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不知道精品酒店的確切定義是什麼,可當你看到它時,你一定第一眼就能看出,這是一間精品酒店。
距離舊金山的Kimpton酒店開業已經將近40年了,這是世界上第一間精品酒店。當它的創始人Bill Kimpton開設這間酒店時,或許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幾十年後的今天,精品酒店作為酒店業的一個細分產品,已經以大型酒店集團旗下的連鎖品牌,或是獨立個性的單體酒店的形式,給人們的酒店體驗以及旅行方式帶來多樣的選擇及巨大的影響。不過最重要的一點在於,酒店的設計,因為精品酒店而改變了。
Sponsored Links
3月20日,Skift發布了一篇長約六萬詞的文章「精品酒店完整口述歷史」,圍繞著20多個重要精品酒店從業人員的採訪談話,講述了從1980年早期在舊金山和紐約的新起之秀到現代酒店業那些閃亮名牌的故事。在整個故事中,一個給精品酒店賦予最大決定特色的是設計。設計成為了這些新興酒店的代名詞,成為它們區分於雖標準統一但毫無特色酒店的主要方式,而且改變了整個酒店行業。
80年代初,設計是將那些最早的精品酒店和其他酒店區分開的唯一元素
和現在一店一色不同,在20世紀80年代,人們能看到的大型連鎖酒店都由混凝土和大塊的玻璃、大理石、黃銅結構堆砌而成,中庭大廳寬闊,挑高也非常高,沒有太多的設計感而言,這就是當時的行業趨勢。所以當具有設計特色的酒店出現在人們視野中時,它們也非常容易就和其他酒店區分開來。
Design Hotels在墨西哥格雷羅的阿卡普爾科博卡奇卡酒店由原汁原味的團隊呈現
Sponsored Links
「當我們80年代起步這項事業時,如果你跟任何人說起』設計酒店』,沒有人會理解你在說什麼,」Design Hotels創始人Claus Sendlinger說,「那時候根本沒有人在討論酒店設計,可我對於這件事有極強的熱情,我想如果我們能夠打造出 「設計」這個名詞,就可以成為這個行業一個定位。」
而隨著Kimpton酒店及餐廳的出現,設計在精品酒店身上開始留下了深深的烙印。Kimpton酒店及餐廳高級副總裁Steve Pinetti經歷過第一間Kimpton酒店,熟知酒店思路的與眾不同:「最開始的10年每天都有一百個人問我』什麼是精品酒店』這個問題,答案就是我們的設計。Kimpton在舊金山的前10家酒店修建時都聘請了住宅室內裝潢師進來,給每一個房間打造獨特的外觀。其中的一家酒店名為Hotel Vintage Court,它有一個葡萄酒鄉的外觀和氣息;而另一家Galleria Park酒店,它坐落在金融區,擁有更多的現代風格,因為我們專門聘用了主要從事高端公寓設計的設計師。但不論風格如何,我們每個酒店都有一個真的燃燒著壁爐,從而給客人有種回家的感覺。我們把大堂稱為客廳,裡面可以聽到木頭的爆裂聲、飄動的火焰以及燃燒的木材的氣味。這就是Kimpton酒店倡導並營造』家外之家』的概念。」
Sponsored Links
Kimpton酒店希望通過大堂的火爐,給客人回家的感覺
就住宿體驗的來說,Kimpton酒店及餐廳前總裁兼營運長Niki Leondakis闡述道:「Kimpton酒店的設計方法當時與業內完全不同。它營造的是一種住宅的氛圍,讓人覺得很就像自己家很舒服。酒店的設計很精妙,但給人的是一種』哇,有一個設計師重新設計我家客廳』的感覺,讓人覺得酒店很親密,服務水平頂尖,還有一流的餐飲。」
90年代,精品酒店的設計日臻成熟
在因設計吸引了更多目光後,精品酒店的設計元素開始野蠻生長,從而博得更多的注目。不過忽然有一天人們發覺,這設計多得有點過頭了,於是酒店開始更加從顧客出發從事設計,設計由風潮開始變得更加深思熟慮。
Sponsored Links
Design Hotels在巴黎的香榭麗舍家園酒店上演著別樣的法式浪漫
Claus Sendlinger這樣描述了當時的狀況:「90年代初Design Hotels剛剛起步,我還在熟悉酒店業,和很多酒店從業人士聊天,發現他們既不認真對待設計,也從不關注與流行文化或青年文化。但在同一時間,史蒂夫·喬布斯在蘋果公司重新掌權,推出了第一款iMac的,我就就意識到設計一定將成為每個成功品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設計一些平淡無奇的酒店毫無理由,看看80年代的萬怡、假日酒店、希爾頓,那會兒的酒店都像棕色盒子一樣,只是為了快速增長以滿足世界各地對於酒店的需求,毫無美感可言。」
精品酒店代表W酒店是如何誕生的?
經過近十年的演進,設計的元素在精品酒店身上開始日臻成熟,思路也更加明晰。這一點在90年代末第一間W酒店的誕生上體現非常明顯。
Sponsored Links
第一間W酒店1988年誕生在紐約列剋星敦49大街
W的前全球酒店發展負責人Amar Lalvani說到:「第一個W酒店設計感非常強,它有女性化的柔和風格,床榻舒適,房間明亮通透,而且很多靈感都來源於Pottery Barn(美國知名的家居製造和銷售商)。W酒店健康也很注重健康,我們很認真地設計了酒吧和餐廳,還把餐廳起名為心跳(Heartbeat)。當時Barry Sternlicht(喜達屋酒店及度假村和W酒店創始人)關注參考了其他精品酒店設計師在做的事,所以希望酒店在充滿設計元素的同時更加舒適。
Barry Sternlincht為洛杉磯W酒店入口區域設計的創作手稿
就W酒店的設計,Barry Sternlicht確實沒少下功夫。喜達屋酒店及度假村全球通信前高級副總裁K.C. Kavanagh是親眼的見證人:「Barry喜歡和設計師們一起出門和工作,這是他一天最有趣的時光。他花了大量時間和設計師探討酒店顏色和床的舒適度,而且自己設計了浴室水槽,甚至還設計繪製了洛杉磯W的整個入口的區域。此外Barry還探討了客房衣櫥如何設計,過去很多酒店從業者都說:』我們要在客房裝大衣櫥,把電視藏在裡面。』,而Barry覺得這很可笑,畢竟沒人會想在客房裡裝笨重的大衣櫃。正是這種重新審視酒店行業的做法讓W重新定義了酒店的迷你吧、大廳、餐廳、酒吧,從而非常優雅。「
Ace Hotel的設計:靈感是必需品
Ace Hotel是一個獨立酒店品牌,它只用了短短20年的時間,就在星光耀眼的國際都市成為了當今獨立酒店界的時尚風向標。不像奢華酒店的無上精緻,Ace Hotel想要做到的只是用「酷」去打破酒店界的常規而已。
紐約的Ace Hotel不僅是全世界旅客在的家,還是許多創業公司、自由職業者等年輕人的聚集地
「最初我們只開了18間客房,後來在另一層又加了10間,所有客房都沒有浴室,因為我們錢不夠。當時我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能開酒店,但我們最後做到了。「Ace Hotel聯合創始人Wade Weigel說,」我不是虛榮的人,我喜歡簡單和復古,對酒店設計並不是刻意而為之,所以我們的設計都是自然而然的,只是希望讓酒店成為一個釋放自我,好好休息的地方。但突然間,酒店吸引了全美國的建築師們,還有設計院校學生們的注意,可我們只是迎合了自己的喜好,仔細思考如何讓酒店成為社區的一部分,並且讓一些和我們志同道合的人也想來這裡。「
復古的設計與個性的空間是Ace Hotel的美學標誌
如今,出色的設計只是酒店的一個門檻
而當酒店業更加成熟,設計也由精品酒店的獨有標籤變為整個酒店業的門檻。Niki Leondakis的體會非常深刻:「90年代以及2000年早期,酒店的一切都和設計掛勾起來,大家互相競爭,傳統酒店也開始聘請精品酒店僱傭的設計師,於是現在可以看到這些大型酒店風格和設計也都很高。可我們很快就認識到,只靠設計來單打獨鬥是不夠的,好的設計不過只是一個入場券,因為設計已經被商品化了,基本到處都有。真正定義一家酒店的是提供的服務、酒店的安排以及全過程的體驗,而不是設計。」
Kimpton在芝加哥的最新酒店,不僅體現設計元素,更希望客人有全過程體驗
曾在90年代早期擔任康萊德酒店英國區銷售經理的Bill Walshe也有同感:「我們應該關注的是打造真正能夠互動的服務,能夠得到非常私人化的認可。但在精品酒店熱潮冷卻之後出現了一種只想標新立異的現象,這對酒店來說非常危險。很多人為了設計而設計,而不是為了顧客的體驗而設計。因此這一路過來應該有不少人栽倒在了路上,而那些走對路的人就是我們所在討論的,也是今時今日仍然存在的這些酒店了。」
翻譯:鮑玉菡
來源:Skift
原標題:How Boutique Hotels Changed the Way We Design Hotels
更多專業報道,請點擊下載「介面新聞」APP
0
丁皓辰介面記者
關注作者取消關注 私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147450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