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和大人們都喜歡的小吃,肯定是雞蛋仔,非它莫屬了。熱辣辣時,帶點奶香;外脆內軟,又微微粘牙的滋味,想起都會流口水。
每次和朋友逛街,一板雞蛋仔、兩杯奶茶少不了。從老闆手中接過雞蛋仔後,兩人不敢怠慢,一顆顆掰著吃,勢必要在 5 分鐘的最佳賞味期內消滅完畢。
Sponsored Links
說起雞蛋仔,除了美味,還有好多美好回憶:小時候,和媽媽撒嬌就能吃到了雞蛋仔;長大後,和最愛的他一起吃著雞蛋仔,何嘗不是另一種幸福甜蜜?
半島君不禁想起了看過的 TVB 劇,《潛行狙擊》,裡面有一幕是講,徐子珊在回英國前,向 Bosco 撒嬌吃雞蛋仔的場景,真是甜到不行!
這種外表金黃、味道帶點清新的小食,治癒了不少人的胃和心,也深深烙印在大家的回憶里。今期,半島君將帶你探索雞蛋仔的美味秘密,聽聽更多暖心故事。
1.0 版本
原味雞蛋仔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雜貨店總會剩下一些蛋殼開裂的雞蛋賣不出去。人們覺得浪費,便將這些雞蛋加入牛油、麵粉,烘烤成蛋餅。後來,有人設計了餅模,用它做出來的蛋餅像顆顆小雞蛋,於是「雞蛋仔」就這樣叫開了。
Sponsored Links
雞蛋仔是一門辛苦的小吃生意,以前的伯伯要時刻面對高溫炭爐,翻動著兩公斤重的生鐵餅模。
第一代的炭燒風味已經賣少見少,現在只能在香港大澳找到這種古法雞蛋仔了。這間小檔沒有名字,唯一的標識是戴墨鏡的檔主伯伯和門前的炭火香味。
像《深夜食堂》的小龍一樣,墨鏡伯伯酷酷的,很少話。除了偶爾會對一些「嫌三嫌四」的人懟上幾句,其餘的時間都是在油掃餅模,倒蛋漿,再將餅模反手凌空轉 ......
三兩下利落手勢,一板板雞蛋仔新鮮出爐,「啪啪啪」地落在盤子裡。
Sponsored Links
等到風扇將水汽吹走後,就是脆啵啵的雞蛋仔啦。蛋香、牛油香、脆口、熱辣辣,外層是蛋卷的清脆口感,內里是濕潤綿軟的蛋糕質感,如此味味俱全的炭燒雞蛋仔,難怪一直穩居香港食評網站的榜首。
老前輩如此厲害,新生代的雞蛋仔手藝人應該怎樣接招?我們來看看這家雞蛋仔店就有答案了。
如店名「低調高手」一樣,老闆 Michel 默默做事,不做宣傳,店裡的雞蛋仔只有原味,Michel 相信,好吃的食物不需要花巧。
炭爐雞蛋仔是實心,Michel 做的雞蛋仔是半空心,又叫「半邊殼,半邊肉」,即是一半蛋糕,一半脆皮。這樣的雞蛋仔吃起來才有豐富的口感,有令人吃完再吃的衝動。
Sponsored Links
據說,雞蛋仔餅模兩邊的形狀不同,一邊比較扁身,成為背脊;另一邊較圓,叫心口,蛋漿倒進心口後,蓋上背脊後翻轉,時間越短,心口的餅皮越脆薄,而蛋漿就會流到背脊凝固,形成蛋糕口感。
為了確保蛋漿烘焙的最佳時間,店裡還用計時器算好每份雞蛋仔要用到的 5 分鐘。
店裡的格子餅也同受歡迎,可以搽上牛油、花生醬、煉奶、砂糖。在這裡,再挑剔的口味,Michel 和店員都會儘量滿足。
格子餅一邊走糖少奶;一邊不要牛油,多花生醬,多煉奶是半島君的「隱藏菜單」。
Sponsored Links
從 0 知名度,做到 Eason 霆鋒夸啦啦,「低調高手」用美味的食物證明了它的實力。(同 Eason 握手的就是 Michel 啦 ~)
2.0 版本
新口味雞蛋仔
半島君不愛吃其他口味的雞蛋仔,因為大多數加各種色素、調料,不健康也難吃,直到遇到陳師奶的 fushion 版雞蛋仔,半島君才改觀。
這家雞蛋仔下料一點都不手軟,紅豆、芋泥、芝士、巧克力 ...... 每一粒滿滿的內餡,都吃得出陳師奶的誠意和用心。
陳師奶希望吃了她的雞蛋仔的朋友,不但覺得美味,而且會想起小時候吃雞蛋仔的日子,所以將小店取名為「媽咪雞蛋仔」。
不同口味的雞蛋仔皮薄餡熱,吃起來幸福的感覺會更加強烈:半溶芝士口味的雞蛋仔,既香脆,又像 pizza 一樣拉絲;
足料的芋泥、紅豆、栗子,是食物本身的味道加點甜來點綴;最驚喜的是巧克力雞蛋仔,咬下去是溶化了的巧克力漿,香濃帶點澀 ......
3.0 版本
雞蛋仔甜筒
繼餃子、煎餅果子等小吃之後,雞蛋仔也成功跳出香港街頭,成為國際特色小吃。這次有一點點不同,雞蛋仔改良後,和各種顏色繽紛的雪糕結合,搖身一變為顏值超高的雞蛋仔甜筒。
Eggloo 算是這種創新的始祖。幾位超級 fans 把香港的雞蛋仔統統吃遍以後,跑去紐約開店,結合外國年輕人喜歡吃甜等特點,做出了不同款式、口感無敵豐富的雞蛋仔甜筒。
雞蛋仔和五顏六色的彩虹糖、脆脆的巧樂茲、草莓、雪糕球搭配,單單是看就令人食指大動了。據說老外們為了這款特別的中式雪糕,也心甘情願在雪地里等上 2 小時。
雖然說炭爐雞蛋仔的風景,已經消失在鬧市之中,但在半島君看來,雞蛋仔的美妙依然在大家的記憶中。與此同時,有更多人在雞蛋仔的基礎上,創新出新的味覺享受,將這份甜蜜、治癒延續並傳遞給更多人,這是好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