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糖
官方給它的解釋是
" 甘蔗經榨汁,濃縮形成的帶蜜糖 "
這麼冰冷的闡釋完全無法參透成都人對它感情
在我們眼裡紅糖是甜蜜的、溫暖的、市井的
它是外婆只有在你回來的時候才會做的一個餅
是女生肚子痛的時候媽媽親手熬的一碗水
沒有焦糖的洋氣,也不是白糖的蒼白
但你會發現,我們日常太多愛吃的東西
都離不開它
紅糖是成都人民的摯愛啊
Sponsored Links
要說成都小吃的話,除了蛋烘糕之外,我最喜歡紅糖鍋盔。和很多東西一樣,它從最開始賣 5 角一個,慢慢變成 1 元、1 塊 5,現在好多地方都要賣 3 元一個。
它還有個名字叫" 燙到背 "。是因為吃紅糖鍋盔的時候,你咬一口,紅糖就會像熔漿一下緩慢並且熱烈的流出,然後流到手腕,流到手肘,於是你忍不住就會舉起手去舔,當你所有注意力都在舌頭上的時候,這時舉著紅糖的那隻手不受控制,滾燙的紅糖就會直接滴到你背上去哈哈哈哈!
其實很少有人會燙到背上去啦,倒是每次吃的時候女生一定要把頭髮收拾好,我不止一次吃紅糖鍋盔的時候,蘸得頭髮上到處都是紅糖,這個感覺,非常噁心。
Sponsored Links
吶,現在市面上其實有兩種紅糖鍋盔,一種是很多馳名小吃店和在旅遊景點推車流動攤販賣的這種,像包子一樣圓坨坨一個的,放在煎鍋上面煎的,3 元買 2 個,5 元買 4 個。
還有一種才是記憶中正宗的紅糖鍋盔,它看起普通攤的餅,上面灑滿芝麻,裡面是滾燙濃稠的紅糖,做好之後放進烤爐裡面烤,烤出之後表面略帶點糊焦其實是最香的。
Sponsored Links
其實味道都還不錯,但由於第一種圓滾滾紅糖鍋盔是煎的,吃起會油,第二種感覺才是我們從小吃的紅糖鍋盔,香甜有嚼勁,還很管飽。
小時候跟著大人去趕場,爺爺會先在街口買一串糖油果子讓我拿在手上,他買菜的整個過程就是我享受糖油果子的時間。在記憶里,糖油果子是還要裹一層白糖的,所以每次都要給裝得很乖的對老闆說:" 叔叔,多給我蘸點白糖嘛。"
Sponsored Links
老成都喊糖油果子叫 " 天鵝蛋 ",一般是四個穿一串,口感酥脆軟糯,小娃娃喜歡得很。
糖油果子的做法很不複雜,用的原料也少,就只有三種:糯米、紅糖、白芝麻。但看起來就是這麼簡單的東西,它還是青石橋三絕中的一絕呢。
紅糖是製作糖油果子的關鍵,想炸出焦脆香甜的口感最好是選用四川產的一級土方紅糖,紅糖倒入油鍋里要不停攪拌直到融化為止。
紅糖的量也要拿得宜,老師傅當然是憑感覺都放得妥,然而教材上只有一個冷冰冰的數據說,油和糖的比例是 3:1,自己去把握吧。
Sponsored Links
反正呢,用得過多顏色會暗紅,就像放多了醋,但如果紅糖放少了,糖油果子出鍋後形狀會坍塌。當然,控制好油溫也非常重要,油溫太高的話,熬的紅糖就會糊,太低又就會失去脆甜口感。
所以啊,這是一個手藝活兒。
我來總結一下:
三大炮 = 大坨的紅糖糍粑。
對於三大炮的製作,就一個字:作!對於三大炮的口感,就一個:哽!
好的,總結完畢。
明明可以簡簡單單撒一層黃豆粉就行了,非要故意在案板上扔三次,響得驚天動地。有一次看到一個不熟練的小哥丟,扔了三次楞是沒扔中,最後還是用手在缽缽里滾了一圈 ··· 尷尬滿分。
三個一碗,一個有半個拳頭那麼大,還都是扎紮實實的糯米,傳說吃三大炮的時候要喝老鷹茶輔之,這樣才是絕配。
三大炮的紅糖粘稠濃厚,像是糖漿,用紅糖加開水熬煮就可以。講道理,要不是可以蘸紅糖,我是一個都吃不完的,但偏偏沒有哪一個老闆會給你放足量的紅糖,吃到最後都把碗里的紅糖颳得乾乾淨淨的。
一開始說了,三大炮其實就是紅糖糍粑,所以你走進成都任何一家火鍋店,都可以吃到,而且各有特色,吃的時候一定在盤子反覆蘸幾次盤底的紅糖才過癮。
一直覺得冰粉就是白味的果凍,直到它加入了紅糖水,簡直就是驚艷。如果說糍粑里的紅糖是紅糖漿,那冰粉里加的紅糖就是紅糖水了,要稀釋很多。
到夏天,冰粉是每家串串火鍋店的標配,店裡面要是沒賣的話,隔個幾分鐘就有流動攤販走進來問,冰粉冰粉,5 元一碗 ···
每一家玩兒的花樣還不一樣。最簡單的就是直接是冰粉 + 紅糖,放點白芝麻會更香。
2.0 版本是放紅糖、葡萄乾、碎花生顆顆或者一些山楂片。
三鮮冰粉又是一個升級版,口味更豐富一些,加了醪糟、小湯圓和銀耳,但是居然沒有紅糖水,這就非常遺憾。
豪華版是玫瑰冰粉,用料多而複雜,放入了紅糖水,干玫瑰,西瓜,醪糟,葡萄乾 ··· 每次吃干拌串串這是必點!
夏日甜品既然都說了冰粉,不說下涼糕它可能會不開心。涼糕是宜賓特產,原料其實就三樣:大米、紅糖和水。
除了好吃,涼糕和別的甜品不一樣,它還有點藥用價值,據說涼糕有解毒排膿、利水消腫、清熱去濕、健脾止瀉的功效。這說明了什麼?吃一盤涼糕 = 喝一杯板藍根。
涼糕圓滾滾一盤,外表光滑,淋上紅糖,強迫症治癒系列啊!
再看一個
涼糕的紅糖很濃稠,很多人都在網上問,怎麼能做到把紅糖做得那麼濃稠?有人說是熬的時候加了澱粉或者葡萄糖漿,也有人說是用冰糖和黃糖一起蒸。
但畢竟是大米做的,要是吃完了一整個涼糕,肚子基本就飽了一大半了。
寫這個只為安利一家店——張醪糟!
去逛青城山是假的,去吃張醪糟才是真的啊。對於愛紅糖的我來說,只想坐在這家店裡不走。
熱氣騰騰,吃一碗,全身暖和。
開了太久的老店,門面破爛環境也不講究,張醪糟也已經被炒得很火了,經常都是大排長龍。
但老闆沒有膨脹,依然每天清早開門準備當天的材料,燒水,分紅糖,打雞蛋,煮粉子 …… 動作熟練又麻利,早餐吃一碗,熱和一整天。
張醪糟的紅糖用的是最地道的手工紅糖,沙甜濃香,糖心雞蛋煮得又嫩又滑,想起當年姨媽懷孕的時候每天最想的就是這碗醪糟粉子,最後可以吃得一滴湯都不剩。
除了招牌的紅糖醪糟蛋還有紅糖糍粑,沒啥擺盤的講究,幾坨糍粑淋上濃郁的紅糖,略灑芝麻再蓋上厚厚一層黃豆粉,滿足!
本來還想安利一下糖醋排骨的
但是對於瘋狂熱愛紅糖的我
寫到這裡已經狂吞口水啦!
你嘞?喜歡紅糖不?
還有什麼大榜沒說到的好吃的紅糖
快來告訴大榜吧 ~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87.75% 有趣味的年輕人,都在看 " 談資 "。各大 App 商店搜索「談資」,新生代智趣污資訊平台。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