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觀察者網 王一鳴】4 月 13 日,最後一班由香港至莫斯科的包機降落在俄羅斯,這不是一次普通降落,因為這是中國企業菜鳥物流首次在阿里速賣通大促嘗試包機運輸;而對俄羅斯郵政來說更是意義非凡,因為這標誌著在原有基礎上俄羅斯用戶的收貨時間縮短了一半。
物流效率曾是俄羅斯郵政的大麻煩,甚至還導致其 CEO 被迫下台。
Sponsored Links
那是在 2013 年 3 月 28 日,當天是阿里在俄羅斯發起的 " 雙十一 ",作為戰鬥民族的俄羅斯人在這一天爆發出巨大的戰鬥力,瘋狂剁手買買買,共產生了數百萬訂單。
對俄羅斯人而言,中國的電商網站商品琳琅滿目又很新奇。背靠強大的中國製造業體系,運到俄羅斯的中國商品便宜又好用,比如一件產自東莞的純棉 T 恤只要一美元,有時還包郵。所以他們也產生了對中國電商的依賴。
可是生意是火爆了,俄羅斯郵政卻慘了,它的日均包裹處理能力只有 3 萬,但那年的大促銷產生了足足 17 萬個包裹!結果可想而知,一個月後俄羅斯海關被 500 噸包裹堵得水泄不通。
實際上,中國人在收快遞期間習以為常的 " 物流詳情 " 在當時俄羅斯根本沒有,俄羅斯人只能對著自己的包裹望眼欲穿,時間動輒兩月。大促後有用戶的收貨時間甚至被延至半年,因此俄羅斯郵政遭到史無前例的抗議,兩個月後,俄羅斯郵政 CEO 就灰溜溜的在一片抗議聲中下台了。
Sponsored Links
當時,你在俄羅斯買個種子,可能會收到一株幼苗
想想也是啊,如果中國女性都要忍受如此糟糕的網購體驗,那肯定會影響家庭的安定團結,成為影響國計民生的大事嘛。
而就在這時,中國物流企業菜鳥網絡伸出了援助之手,大大提高了俄羅斯物流效率。
原來,大量赴俄包裹經中國郵政抵達俄羅斯有時便需要 20 天,並且運往全國各地的包裹都塞在一個個大麻袋裡,中間既不做預分揀,也不分享包裹數據。俄羅斯郵政無法提前得知包裹去向,無法做好資源分配,物流效率自然低下。
Sponsored Links
菜鳥網絡介入優化後,菜鳥網絡與俄羅斯郵政完成了數據對接,在菜鳥強大的數據能力幫助下,2016 年,俄羅斯郵政已經脫胎換骨,年跨境包裹量從三年前的 3000 萬上升到了 2.3 億,其中 80% 來自中國,配送時間也從 30 天縮短到了最快 7 天,在國內的市場份額直接從 33% 提升到了 63%。
但問題並沒有全部解決,部分訂單仍然會因為訂不到飛機艙位延誤運送,今年,菜鳥在長春、哈爾濱、香港開通常態化包機運輸,平均每兩天一班的航線解決了運輸中的不確定性,基本消滅了 60 天才能送達的極端情況。
回想起戰鬥種族淚流滿面的物流史,再看看中國物流企業進入俄羅斯之後的改善。
真是應了那句話:
戰鬥種族的快遞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全靠中國物流在替他們負重前行!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