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掙的錢當然有機會要花在日本,一萬個人在日本有一萬種玩法,你當然能在銀座找到很多知名品牌的時裝,也能吃到很多米其林,只要預約得早也有可能親見小野二郎,當然你也可以去淺草寺、泡溫泉、吃築地。有時候去日本比去三亞還省錢省心。如果你和我一樣偏愛咖啡、甜品、洋食,其實短假只游東京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日本人真的超愛放假,逛食器小店時,不僅每周有一兩天的定休,每天 11 點才開門,下午五六點就關門也是常有的事。但咖啡館!能從清晨開到晚上,實在是隨時隨地說殺過去就可以殺過去哦。
Sponsored Links
Fuglen
Fuglen 對普通人來說一定很陌生,其實它才是很多職業咖啡師在日本的 Wish list。先說說它的來頭,1963 年 Fuglen 起源於奧斯陸,是挪威語中的鳥,所以你可以叫它挪威小鳥。創立時就被讚譽為世界上最好喝的咖啡。更曾被《紐約時報》評為最有價值值得坐飛機去品嘗的高品質咖啡。
Fuglen 2012 年就落地東京,為什麼選日本我想也不用解釋了。在日本的咖啡館眾多,幾百米一個也不為過。店裡以歐美人居多的,除了被預測為咖啡界蘋果的藍瓶子,就是這裡了。
Sponsored Links
很多餐廳和咖啡館都標榜自己是北歐風,但簡約就是北歐風嗎?我想大家應該來這裡看看,因為北歐風不僅僅是性冷淡,還有溫暖、隨性,這需要店主的氣質,也需要大量的 Vintage 補充。
白天它是咖啡館,晚上 7 點之後就變身為酒吧,特色可是各種好喝的咖啡酒哦。 各種甜品和冷萃也深受歡迎。豆子也可以買走,有一些冷門種植區的豆子很有趣,水洗居多,完美沿襲了北歐淺烘,我真的單純地覺得好喝。
Sponsored Links
Blue bottle
大名鼎鼎的藍瓶子,被很多人寄予厚望,如果良性發展真的有可能成為第二個星巴克。以超強的設計感被很多人喜歡。Blue Bottle 2002 年在加利福尼亞開了第一家店,又迅速從舊金山蔓延到洛杉磯、紐約。在日本的第一家店開在清澄,是老倉庫改造的,據說是因為特別像奧克蘭的總公司。
在東京有五家店,我去的是交通比較方便的Blue bottle表參道店,但藏在小巷子裡,對面的甜品店都比它更好找一些。藍瓶子的風格就是濃濃的工業風和高冷設計,大片的灰色調,其他地方几乎都是白色,LOGO上的藍色也就格外醒目。它號稱只提供烘焙48小時內的咖啡豆,而且咖啡師超級帥。
Sponsored Links
藍瓶子的咖啡文化也很值得研究和學習,其實名字來自於 1683 年歐洲第一家咖啡館的名字,所以看得出來創辦人 James Freeman 對品牌的野心。店裡沒有折扣,也沒有無線網,那意思就是喝的時候好好喝,喝完了慢走哈哈哈。所以這是一個即使不是咖啡迷也必須來打卡的超級品牌。
Sponsored Links
VERVE
VERVE 被譽為美國北加州最優秀的咖啡豆作坊,如果說藍瓶子有望成為星巴克的接棒者,那麼攔路虎可能就是 VERVE 了。藍瓶子以工業風和性冷淡為主,而VERVE則更多展現了陽光男孩的那一面。曾被 GQ 雜誌選為最佳咖啡烘焙 TOP10 並取得 BEST FOOD AWARD。
因為方向感不強找 VERVE 頗費了點工夫,剛在馬路對面拍了一張全景,就被咖啡師發現,熱情地沖我們打招呼,真是心情大好,就算不想進去也必須來此消費了。更何況我是特意而來。巧的是,VERVE 入駐的 NEWoMan 里也有藍瓶子。
咖啡機和藍瓶子是一個品牌,kees。
咖啡師熱情健談,跟我們聊了半天,而且還很帥。
這樣的店面看完了特別想衝浪。
一個讓人開心和放鬆的咖啡館,沒有什麼理由不再來。
Cafe de L'AMBRE
最能代表日本咖啡文化的咖啡館之一,創始人是 102 歲的關口一郎,被媒體譽為一輩子只為做一杯好咖啡。Cafe de L'AMBRE 位置非常好,從銀座線新橋站出來步行大約 5 分鐘。店面是日式喫茶店的風格。
Cafe de L'Ambre 的爆點很多,比如 Coffee Only,只有咖啡沒有甜品和餐。招牌是各種十年以上的 Old Beans,據說最老的可以追溯到 1954 年。手沖用的也是關口一郎發明的鶴嘴壺,店裡也可以出售。稱豆子用的不是電子稱的而是瑪法的,橘紅色的磨是訂製的,難辨年代。而必須要喝是叫琥珀女王的咖啡酒。
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咖啡愛好者慕名而來,咖啡師早就習慣了大家的驚訝和拍照。一杯琥珀女王,一杯金牌衣索比亞,一杯棕牌哥斯大黎加,中古杯,暖色燈光,心滿意足。
愛養咖啡
在築地除了可以吃永遠在排隊的壽司大和大和壽司,旁邊的愛養咖啡也值得一來,是很多美食咖的秘密基地。和築地壽司店都是遊客不同的是,愛養針對的是住在附近的老爺爺和老奶奶,一杯奶咖一份烤吐司,一張當日報紙,就是屬於日本老人家最普通的清晨。
奶咖最有趣,奶是黃黃的,奶咖的咖啡味道淡,但奶味醇厚,但混合起來倒不錯。
愛養里你會找到很多日本的老物件,老盒子、老的咖啡壺、老器皿,周圍一群大爺大娘聊天,給你一個不一樣的築地早晨。
ABOUT LIFE
About life 是澀谷的一家開在街角的咖啡館,很多人說街邊窗口店受天氣影響太大,看看他家人來人往的架勢,就知道這擔心是多餘。通常有兩個咖啡師駐店,都是型男,來的客人有的騎著單車特意過來買豆子,有的則隨便路過點一杯帶走。大概十多平米的小店,處處都體現了精心的設計。時髦感很足,咖啡師雖酷但也很親切。聽說一天能賣 300 杯。
Cafe Kisune
很多在法國生活過的人都對這個品牌有感情,因為它本身其實是個服裝店, 從法國一路開到東京, 是時尚品牌 MAISON KITSUNE 旗下的咖啡館,被更多人津津樂道。我去的是東京的表參道店,其實離藍瓶子表參道店很近,步行就能到達。這間分店有一個很神秘的小院子,籬笆庭院濃濃的日系,裡面則別有洞天。
日式庭院內就是半開放的咖啡區域,咖啡師都別著品牌的小狐狸標誌,精神又可愛,手沖和濃縮都好喝,別忘了吃一塊小狐狸。
Cobi Coffee
開在商場裡的服飾店 BLOOM&BRANCH 有一個 Cobi Coffee BOX 很有趣,把咖啡放入服裝店裡也是日本咖啡館的一種玩法,就連藍瓶子在東京的一家分店也開在了商場的雜貨區。不是特意來的,無意間碰到了 Cobi 其實早就熟知,沒有去南青山的那家店,反而偶遇新宿那家 NEWoman,也是奇特。咖啡師的服裝是一件藍色的大袍子,很內向不愛說話,點了一杯 TODAY,一邊看皮具一邊喝,很受用。
COUTUME
經朋友推薦的 COUTUME,也是一家法國名店,和很多名店一定,海外第一家店就開在了東京。為了迎合日本顧客,特別把店面風格設計成日式審美的純白色。雖然創始人名頭很大,但很顯然東京的分店咖啡只是附屬品,人們對於簡餐和環境更在意。不過還是是非常值得去打卡的。
以前介紹過法國的花神,百年的歷史不用多說了。但 COUTUME 可稱為巴黎精品咖啡的始祖,東京店的設計也是巴黎的著名設計工作室操刀。
MARGARET HOWELL CAFE
離市中心很遠 MARGARET HOWELL CAFE 其實並不是名店,但因為太舒適總是讓我念念不忘,坐在店裡就可以看到吉祥寺的小公園,小朋友們在草坪上跑來跑去,更希望喝一杯鮮榨橘子汁,全麥司康和天然梅子醬,太累了,發會呆。
Bills
來自澳洲的 bills 被稱為世界第一早餐,軟糯如奶油般神奇口感的炒蛋也是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的最愛。我比較偏愛的是鬆餅,因為像冰淇淋一樣軟到一個不可思議,也香到讓人無法自拔。Bills 在東京開店後,要想在早餐吃到大概要排一兩個小時,為了節省時間,我選擇了晚上來,你不妨也試試。
Mont St.Clair
Mont St.Clair 的創始人就是日本的甜品界男神辻口博啟,23 歲成名,成為日本歷史上最年輕的洋果子技術大賽冠軍,後來也是比賽界裡的制霸。在西式甜品中融入和式風格是男神的絕技,比如在草莓慕斯里加入葛根粉,在戚風中加入香油,在經典華麗的造型下,他手下的蛋糕輕盈不甜膩,是日本甜品界的一股清流。
自由が丘ロール屋
距離 Mont St.Clair 不遠就是辻口博啟的另一家店,非常小,但窗口的蛋糕卷形狀標誌非常明顯。主打甜品只有瑞士卷,完全顛覆了我對蛋糕卷的印象,柔軟香滑的海綿蛋糕捲入甜而不膩的生奶油,居然讓我吃除了幸福感。比起太多的法國名店,這只不起眼的抹茶瑞士卷才真正貌不驚人讓我驚艷。
A To Z
藏在南青山 Equbo 大樓五樓的就是奈良美智的主題咖啡館加餐廳,聽說是奈良美智本人唯一指定的合作店,剛開幕時天天排隊。這次去發現作品也少了不少,大概都賣出去了吧。有趣的是餐廳里打造了一個小木屋,對,就是奈良美智紀錄片里出現過的那個。裡面擺放了很多奈良美智的畫,特別像家庭空間。本來以為洋食會不好吃,只是為了讓大家拍照,結果顏值和味道都意外的很不錯。
Hugo Victor
東京就是這樣,即使不用做攻略,隨便瞎轉,只要看著店面不同凡響,你就直接消費吧,因為十有八九就是一家名店。遇到 Hugo Victor 就是這樣。坐鎮的 chef 是法國人,突然覺得名字眼熟,一搜果然是巴黎甜品界的實力品牌。巴黎總部的主廚 Hugues Pouget 在 26 歲就已經拿到了米其林三星,遊歷各國的經歷讓他的甜品更多元,所以不會過分甜膩。東京店的 chef 也是超有親和力,還把一個華裔員工叫出來跟我們聊,沒事就過來問我好不好吃,壓力好大哈哈。
如果你去東京,在 Googlemap 中輸入店名就可以找到地址啦。
原網頁已經由ZAKER轉碼以便在移動設備上查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