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旅行的人大多都有收集的愛好
收集世界各地的冰箱貼、硬幣、玻璃杯、印章,甚至是簽證
去過的地方越多,成就感越大
最近,錦囊君認識了一位窮游 er 過過
她收集了幾乎所有的窮游明信片
明信片上的遠方成了她出發的理由
於是,便有了這個她與明信片的故事
2013 年下半年,偶然間收到了朋友寄來的一張窮游明信片,很美的風景,非常喜歡。然後就去了解,開始去收集。
記得很清楚,我入坑的那陣子上的是《皇后鎮》和《單身女孩上路》的錦囊明信片,接下來只要發現沒有的就去跟人交換。
Sponsored Links
只要喜歡了一樣東西,開始收集一樣東西,我總是要強迫症發作全部都收齊的,所以現在算起來,我幾乎收集齊了窮游出過的所有明信片。腦殘粉就是這樣煉成的。
有時候會被人問:
- 你為什麼想去那個地方啊?
- 因為喜歡啊,就想去。
- 為什麼就喜歡那兒了呢?
- 啊!窮游明信片上看到的,那張照片太美了,我也想去看看。
"
2014 年 7 月
18 歲的我第一次出境游
我開始帶著窮游明信片去旅行。
"
2014.7.25|檳城
Sponsored Links
第一次去檳城,現在看這張照片,歪的我好難受。看時間是在早上去拍的。
那天很早很早起來,因為前一天和一個香港男孩子約了去看日出,但是他可能覺得我起不來,早上就沒等我。
我起床後就自己出去晃蕩,天還沒大亮,路上幾乎沒什麼人,一個人很怕走錯路或者被打劫 .... 因為姓氏橋有很多座,我就憑直覺隨便去走了一條,好巧就碰到他了。
霧很大,坐到天亮也沒看到日出,回去的路上我說我想去這張壁畫哪兒拍張照,他對檳城的路很熟,快步走過去,他拿著明信片,我拍下了第一張窮游明信片實景照。雖然歪了。
2014.7.27|馬六甲
這個地方是那天早上不經意發現,然後下午又專門跑去拍的。當時並沒有窮游《馬六甲》錦囊上標註出來,只知道在馬六甲,但是並沒有提示具體位置在哪兒。
那天早上只是和一個朋友約了去看看馬六甲海峽,翻過一個矮圍牆就是海邊的大石頭,坐在那兒發獃看著遠處的大貨輪,猛然間地扭頭,我就看到了不遠處這座海上清真寺,很興奮。
Sponsored Links
早上清真寺里沒什麼人,在門口換上藍色的長袍包住自己就可以進去參觀。站在海上的平台看海,拍拍拍,沒有遊客的地方總能找到別樣的趣味。下午趕在日落前,帶上窮游明信片我又來了一次,拍下了這張照片。
2014.7.28|馬六甲基督教堂
這張也歪了 ... 到馬六甲一下車就能看到這座教堂。
在馬六甲待的第三天我才帶上明信片又來到這兒,那天中午太陽特別大,非常非常曬,站在這兒拍這張照的幾分鐘就冒了一身汗。
仔細想了下,我也記不清為什麼非要在大中午出門了 ... 或許等下我可以翻下手帳本去回憶下。
2016.7.16|香港
Sponsored Links
這張明信片背後只有店名,提前在地圖上查了地址,但出了地鐵站還是找了很久。
明信片上的圖大概是 12、13 年拍的,作為一家餐廳,這麼幾年肯定會重新裝修和改變掛牆上的價目表。進門後找了一個最相似的角度拍下了這張照片。
甚至我都沒坐下來吃早茶,拍完這張照片我就走了 ...
2016.7.18|檳城
第二次來檳城,這次還是一大早來拍,但是是專門起早來的,白天來實在是人太多了,大家都要排隊在這裡拍照。
檳城是個很讓我放鬆的地方,值得一來再來。這次自己拿著拍終於沒歪了。
2016.7.18|檳城
Sponsored Links
同一天,還是在檳城。這張明信片在檳城的地圖外了,我第一次來沒找到,我再一次來還是沒找到。
那天在路邊屋檐下站著躲雨,抬頭看對面的黃房子好像明信片上的地方啊,我就拿出來,冒著雨,去拍下了這張不是實景的實景照。
2016.7.29|芽莊
睡到快中午出門吃早餐,順便拿了這張明信片來拍照。
走了一圈,沙灘上的遮陽傘怎麼可能會固定在一個地方呢,依舊是頂著大太陽,我舉著明信片在沙灘外的小路上走來走去拍了好幾個地方。最後挑的這張還是有那麼點點像的吧。
芽莊在我這兒並不怎麼討喜,遊客氣息太濃重了。海邊的免費衛生間還被圈起來收錢,非常非常不友好。酒店躺了半天海邊躺了半天就離開了。
"
今年打算去日本前,
我就整理好了窮游出過的所有關於日本此次行程的明信片,
包括奈良 2 張、大阪 2 張、京都 18 張、東京 5 張。
"
2017.3.13|大阪
在道頓崛吃吃吃的時候,看到天藍得真好看啊。心齋橋就在附近,想著等下吃完就去拍這張照片吧。吃完去找的時候發現心齋橋這一頭沒有這個牌子啊 .... 不會在另一頭吧。
查了下谷歌地圖大概有一點多公里吧,可是天已經快黑了啊,從心齋橋的這一頭一路狂奔到另一頭,趕在了天還泛著藍色的時間去拍下這張照片。
2017.3.14|大阪
我回來還跟朋友開玩笑說奈良的東大寺、大阪的天守閣、京都的清水寺、東京的淺草寺。大概是國人聚集區吧 ....
不是太早的上午去大阪城公園,那天風也很大,拿著明信片對來對去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角度。在某個方向(我也分不清 ...)站在一個不算近的高台上,比著明信片看過去,就是這裡。即使還沒開花,我也要來拍一張!
2017.3.15|京都石塀小路
這張照片發到朋友圈,大家都說怎麼拍的啊,怎麼會這麼巧!
找到這個拐角的時候,我就說只拍個街景吧,然後碰到了一位穿和服的中國妹子,我就上去搭話,妹子幫我拍了一張,但總感覺沒有那個韻味在。就要走出石塀小路的時候,碰到了圖上的兩位藝伎。誒,生活總是要充滿一點驚喜的。
她們在往這個拐角方向走,我就後面舉著明信片尾隨。就要走過去啦,怎麼辦還沒拍到。
"hi",我又上去搭訕了:"May I take a picture?" 然後我把明信片給她們看,她們就對我笑,然後站住了。其實也不知道有沒有聽懂 ... 然後我就拍了這張照片啦。
後來她們還主動拉我合了照,我站在一邊的時候還示意我站在中間,兩位都很漂亮!開心!
2017.3.15|京都二年坂
這張背後並沒有寫具體位置,我到京都的第一時間,就去了窮游在京都的大本營 Q-Home,去找秀吉玩。
出門逛的時候我拿出這張明信片問了一位店員姐姐,她想了想說應該是在二年坂。我去走走逛逛果然就看到啦。
2017.3.16|京都清水寺
就像我之前說的,清水寺都是人人人人,再加上知道大殿在修繕,如果不是因為窮游明信片大概此次行程就不會去這裡了。
去的時候沒有殿前的兩位和服少女,但是我和朋友是參加了花見和服體驗,穿著和服去的。
在人擠人的時候,有三個中國人講著不順暢的英語跟我說想要合照,我一看中國人下意識就直接回了好啊,這就很尷尬了,他們大概是和一個假的日本妹子拍了合照吧。大概是 Q-Home 的和服太美了!
2017.3.16|京都清水寺
來,讓我們想像下樹上是開了花的。這一路全程,望著各個地方光禿禿的樹枝,我和朋友都互相安慰道:" 嗯,花開了就都是人了,我們這會兒也挺好的。"
2017.3.16|京都銀閣寺外
明信片上是銀霜素裹的銀閣寺外的一座小神社。春日裡便都是一片綠蔭,大家都朝著銀閣寺去了,這裡明明也就幾十米的距離,卻安靜的像在世外。
2017.3.17|京都
日本美食又怎麼可能只是壽司。在日本真是盡情地吃夠了三文魚刺身,又便宜又好吃。
2017.3.17|京都伏見稻荷大社
拿著這張明信片到伏見稻荷大社之後,繞了一圈大殿也沒找到在哪兒。索性就隨便找個角落站著休息。
這時候朋友看了一眼明信片,然後抬頭看了一圈,戳了下我:扭頭、這不就是。原來就在身後,我們最初走過來就路過的地方。
2017.3.17|京都伏見稻荷大社
順便,就發現了,這兩張是在同一個地方拍的啊,一個上、一個下。
2017.3.17|京都伏見稻荷大社
確實,想在伏見稻荷入口處的鳥居下拍一張沒有人的照片,是很不容易的。拿著明信片的話,很機智地能擋住中間涌動的人群。天氣陽光或者調色的原因吧,和明信片上的色差有點大 :-P
上面悟空拍的這張,我專門對著明信片上鳥居柱子上的字找的一模一樣的地方。看著道路是入口處的那段,然後進出有兩段嘛,就先出去再進來,一個一個的看上面的字,眼花啊。
結果就驚奇的發現圖上的有一個居然被重新塗寫了。就是那個顏色很鮮艷的平成二十八年十二月吉日建之。
2017.3.18|嵐山
嵐山竹林,朋友因為這張明信片,對嵯峨野竹林充滿了無限的期許。結果到了之後發現,沒有這麼密沒有這麼綠沒有她想像中的樣子。
我們肯定沒找對地方,她這樣想了一路 ...
但是出門看風景不就是這樣嘛,圖片上的是別人眼中的景色,你來到這裡,是你自己感受到的景色,可能更好當然也有可能更差。
或許確實景色沒那麼美,但是你在這裡經歷了一件很美好的事,你就會說,這個地方實在是太好了!所以,沒有抱怨。
2017.3.19|東京六本木
在東京買買買的時間耽誤了我們在天黑之前來到六本木。到了之後看到的就是黑夜之下燈光璀璨的東京塔。
手機給明信片打的光,手機拍的圖。只記得那天晚上的風好大,室外天台尤其冷。
2017.3.20|東京新宿
去東京一定要去歌舞伎町轉一圈啊,去之前朋友就這麼跟我說。但事實上我只在下午路過了街口拍下了這張照片。沒有在夜深之後去走走,也沒有去看看街邊可愛的男孩子。下次!
JOURNEY NEVER ENDS
我帶著窮游明信片的旅程還在繼續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147185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