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幅員遼闊,去北疆看景色看人間仙境,有茫茫草原,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無數冰川孕育的河流,漫山遍野的牛羊和各種飛禽走獸,還有著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卡拉瑪干沙漠。在新疆,你能看到所有你想像中的美景,仿佛天南地北的靈氣都在那裡流轉。
Sponsored Links
再去南疆看人文看生活多姿多彩,看多個民族在這片土地上熱情的生活。
沒有去過新疆的人常常容易產生一些誤解,而去過的人,一再的眷戀回顧。大概所謂的誤解與偏見是因為我們不夠了解。雖然我們對不同生活狀態的人群有著強烈的好奇與窺探,但如果只是窺視而不去深入體驗,光憑信息的傳達所產生的誤解是不客觀的。
有那麼多人生活在新疆,有那麼多人曾去過新疆,有那麼多人正在路上,他們都會遇到很多故事。故事裡有美好也有艱難,那些艱難都曾被無私的幫助變成美好,而那些未曾預料到的幫助和熱情招待總是讓人念念不忘。愛是需要傳遞的,我們邀請了幾位去過新疆的朋友,說一說他們在新疆遇到的故事。
文 / 攝影:自書(一個寫文案的人)
Sponsored Links
" 一個人不要去啊 "
" 還不如跟我們去泉州玩呢 "
" 你最好把頭髮剪成光頭,打扮成假小子 "
……
在敦煌偶遇的小夥伴們苦口婆心地勸我:不要一個人去新疆。但我就是死心眼,不信:真的假的,有那麼可怕嗎?
所以 1 天后我在臥鋪車廂醒來的時候,已經到吐魯番大河沿了。
後面的兩個多月一直在新疆晃,然後這個從小在我心目中特別神秘、遙遠的地方,就成了我心裡最美的地方。
葡萄溝,維族大娘的微笑
路兩旁的房子的門特別好看,色彩、圖案艷麗而和諧,每扇門都像是藝術畫作,而且每戶人家都有自己的風格。
Sponsored Links
路盡頭的房子外,有一個穿綠色裙子的大娘在選葡萄乾(她們的衣服也太好看了!)。
又曬又渴,我就一屁股坐到旁邊的土堆上涼快。
畢竟跟維族人不是一個人種,光從相貌、體型上都有很大差別,心裡多少有點陌生。沒想到大娘先朝我笑了笑。我趕緊問我能不能在這坐一會兒,大娘一直笑著,表示聽不懂。然後喊過來對面人家的一個姑娘,問我說了啥。在姑娘的翻譯下,我們能愉快地聊天了,就順手一起選葡萄乾。
Sponsored Links
快到中午的時候,姑娘跟我說,大娘問我要不要留下來吃飯?我簡直高興壞了。
進到她們的土房子裡,正中間是一個 " 大炕 ",擺著一個小桌子,大娘端上來一些點心、葡萄和茶,就去做飯了。
一頓香噴噴的南瓜羊肉抓飯,那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抓飯。
下午要走的時候,大娘送了一袋葡萄乾給我,說也請我的爸爸媽媽來美麗的新疆玩。
除了說謝謝,我不知道還可以說什麼。
我們或許永遠不會再見,但那個打破距離的微笑,我一直記得。
Sponsored Links
沙漠 1 號公路,跟著卡車司機去修車
出了塔中,在攔了幾輛車、都被拒絕了之後,終於人品爆發搭到一輛大卡車。
一個維族司機,長了兩撇小鬍子,戴著一副蛤蟆鏡。怕他聽不懂,再三確認:要不要收錢?要收多少?
他擺擺手:不要不要。
一路放著熱情洋溢的維族歌曲,晃的我都快睡著了。
吉同學坐在前面(搭車小夥伴),我坐在後面,這位卡車司機有時候回過頭來看看我們,還有些不好意思,用磕磕巴巴的漢語問我們倆是不是男女朋友。我說不是,我是光棍,他有女朋友。這位司機大哥就滿臉 " 蜜汁微笑 "。
他的中飯就是一塊饢,我分給他一些零食,他先問是不是清真,不吃 " 大肉 ";說有些穆斯林在家裡不抽菸喝酒在外面照抽照喝,但他從來不這樣。
沙漠 1 號公路到民豐就是終點了,他把我們放下的時候已經夜裡 1 點鐘,他還要再開 1 個多小時才能到家,家裡還有兩個娃娃在等他。
下車前我送給他兩個之前在滿洲里買的小套娃吊墜,說:" 一個送給你的女娃,一個送給你的男娃。"
他說拉哈邁特,我說再見。
文 / 攝影:雷小蕾(自稱插畫攝影和旅行都是外行卻還在做的人)
去年和幾個朋友一起自駕去了趟南疆,我們大概走了一個月的時間,在民豐縣聽說附近有個沙漠第一村,我們順著公路開進入塔克拉瑪干沙漠,大風像海浪在路面上一層層滑過。開了約莫一個小時後,我們看見了一片綠洲,碧綠的水在無際的沙漠裡閃閃發光,正驚喜的尖叫得意之時,車子不小心陷入了沙漠,世界陷入一片黑暗。
正在我們愁苦無助的時候,有一輛裝滿了家具行李的小貨車開了過來,停在了綠洲邊。下來五六個維族同胞嘻嘻哈哈的脫了上衣就往水裡扎,大熱天游泳正好。
我們幾個相互看了看,我想這就是上天的安排。於是一臉苦哈哈走過去向他們求助,讓我們沒想到的是,他們才下水不到五分鐘的時間,聽了我們的情況,二話不說紛紛上岸幫我們撬動車輛。陷入軟綿沙漠裡的四輪轎車瘋狂的冒著煙,卻紋絲不動。維族同胞們想盡了一切辦法,在沙漠裡找石頭墊在輪胎下、用他們車上帶的鐵棍撬動、沒有繩子找了段鐵絲試圖用他們的車把我們的車拖出來,輪番嘗試。
最後在大家各種努力嘗試下,在太陽漸漸下山之際,車子終於被解救出來,整個世界也被解救了。天色已晚,他們也沒有再游泳,休息了一會就開車走了,落日餘暉下他們的背影無比高大。
我們這一路經過了哈密、吐魯番、若羌、且末、民豐、于田、和田,喀什。不管是北疆也好,南疆也好,遇到的少數民族同胞極其熱情友好。在各個村子裡轉的時候,正值他們每家每戶晾曬葡萄,熱情的維族大爺大媽都會邀請我們去他們家裡做客,請我們吃水果喝茶臨走還一定要送上一大袋葡萄給我們。在巴紮上遇見抱著小孩的年輕父母大方對著我們的鏡頭,留著鬍子的維族大爺開心的在對著我們鏡頭打招呼;一個大媽跟我說話雖然聽不懂,靠著比手畫腳也明白了她想看我拍照,想和我合影的意思;兩個小男生嘻嘻哈哈害羞的跟了我們一路。所到之處回報我們的笑容純真又美好,這所有一切融化了我。他們和我們不同,他們同樣也對我們好奇,但比我們更熱情。他們的包容和善良,溫暖感動了我們,而我們所生活的城市,缺少這些東西。我們遇見的每個地方每個故事,像一顆顆的寶石閃耀著光,它蘊含著無窮無盡的魅力吸引著我,無數次渴望再度啟程。
文 / 攝影:小 Z(酷愛生活,熱愛旅行的攝影師)
在新疆時,我裝過一次啞巴。
我的朋友賽力克,不知道從哪借來的軍大衣讓我裹上,戴上紅色大頭盔,要我全部武裝起來,還給我準備了一個哈薩克族的身份證。臨出發前,反覆叮囑," 無論發生什麼情況?一定不要說話,要裝啞巴。" 特意把我打扮成他的同族,說是這樣就可以免門票了。
還有意外被逮到,他會跟景區工作人員說 " 她是個啞巴 "。實在不行,亮出身份證護身,前提我一定不能說話,不然他說什麼都是徒勞。
賽力克他是冒著被罰的風險,帶我穿過擁堵的景區檢票口,成功順利的逃票,他好機智,借的身份證主人,跟我還是蠻像的。
幸好一場虛驚,沒被查。
我們在五彩斑斕的秋景下,陽光廣闊照耀著我們,暖洋洋懶洋洋,空氣里裹著糖。
遠方真美!那些連綿起伏的森林,青蔥草坡,閃耀著無數條纖細溪流的峽谷 …
賽力克騎著摩托車帶我在景區里大搖大擺的穿行,這是我旅行中最難忘的事兒之一。感謝賽力克帶我體驗了不一樣的旅行,並非炫耀或以逃票為榮,只是遇見就遇見了,這也是旅行有意思的地方。
旅行的深度,決定回味的長度。
賽力克是我在新疆認識的第一個民族朋友,他是哈薩克族人,高高的鼻樑和顴骨,長長的睫毛翹翹的,黑黑的臉上兩邊掛著高原紅,呵呵一笑,一臉的憨厚,生得一張十分信任的臉。
我跟賽力克是在賈登峪到禾木徒步路上認識的,他是別的徒步者請來的馬夫和嚮導。
我背著負重的登山包,胸前掛著沉重的相機,獨自在烈日下暴走,大汗淋漓的。他騎著馬經過,熱情的問我,美女需要幫忙嗎?也不知道哪來勇氣,我說:好呀好呀,你幫背包吧!為能徹底減負輕裝,我毫不客氣把相機也往包里塞了,只剩部手機。然後就這樣,讓他背著我的包騎馬走了,約好大概三四個小時後,在禾木村口等我來取包。
還沒來得及想,萬一碰上個壞人?那我的錢包相機以及衣物,就全軍覆沒了,深山野林的,無依無靠的無處可尋,那可怎麼辦?
你能想像嗎?我們這樣的對話,是在一片人煙稀少,遼闊的大草原上進行的,左邊是群山,右邊是森林,前方是忽閃忽閃的徒步者在遠處移動著,從對話到結束,不過幾分鐘。我就把包交於他了,沒有任何顧慮,就是本能的相信。
本能是很微妙的事兒,它像是自然規律。有時,它帶來很多好運。有時,也帶來很多傷害與災難,說不清。簡單說,就是感覺吧。
文 / 攝影:恐龍 (騎摩托車環中國大陸、台灣、美國中西部,關注人文與社會的汽車媒體人)
入夜,晚上十點半,我餓了,忍不住走出酒店鑽進那片維族老城區。白天熱熱鬧鬧的艾提尕爾清真寺廣場現在清靜了很多。牽著駱駝照相的攤子正準備收拾回家,冷飲攤上圍坐著維族百姓,在看電視里放的維語配音的香港電影,維族小孩子們尖叫著在廣場上瘋跑,維族姑娘們聚在一起聊天,看一看你的紗巾,比一比我的皮包,一片休閒的城市景象。
我走進巷子裡找吃的,這一次,一些巷子裡沒有路燈,看起來還真是有點嚇人,不過有了白天有趣而又安全的經歷,我也並不害怕,穿過黑漆漆的小巷子找到一家路邊烤肉攤。攤子也就是一個烤肉架,一張小長桌,已經圍坐了五六個維族百姓,我對他們笑笑,拎著凳子也和他們坐在了一起。
這個烤肉攤的老闆似乎漢語說不太好,我問這個多少錢,老闆聽不懂,我問這是不是羊肉,老闆也聽不懂。多虧桌上的一個年輕維族小帥哥替我一句句翻譯,我才知道羊肉 2 塊錢一串,小饢 1 塊錢一個,我要了五串羊肉和一個烤饢當做夜宵。
同桌的維族人也點了差不多的東西這麼吃,手撕一塊饢,一手拿著肉串,一口肉一口饢,吃得甚是滿足。我也學著這麼撕下饢夾著烤肉吃起來。我看看他們的眼神,並沒有刻意盯著我,更別說流露出什麼敵意。這時候我有點口渴,問老闆有茶水嗎?這一次沒等老闆回頭看我,旁邊的維族小伙就主動用維語幫我問老闆要茶了。老闆新打來一壺開水衝上茶葉,涮乾淨幾個茶杯要倒茶,我坐在最裡面那一頭,沒想到第一個倒上茶水的維族大叔卻徑直把茶杯往裡傳,示意別人遞給我,這一下我更是受寵若驚,經過這一整天在維族聚居區的遊歷,民族之間的隔閡與偏見在這一下終於徹底融解。
吃過幾口,我掏出香菸遞給桌上的幾位抽菸的維族大叔。終於有人開口用不太好懂的普通話問我:" 老家是哪兒的?" 我說浙江杭州,我騎摩托車過來旅遊的。這一下桌上還起了不小的騷動,看起來懂一些漢語的這位大叔應該是翻譯了我的話告訴其他人,這些維族大叔紛紛對我豎起大拇指," 厲害厲害!" 他們用不標準的普通話說。
更神奇的是,這位問我老家的維族大叔,原來在餘杭臨平做過十年的絲綢生意,把杭州絲綢賣回到喀什,臨平距離我們杭州市區不過四十多公里路程!去年開始生意不好,他才回到了喀什老家。他還問我有沒有帶杭州特產利群煙,很遺憾我沒能帶給他這個驚喜,不過大叔還是告訴我喀什哪兒比較好玩,我們幾乎是說一句猜一句,交流磕磕絆絆,但我終於在一個黑燈瞎火的小街上,與維族老百姓談笑風生。我甚至都捨不得離開喀什,這裡有便宜好吃的烤肉,拳頭大小的肉串只要 5 塊錢,大碗的拌面菜碼豐富,也不過十塊錢。清真寺旁冷飲攤可以休息乘涼。物價很低,水果更是便宜。我真想在這裡大吃大喝再多玩幾天。
新疆的異域之美像極了天山雪蓮,而多民族的生活狀態又像大草原上漫山遍野鮮花盛開綻放,他們用熱情好客的活力熱愛著生活。我們只是過路人,幸運的成為他們的客人,被贈與美好與溫暖。無論去哪裡,只有了解,才能熱愛。他們的故事只是無數人的一個小片段,親歷見證人世間的美好。若你也想去,請不要害怕,也許你會比我們更熱愛這個地方。
- - END - -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