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黑河市遜克縣車陸鄉宏疆村,從中國地圖上看,只是 " 雞嘴 " 附近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在世界地圖上壓根找不到它的名字,只能模糊地指出,在 " 土褐色 " 和 " 粉紅色 " 兩大色塊的銜接處。
村口大門據說是花了 3 萬建的,牌匾卻只剩下 " 羅斯民族村 " 幾個大字," 俄 " 字前兩年被村裡老人徐維義和徐英傑捅了下來," 掛那玩意兒幹啥,看了就有氣。"
省里領導也來過,想把村裡房子都扒了,改建成俄羅斯式民居,老村長徐占傑不同意,帶頭逼得領導 " 回去再商量商量 ",最後只在村中心蓋了一座俄式建築。
Sponsored Links
為何要在這個村子裡蓋俄式的建築呢?
宏疆村裡住著一群特殊的人,他們自稱 " 混血人 ",也一度被人歧視為 " 二毛子 "。在上個世紀的動盪中,讓有著混血長相的村民們被扣上了 " 蘇修特務 " 的帽子,宏疆村也被外人戲稱為 " 特務村 "。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一個村落呢?
宏疆村,全村 165 戶,混血的占 75 戶,264 個人。宏疆村是中國東北部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村裡人大多靠耕地、打漁或養豬為生。
在這裡,大部分村民都有著深藍色的眼睛、高聳的鼻樑和濃密的絡腮鬍,這和一河之隔的俄羅斯人非常相像。因為俄國十月革命之後許多難民逃到中國,與中國人結合留下了許多中俄混血後代。
Sponsored Links
宏疆村對岸就是俄羅斯,江中小船收到嚴格管制,不能夠划過江心,晚上 8 點以後,船必須停靠在岸邊。如果到了冬天,江面上結上厚厚的冰,江面上便會被官兵們插上標誌。沿江村民也會被告知不得越界。
但是在 100 多年前,這裡的管理沒有這麼嚴格,便有很多蘇聯人淘到對岸的中國,尋求生計。
大部分時候,這裡的人卻對自己的外貌異常敏感," 二毛子 " 在這裡是禁忌詞兒,這被視為比 " 罵爹娘還嚴重 " 的侮辱。關於 " 是中國人還是俄國人 " 這種問題也被視為禁忌,他們習慣於把中國叫做 " 咱們 ",把對岸的國家叫做 " 他們 "。不少村民最大的願望是讓自己的兒子娶中國人,儘快了斷自己俄羅斯民族的血統。
Sponsored Links
總之,沒有人會以血統為榮,這個村子唯一的願望就是有一個純正的中國血統。
如今在整個宏疆村,幾乎找不到一個會說俄語的人。村裡的 " 音樂家 " 袁廣榮拉得一手漂亮的二胡曲《賽馬》,抱起手風琴,卻難以拉出一支完整的俄羅斯歌曲。
宏疆村儘管被黑龍江省命名為省級 " 俄羅斯民族村 ",但村裡幾乎沒有留下任何俄羅斯的民俗。只是在 1991 年,給一些俄羅斯混血的村民發了僑眷證,考學時能加點兒分。
----------END----------
本文由飛豬簽約自媒體 百代人文旅行 為您推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137654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