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靠旅行寫作賺錢?別逗了!

Fun Tra ...| 2017-01-22| 檢舉

(圖 /V 電影)

編前語

本九已經聽過太多 " 勵志 " 的故事了。為了夢想,辭去工作,環遊世界。請問剛畢業的大學生怎麼樣才能像 Lonely Planet 的作者那樣靠稿費養活自己?我熟悉的一個 LP 作者答道,你還是先找到一份工作吧。

在《旅行的藝術》一書中,阿蘭 · 德波頓這樣寫道:" 如果我們在加油站,還有汽車旅館等地方發現了生活的詩意,如果我們為機場和火車車廂所吸引,其原因也許在於,它們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實實在在的場景,使我們能暫時擺脫因循僵滯的日常生活中難以改易的種種自私的安逸、種種陋習和拘囿。"

Sponsored Links

(圖 / 網易旅遊)

旅行作家和旅行者的不同,也許就在於:能否在異域的世界找到 " 生活的詩意 " 並把它表達出來,引起更多人的共鳴。

德波頓算不上旅行作家(travel writer),應該是作為旅人的作家(writer as traveler),因為他並不把旅行當作一種生活方式且樂於分享;比爾 · 布萊森是旅行作家,而且是世界公認的最有趣的旅行作家之一,看看他這些書名:《哈,小不列顛》、《一腳踩進小美國》。他說," 旅途發出海妖之歌般的蠱惑 ",引誘他一次又一次地上路。不過—— " 真正的旅行家都要冒險,睡硬地,我卻總是住旅館 "。

哦,老比爾太謙虛了,他不算旅行作家的話,那些給時尚雜誌拍一堆風光照片就自稱 " 旅行作家 " 的人算怎麼回事?

任何地方!只要它在我現在的世界之外!

Sponsored Links

電影《摩托日記》劇照(圖 / 電影網)

為什麼旅行?赴南美考察 5 年,出版 30 卷本《1799~1804 新大陸亞熱帶區域旅行記》的德國探險家亞歷山大 · 馮 · 洪堡說:" 我被一種不確定的慾望所激勵,這種渴望就是從一種令人厭倦的日常生活轉到一個奇妙的世界。" 類似的意思日本人石田裕輔說得更好,那就是 " 不去會死 "!他是抱著一種 " 死了就算了!" 的豁出去出發的——當然,只有這樣才走得成。

正是為了逃避 " 那庸俗至極的法國中產階級生活 ",詩人波德萊爾一生中不斷地從一個地方跳到另一個地方:" 任何地方!任何地方!只要它在我現在的世界之外!"

王朔發明的一個詞 " 速度感 " 可以用在他身上,他追逐的就是那種在路上的速度感,讀他的詩,仿佛能感受他氣喘吁吁的腳步:" 列車,讓我與你同行!輪船,帶我離開這裡!帶我走,帶我走吧,去到遠方。此地,俱是淚。"

Sponsored Links

俄羅斯達摩流浪者,遠離實用主義的 " 異類 " 人生(圖 / 鳳凰網)

這麼說來,凱魯亞克的《在路上》、《達摩流浪者》,還有切 · 格瓦拉的《摩托日記》,其實也是在追逐速度感。書評人水木丁說應該這樣讀《在路上》:" 仿佛看到身後自己的零件撒了一路,但那種極速狂飆,透不過氣來的興奮感覺,真是難以用語言來形容,你要往下讀,往下讀,一直地往下讀,不要咬文嚼字,不要挑剔,這才是在路上的生活和閱讀的方式。"

福樓拜則是在異域尋找精神家園。他第一次到思慕已久的埃及亞歷山大城時," 像大啖稻草的驢子般,狼吞虎咽著眼前的五光十色 "。德波頓說,我們在異域發現的異國情調,可能就是我們在本國苦尋而不得的東西。" 我們,所有的人,都是因為風而四散各地,然後在一個國家出生,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之地;但是,和福樓拜一樣,我們長大成人後,都有依據內心的忠誠來想像性地重造我們的國家身份的自由。如果我們厭煩了自己正式的國籍,我們可以回復到真正的自我。"

有 80% 的人想環遊世界,

但真正成行的,只有不到 1%。

Sponsored Links

(圖 /DGtle)

石田裕輔的《不去會死!》2010 年推出簡體中文版時,不止一個人把 " 不去會死 " 讀成了 " 不會去死 "。兩者差別可不是一點點," 不會去死 " 氣場弱爆了,且透出一種妥協的意味。事實是,有 80% 的人想環遊世界,但真正成行的,只有不到 1%。說起來一言難盡,各種顧慮,其實就是不敢,很多人 YY 歸 YY,最後還不是在同一個地方出生,在同一個地方死去?

所以像 " 我就是想停下來,看看這個世界 " 這種煽情的書名總是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因為太多人不敢,別說看上去毫無前途的邊旅行邊寫作了,就連稍稍停下來都不敢,害怕停下來就會變炮灰。

Sponsored Links

像嬉皮士一樣旅行(圖 / 微博)

因為放不下,因為去不了,所以只能在別人的文字里旅行,在想像的世界裡流浪。《走吧,張小硯》、《去,你的旅行》、《再窮也要去旅行》、《像嬉皮那樣晃蕩行走》…… 它們成了瞻前顧後的屌絲最大的安慰。只能說,在 " 旅行 " 這件事上,我們還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沒有有趣的旅行作家也幾乎是必然的事。

既然各種不敢,那不如學法國人塞維爾 · 德 · 梅伊斯特,1790 年此人推出了一本《我的臥室之旅》,號稱 " 室內旅行 " 第一人。這種旅行方式成本極其低廉:只需要一個充滿奇思妙想的腦袋和一件舒服的睡衣。

企圖混進旅行圈的五大 " 旅遊博客 " 體

輯 / 阿精

" 旅行 " 與 " 旅遊 ",一字之差,但它們的距離,正如旅行作家到 " 旅遊博客 ",不可逾越。

港台美食日記體

例:哇!慕尼黑市集上的啤酒好好喝耶!咸豬手也超正!還有一種黑黑的肉腸哦,不知道什麼做的 ……(如是,一路吃完)今天真的好豐盛耶!

清新單反體

例: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安,越南,2010 年(附樹的圖片很多張)。

單身女性意淫體

例:巴塞隆納晚上的小酒館裡,幾杯啤酒下肚,身邊帥哥也多了起來,讓我想到那年在龐貝古城的 ××(省略 1000 字),15 分鐘的路,我們邊接吻邊走了 2 小時(再省略 1000 字),直到在門外我跟他 say goodnight。

會計帳冊體

例:從渡頭到酒店,打車 200 泰銖;晚飯吃海鮮,600 泰銖,感覺被騙了;第二天中午在酒店對面隨便吃點,200 泰銖 ……(如是,一路全部明碼標價)泰國真的不便宜!

公關稿複製粘貼體

例:(虧他想到加一句 " 路上經過 ")奢華的杜拜七星級酒店,飛碟型建築猶如深海精靈。人們可以在房間裡欣賞水下的生物與世界。水下酒店外形像飛船,可與魚群共眠。

本文刊發於《新周刊》第 372 期(2012.6.1)。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140376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