一邊到縣衙門口去看石獅子是不是紅了眼,也有的人不以為然,認為石獅子怎麼會紅眼呢! 一天天還沒亮,一個屠夫剛殺完豬,手上沾滿了鮮血,忽然想起獅子紅眼淹盧城的話,便幸災樂禍的說:「我讓獅子紅眼,看看熱鬧!」就跑到縣衙門口,用手上的血染紅了石獅子的眼睛,笑著走開了。天亮以後,人們一見獅子的眼睛真的紅了,便慌亂起來,逃的逃,搬家的搬家,盧城內外象開了鍋。屠夫在一旁看到這情景十分開心。 正巧,這天夜裡風雨大作,河水陡漲,濟水河決口,灌滿了盧城,淹死了屠夫全家,其他人倖免遇難。
Sponsored Links
盧城被淹的消息,也驚動了廟裡的三尊大石佛。高一丈八的丈八佛,對高一丈九的丈九佛和兩丈高的兩丈佛說:「我們也走吧,不然會把我們淹沒了!」丈九佛和兩丈佛說:你太膽小了,憑我們高大的身軀大誰能把我們怎麼樣!」丈八佛覺得自己矮,看到河水很快漲上來,於是向東山腳下的李家莊逃去,才沒有被淹。後來因為這個莊有了丈八佛,莊名就叫做丈八佛李莊。河水繼續上漲,丈九佛勸兩丈佛一起逃走,但是兩丈佛自恃身軀高大,不肯逃走,丈九佛只得隻身逃到東山前的陳莊。後來陳莊改名為丈九佛陳莊。大水淹沒了整個盧城,兩丈佛被泥沙淤埋,只露出個頭頂。大水過後,有人路過此地,坐在佛頭上休息,由於泥沙鬆軟,竟然把佛頭頂壓到泥沙里去了,從此再也見不到兩丈佛了。
再後來,丈八佛也不見了蹤跡。現在只有丈九佛還完好地保留在陳莊「龍興寺」里。
Sponsored Links
春秋時的盧國是全世界所有盧姓人氏的發祥地。在長清歸德鎮目前還有盧國國君墓遺址的紀念碑,韓國前任總統盧泰愚和夫人金丙淑曾前來認祖,拜謁了盧國國君墓,並在長清成立了世界盧氏宗親創立大會。這一點是準確無誤的。
作者:曹建民
來源:秋實影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150069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