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瑞典這家「失敗博物館」的網址,一句話寫在主頁的正中央:Learning is the only way to turn failure into success.(學習是把失敗變為成功的唯一方法)。創始人Samuel West給所有參觀者灌了一碗心靈雞湯。作為一個研究「創新」領域的學者,Samuel對失敗有著自己的看法:「大家都知道,將近90%的創新產品都是失敗的。但是如果我們不談論失敗,我們永遠無法從中學到東西。」基於這樣的想法,失敗博物館誕生了。
Sponsored Links
館內展覽了60多件從全世界搜集來的創新失敗的產品,這些產品從不同的角度體現了創新的風險。「失敗可以有很多種。有些產品從一開始就不受歡迎,它們就不該被生產出來,而有些產品在設計過程中就已經有問題了,結局註定也是失敗的。」Samuel說。
比如下面這個產品,失敗的清新脫俗,讓人堅信它一定不會成功。2009年,那時Twitter剛面世不久,一個叫Peek的公司發布了自己的創新產品「the Twitter Peek」。這個看上去有點科技含量的手機價值200美元,但是只能用來刷Twitter!毫無疑問地,性價比如此之低的產品失敗了。
當然,創新是艱難的,哪怕是大公司也有失誤的時候。
Sponsored Links
比如1984年可口可樂公司研發的可樂二代「New Coke」,公司本意是用它來代替經典可樂,然而幾個月後,消費者要求重新上架過去的版本。無奈之下,新可樂2002年被迫停產。雖然這個創新失敗了,但是它的出現,讓1984-1985年間的經典版可樂銷量遠超百事可樂,這也算是一點貢獻。
失敗是成功之母,可口可樂公司並沒有停下創新的步伐。2006年推出了新產品「咖啡可樂」,然而依舊失敗。有多難喝我們現在是體會不到了,只知道它在面世兩年之內就停產了。
Sponsored Links
再看看柯達,這款發售於1995年的DC40數位相機失敗的很委屈,因為它僅僅是因為2012年柯達倒閉而失敗,想當初,它可是當年最新最潮的一款了。柯達因為低估了網絡的力量而失敗,採取保守的態度耽誤了優秀產品的研發,畢竟如今已經有了網絡分享,誰還願意一張張地洗照片呢?
說到退出市場的大公司,就不得不提到諾基亞。這個曾在手機市場叱吒風雲的老大哥級公司居然也會有失敗的創新?2003年,諾基亞推出N-Gage型號的新手機,這一款融合了掌上遊戲機和手機的功能,在當時已經是打破常規的高科技產品。
如此優秀的產品為什麼會被淘汰掉呢?看看用它打電話時的樣子就知道了。這個造型引起了一陣惡搞熱潮,有網友為它起名:sidetalking。
Sponsored Links
如果說這些因為產品和公司運營問題而失敗的例子並沒有讓人覺得不妥,那接下來這個產品可以說激起了眾怒。一家名為Bic的公司曾經推出女性專用原子筆「Bic for her」,據稱筆桿經過特別設計,貼合女性手部線條,書寫省力,價格是普通原子筆的兩倍。剛一面世,就受到所有人的諷刺和嘲笑。著名脫口秀節目「艾倫秀」也對它毫不留情地吐槽:「太可怕了,原來以前我用的都是男人的筆。」
「失敗的東西可以很有趣。」Samuel說。他希望所有參觀者都可以在博物館裡被失敗的產品逗笑。然而笑過之後,最重要的是明白失敗對創新的重要意義。失敗是成功之母,也是創新中的一部分。「只要沒人死或者損失上億,那失敗就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你現在能正視這些小失敗,以後就可以避免大災難。」他說。儘管失敗博物館在今年6月才對外開放,但是得到消息的各大媒體已經紛紛採訪和報道了Samuel的創意。Samuel對此引以為傲,將所有的媒體報道都掛在了博物館的頁面上。有人問:「如果你的博物館也失敗了怎麼辦呢?」他說:「如果那樣的話,大不了把我自己也放進展覽里。」
Sponsored Links
介面旅行推薦
失敗博物館 Museum of Failure
營業時間:2017年6月7日開業(周二至周六 12:00-18:00)
網站:http://museumoffailure.se/
失敗博物館將於今年6月在瑞典南部斯科納省的赫爾辛堡市正式開展。之後計劃在瑞典全國巡迴。
更多專業報道,請點擊下載「介面新聞」APP
0
加琳瑋介面實習記者
關注作者取消關注 私信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