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叫廬陵,現在叫吉安?原來叫廬陵歐陽修,現在叫吉安歐陽修?我單聽名字就清俊飄逸的歐陽才子就這樣 …… 矬了?Excuse me?
西安—長安
Sponsored Links
夢中的長安城 圖自圖蟲 @閉眼緘默
長安城永寧門外護城河 圖自圖蟲 @coolux-ray
長安長安,長治久安,劉邦雖然是出自市井,但這取名字真心一把好手啊,瞧這讀起來滿滿的韻味啊,跟一卷歷史長軸自眼前展開似的。之間經歷過好幾次改名,最後明太祖拍案定了西安,沿用至今。
據說改名叫西安,是因為後來的王朝首都一般都位於長安以東,長安就失去了地位,皇帝希望西邊安定就直接改叫西安,也是夠簡單粗暴的。
西安也沒什麼不好,就是如果把 "買花載酒去長安" 改成 " 買花載酒去西安 " 的話,步步菌忍不住想問,少年,一起去吃肉夾饃嗎?
Sponsored Links
合肥—廬州
古廬州今合肥 圖自圖蟲 @WHeeler
廬州包公祠 圖自圖蟲 @kong 罐子
在步步菌遙遠的童年裡,有這樣一個字謎—— "兩個胖子抱一起,猜城市名",答案就是,璫璫璫 ~wuli 合肥君 ~ 步步菌當時覺得這個字謎真傳神啊,兩個胖子都抱一起了,可不就是合肥嘛!
直到有一天,當步步菌知曉 wuli 胖子兄就是歷史上出過諸多才子的廬州時,步步菌的世界觀崩塌了!這還是那個清瘦俊逸的翩翩公子嗎?敢情是人到中年都會發福,小鮮肉也有成胖大叔的一天嗎?合肥兄,咱少吃點肉,少點膽固醇脂肪肝,瘦回過去那個廬州才子,好嗎?
Sponsored Links
黃山市——徽州
夢回徽州 圖自圖蟲 @秋人集
映像徽州 圖自圖蟲 @木心可豈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如今可不是無夢,卻是無了徽州。改名原因據說是為了突出旅遊資源,要不幹脆再來個黃山市黃山縣黃山村?誰想知道你家有哪座山呀?
安徽本就是安慶和徽州的合稱,現在是不是要直接改名叫安黃,或者把安慶也給改成天柱山市,再把安徽改名叫天黃?
徽州可不只是好聽,事實上它是諸多文化的載體,徽商、徽菜、徽派建築、徽州文化等等,就這麼給改名了,始終覺得有些捨本逐末了。
Sponsored Links
瀋陽—奉天
曾用名奉天驛的瀋陽站 圖自圖蟲 @Yan_ 顏彥
張學良大帥府 圖自圖蟲 @百川兒
瀋陽的名字更換得十分頻繁,這其中自然有歷史原因,不過步步菌想到是,如果瀋陽是個人,隔三差五到戶政管理處改名字,這戶政管理處會不會直接把瀋陽拉入黑名單呀。
就說當時,北京城有個順天府,奉天跟它並稱,都帶個 " 天 " 字,可見逼格之高。這兩個字的話,實際上也含了些彩頭,希望自己是應天而生,自帶霸氣 BGM。瀋陽的話,完全是因為地理位置得的名,在瀋水(現渾河)之北所以就叫 " 瀋陽 " 了。從狂拽酷霸叼炸天到如此平實樸素,也是有點落差的好嗎?
Sponsored Links
最終改名還要提到奉系軍閥。張作霖被刺殺身死後,張學良接棒,然後就來了個東北易幟,表示併入國民政府,當然也只是形式上的。一定要提的是,少帥是傳說中的民國四大美男啊!
南昌—豫章
豫章一夢 圖自圖蟲 @Mr_ 桃
贛江並撫河,夜覽滕王閣 圖自圖蟲 @Vanya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王勃的《滕王閣序》一開篇就如此磅礴大氣,也得歸功於 " 豫章 " 二字,如果是 " 南昌故郡 " 的話,總覺得哪裡不對味呀。
得名 " 豫章 ",據說是因為南城門那兒有棵很高的豫章,其實也就是樟樹,然而古代叫個樟樹都可以叫出這麼大氣的感覺,真是讓我輩嘆服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南昌如今的市樹便是樟樹,哦不,是豫章。步步菌突然感覺今天的自己特別有文化呢。
南京—金陵
大美金陵 圖自圖蟲 @狙擊 _ 手
冬日金陵 圖自圖蟲 @路過天堂的風
南京有很多古名,最雅致也是最古老的當是金陵。名字聽起來就感覺有故事,事實上,還真的有很多故事。據說,戰國時,楚威王打敗了越國,成王敗寇,楚威王就很順手地把越國奪取的吳國地域給搶占過來了,在石頭山(今清涼山)築城,稱為金陵邑 , 或石首城。
也有另一個說法,說是秦始皇察覺到此處有王氣,就急急趕來埋金鎮王氣,金陵金陵,實質上是指 "埋金的墳墓",也許吳邪來過這裡挖金子呢。
雖然現在這個名也是霸氣,和北京一居南一居北,地位顯而易見,但想想南京十三衩、登南京鳳凰台、南京帝王州,真真是少了幾分古韻,著實可惜。
蘇州—姑蘇
人家盡枕河 圖自圖蟲 @loqig
姑蘇第一名街山塘街 圖自圖蟲 @Dennis 雙桂坊
" 姑蘇 " 一名源於胥的封地,胥跟著大禹治水有功,舜一高興,封了他做大臣不說,還把吳地賜給他做了封地,直接以 "姑胥" 命名,後來年代久了," 胥 " 字又不太好認,就取了吳語中相近的音 " 蘇 "來替代,也就成了 " 姑蘇 "。說白了就是為了照顧我等文盲,才換了簡單的字。
如今的 " 蘇州 ",像一個新婦,有一股溫婉之氣," 姑蘇 " 則更像一個母親,多了些經歷,也多了些沉澱。"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兩者一比,蘇州還是單薄了些。
棗莊—蘭陵
台兒莊夜景 圖自圖蟲 @tonyerlee
棗莊曬棗子 圖自圖蟲 @錦州攝影劉冰
想起蘭陵王的請舉手!然而現在我們美得只能用醜陋面具遮住萬千光輝的高富帥蘭陵王要改名叫棗莊王了 …… 怎麼感覺畫風一下子粗獷起來了呢 ……
相傳,蘭陵是屈原取的名字,意思很簡單,就是 "一片開滿蘭花的高地",屈原真是一如既往地愛著蘭花啊。蘭花:誰,是誰在叫我?
其實吧,棗莊的取名邏輯和蘭陵是一樣的,棗樹多而成莊,言簡意賅,精華都說出來了,取得多好,此處應有掌聲,所以啊,步步菌就只是可憐棗莊笑笑生和棗莊王的棗莊王入陣曲而已,總感覺他們是扛著一棵棗樹出場的,說好的玉樹臨風驚才絕艷呢?
駐馬店—汝南
孫洪濤扮演的袁紹劇照
臨沂沂河風光 圖自圖蟲 @蘭因
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覺得 " 汝南王 " 經常出現在電視劇和小說里,雖然一般都是早早領盒飯的配角。其實呢,汝南王和汝南並沒有什麼非常大的關係,和汝南有關係的是" 四世三公 " 的袁紹,然而現在袁紹該這麼介紹自己了:"吾乃駐馬店四世三公的袁家公子 ……" 怎麼感覺畫風突變了呢?
袁紹都出現了,其他的三國人物還會遠嗎?當然不會。孔明來也,琅琊—臨沂;呂布來也,九原—包頭;趙子龍來也,常山—石家莊;張飛來也,幽州—保定……
前方高能請注意。
" 大家好,我是臨沂的諸葛亮。"
" 大家好,我是包頭的呂布。"
" 大家好,我是石家莊的趙雲。"
" 大家好,我是保定的張飛。"
" 大家好,我是駐馬店的袁紹 ……"
揚州——廣陵
揚州初雪 圖自圖蟲 @東日西雨
柳堤春曉 圖自圖蟲 @柳堤春曉
一下子就想到了《廣陵散》有沒有?!果然我們都是有藝術氣息的人啊。WTF!《廣陵散》和揚州暫時是沒有關係的,至於以後的話,步步菌就不知道了,學者們是這麼解釋的——還在研究中。
" 揚州 " 一名其實也挺有典故的,什麼 "十年一覺揚州夢""煙花三月下揚州" 啊,都是和這個清麗的城市有關的,但是,步步菌先想到的好像是揚州炒飯腫麼辦 ……
翡冷翠——佛羅倫斯
翡冷翠之夜 圖自圖蟲 @Akachi
畫中翡冷翠 圖自圖蟲 @Cheland_ 張智霖
兩者都是音譯,但顯然徐志摩譯的翡冷翠更有意境,發音也是極相似的,意思也恰當——那城市常用一種綠紋大理石,於是城市也如一粒翡翠。
但最後流傳開的還是佛倫羅薩,一聽就是一個歐洲小城的名字,一下子閃入腦海的是典型的歐洲建築,卻也沒有其他的了。而翡冷翠,帶了點東方古典意味,卻又像一個略顯憂鬱氣質的貴族,還夾雜了濃濃的文藝氣息,重點是,實在是太好聽了好嗎!
每一個地名,
都不只是一個稱呼而已。
它們的背後,
都有著自己的一個故事,
而這些故事,
有待探尋。
-END-
- 版權資訊 -
本文為公眾號 " 步步指南 " 整理編輯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