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瀋陽,一座有著 2300 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有著 " 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城 " 的稱號,一宮兩陵(故宮、福陵和昭陵)、張氏帥府、清初四塔、北陵公園等歷史遺蹟見證著這座城市的滄桑變更,而市井中層出不窮的美味佳肴也以各自的情勢記載著屬於這座城市的味道。
上哪兒吃?
在瀋陽,人生地不熟,不知道去哪裡找吃的?不要緊,來這些處所覓食准沒錯!
中街
▲中街
中街是瀋陽最早形成的商業中心,有著 " 東北第一街 " 的美譽,就在瀋陽故宮的北側。中街自明清開設以來,距今已有近 400 年的歷史,厚重的歷史積聚與文化沉澱讓它成為了獨具皇城特點的購物休閒地,眾多美味餐館在此占據,從熱烈繁榮的商城穿梭到獨具特點的胡同,一路好吃不斷。另外,中街有夜市、金銀市、銅市、皮市、書市、梨市、鳥市等幾大特點行市值得一逛,其中,位於長江照相館東側胡同里的夜市,是小百貨、菸酒茶點及各色小吃攤的熱烈所在,你可以在淘到可心小物件的同時,一路品嘗各色風味小吃。
Sponsored Links
太原街
▲太原街
太原街位於瀋陽市和平區,毗鄰瀋陽站。它是瀋陽歷史上兩大商業街區之一,記載著瀋陽商業的繁華和滄桑,承載著瀋陽城百年的歲月沉浮。太原街形成於中國最落魄的時代,以沙俄租借地的身份,由一條沒名沒姓的小土路開端了隨後百年的跌宕命運。解放後,這條百年老街正式更名為 " 太原街 ",改造開放時憑藉便捷的交通、悠長的商業歷史逐漸發展成為了一條商賈雲集、人流如織的商業街,進入新世紀以後,模擬日本東京銀座商業區的計劃模式進行改革,如今已是東北最有影響力的時尚潮匯地,當然,也少不了各式美味啦 ~
西塔街
Sponsored Links
▲西塔街 圖自一像素之眼
瀋陽市內有兩處比擬大的朝鮮族聚居地,一處是皇姑區的明廉地域,另一處即是和平區西塔地域。比起明廉的寧靜,西塔可謂熱烈非凡,被稱為 " 全球第二大朝鮮族風情街 "。西塔街因是原 " 盛京四象 " 之一的西塔延壽寺所在地而得名(該塔於文革時被拆,現西塔為重建版)。西塔商業街有著 120 多年的悠長歷史,孕育了奇特的民族風情,形成了具有濃郁朝鮮族特點和韓國風情的休閒文化產業帶。在這裡,你可以品嘗到眾多地道的朝鮮美食,有名的西塔大冷麵就出自這裡。
興順夜市
▲興順夜市 攝影:彭雷
說到哪裡好吃的多,怎麼能不提瀋陽最火爆的夜市——興順夜市?有著 1.8 公里的步行街、上千種小吃的鐵西興順夜市自 2013 年開市以來,被打上了瀋陽吃貨的天堂、年青人夜生涯的象徵、瀋陽的地標等標籤,也成為全國十大夜市之一。夜市設有處所特點小吃區、服飾區、百貨區和農副產品區,其中特點小吃區雲集外國美食和四川、雲南、台灣等全國各地著名小吃,烤肉串烤麵筋、烤排骨烤大腰子、烤扇貝烤生蚝、麻辣海錐、小龍蝦、炸雞排、炸土豆、蚵仔煎培根卷、麻辣串雞骨棒、臭豆腐、印度飛餅液氮冰淇淋 …… 各色美食讓吃貨們大飽口福。不過今年,興順夜市到了皇姑區塔灣,開放時光為 4 月 15 日 -10 月 20 日的 16:00-23:00,大家只能等待來年嘍 ~
Sponsored Links
吃點兒啥?
瀋陽繁榮的市區彙集了本地及外來的各種美食,除了東北菜館,經營全國及世界各地特點美味的各式餐廳也是琳琅滿目,裡面有不少精品美食。不過,想要感受瀋陽特點的話,就試一下以下幾樣特點風味吧 ~
吃情懷
● 老邊餃子
▲老邊冰花煎餃
老邊餃子是瀋陽市漢族傳統名小吃,1828 年由河北任丘一位叫邊福的漢族人在瀋陽創製,距今已有 180 多年歷史。老邊餃子素以皮薄餡大、鮮香味美、濃郁不膩、鬆軟易嚼等特點聞名中外。經過幾代名師的精心研製,現已推出海鮮類、肉類、素餡類等不同做法製成的 100 多種餃子,並研製成型各種不同檔次的餃子宴。
Sponsored Links
推舉店鋪:
老邊餃子館(中街路店):中街路 208 號(玫瑰大酒店對面)
● 李連貴燻肉大餅
▲李連貴燻肉大餅
李連貴燻肉大餅,始創於 1842 年。當時開設在吉林省梨樹縣,立號興盛厚,主營醬肉、大餅和酒類。解放後,後輩人把祖業遷到瀋陽,從此在瀋陽紮根。李連貴燻肉色澤棕紅、皮肉剔透、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薰香沁脾;大餅皮面金黃、圓如滿月、層層分別、外酥里軟、滋味濃香,令人回味無限!
李連貴燻肉大餅總店(瀋河店):正陽街 88 號(近中街路)
李連貴燻肉大餅店(太原街店):和平區中山路 4 甲 1 號
● 瀋陽回頭
▲回頭
這個名字有點好玩 ~~ 相傳在清朝光緒年間,有姓金的一家人在瀋陽北門裡開設燒餅鋪營生,生意一直不好。在某個中秋節,店內無客,掌柜茫然無聊,買了些牛肉回家剁成肉餡,將燒餅面擀成薄皮,一折一疊地包攏起來,預備自家過節食用。這時,從外面忽然進來一位差人,進店見鍋中所烙食品造型新奇,一經品嘗,品味甚佳。這位差人當即請求掌柜再烙一盒送往館驛,眾人食後齊聲叫絕。此後,這種食品一時名聲大振,官民爭相購置,生意日趨興隆,故而取名 " 回頭 "。回頭屬於清真食品,精選牛肉餡,用筋性很大的面擀皮包成長方形,再入鍋煎至兩面金黃。外焦里嫩,一個回頭吃下去,絕對滿足你的味蕾。
協順園回頭館(大西路店):瀋河區大西路 303 號 1 樓
● 馬家燒麥
▲馬家燒麥
馬家燒麥,是瀋陽市特別風味的回民小吃,由馬春創製於 1796 年,至今已有 200 多年的歷史。馬家燒麥的獨到之處在於開水燙麵,柔軟筋道;用大米做補面,鬆散不粘。選用牛的三叉、紫蓋、腰窩油等三個部位做餡,鮮嫩醇香,成熟後皮面亮晶,柔軟筋道,餡心鬆散,醇香味好。其外形猶如朵朵含苞待放的牡丹,令人望而生涎。
馬家燒麥館(和平店):和平區太原北街北四路 12 號
馬家燒麥(大東店):小東路 241 號 ( 近老龍口酒廠 )
● 老山記海城餡餅
▲老山記海城餡餅
老山記海城餡餅是瀋陽市傳統風味小吃,由毛青山於 1920 年開創於遼寧海城縣城火神廟街,1939 年遷到瀋陽。海城餡餅,溫水和面,選豬、牛肉為鴛鴦餡。取香料十餘種煮制,取汁喂餡增其味。蔬菜餡,隨季節變更,選豆芽、韭菜、黃瓜、青椒、南瓜、芹菜、白菜等配製,使餅餡葷素的相配,濃淡相宜。高級品還以魚翅、海參、大蝦、乾貝、雞肉調餡,其味道更是鮮美無比。
老山記海城餡餅大酒店:和平區南五馬路 131 號
● 楊家吊爐餅
▲老山記海城餡餅
楊家吊爐餅由河北人楊玉田於 1913 年在吉林創製,1950 年遷到瀋陽並成名。楊家吊爐餅採取溫水和面,水的溫度和用鹽量要隨著季節變更而增減,保證口感。餅片擀好後,上炭爐烤制,上烤下烙,全透出爐。成品形圓面平,呈虎皮色,層次分明,外焦里嫩,香酥可口。用筷子挑起烙好的吊爐餅餅心,提起成條,落盤成餅。
楊家吊爐餅:和平區北文萃路
● 寶發園四絕菜
▲寶發園四絕菜 圖自網易博客 @老馬識途
瀋陽市寶發園名菜館開辦於宣統元年,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起初,生意並不是特殊紅火,後經過重複揣摩,店家從東北人的口味上作了文章,用豬肝、豬腰、瘦豬肉和雞蛋等原料,經過精緻的挑選、配料,以上好的刀工做出了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張學良大帥親點的四絕菜:煎丸子、熘肝尖、熘腰花、熘黃花依然是今天的招牌菜。
寶發園名菜館:大東區小什字街天源巷 1 號
吃風味
● 西塔大冷麵
▲西塔大冷麵
瀋陽的冷麵分成咸口和傳統的酸甜口,有名的西塔大冷麵就是咸口冷麵的代表,是傳統朝鮮冷麵,採取現吃現壓的製造工藝,口感柔韌、筋道、鮮辣爽口。冷麵剛中有柔,冷麵湯用骨頭熬制,撒上特製辣椒麵非常過癮。冰冷爽口的冷麵,冬令時節吃上一碗,涼到心底,暖在心頭;夏季來上一碗,除暑解渴。再加上點辣白菜,更是與眾不同。
西塔大冷麵 ( 市府大路店 ) :瀋河區市府大路 31 號
● 張久禮燒雞
▲張久禮燒雞
據說老瀋陽人的年夜飯餐桌上要是沒有一隻張久禮燒雞就不算過年。張久禮燒雞創建於上世紀改造開放初期,開創人張久禮老先生做學徒練就了一套製造燒雞的本領,後在瀋陽安家開店。張久禮從選雞到製造全部流程嚴厲、一絲不苟,做出來的燒雞色彩金黃,完全雅觀,肉爛而形不散,漸漸成了瀋陽人心中不可多得的味道。
張久禮燒雞(大東農貿店)地址: 東順城街 65 棟大東農貿市場
● 抻面雞架
▲抻面 + 雞架
抻面雞架是瀋陽的一大特點。瀋陽的抻面除了西北牛肉味的拉麵之外,最受歡迎的就是雞味抻面了。與牛肉拉麵不同,雞味抻面用的湯是用雞熬制出來的老湯,湯底料足,面身爽口勁道。雞架就是雞骨架,整雞去掉雞腿雞爪雞頭雞胸等等,剩下的就是雞架,說是骨頭,其實肉還不少,並帶有部分內臟。抻麵館的雞架非熏非醬非烤,就是煮,突出原味,肥而不膩,既嫩又香。一碗抻面一個雞架一瓶啤酒,配點榨菜,既美味又舒暢。
老四季麵條 ( 光彩街店 ) : 光彩街 42 號 ( 東來順斜對面 )
許家雞味抻面(總店):大東區北海街胸科醫院鄰近
● 四季麵條
▲四季麵條
前面說到老四季,那就不得不提瀋陽另一道名小吃——四季麵條。四季麵條前身是公私合營時的竹園麵條館。當時只經營辣味面、肉絲麵、糖酥餅和肉酥餅。如今品種上又增加了醬香濃郁的大肉麵、夾肉燒餅和傳統醬菜。大肉麵、肉絲麵的面帽選用腰盤五花肉,配以 10 餘味中藥、20 餘年的老湯配方醬制而成,面柔軟筋道,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湯汁鮮美,令人回味無限。
四季麵條(太原街店):和平區太原街北二馬路
● 沈陽小土豆
▲瀋陽小土豆
瀋陽有一句這樣的話:" 好吃吃不夠,瀋陽小土豆。" 小土豆是東北地域的一種特產,它個頭比一般土豆小得多,而土豆的幽香和養分價值卻比大土豆高得多。" 小土豆 " 的開創人劉新四處收集民間烹調小土豆技巧,仔細揣摩,應用多種藥材自行研討配製出了燉小土豆汁,並加進醬油、五花肉、香菜等進行燉制,烹制出了現在這道備受人們愛好的醬香小土豆。這款小土豆的美味的秘訣在於用東北大醬取代醬油,外表鮮亮,鹽香適口,搭配上一些蔬菜,再撒上一些辣椒麵,味道超級贊。
小土豆(太原南街店) :太原南街 327 號(近太原南街)
吃零嘴
● 中街大果
▲中街大果
到瀋陽中街不吃一吃冰點城的冷飲將成為一大憾事。在瀋陽,一種投料講究、奶味醇香、口感極佳並且個頭很大的雪糕,被人們親熱地稱為 " 中街大果 "。" 中街大果 " 以其優秀的品德,獲得了瀋陽人極好的口碑,一時光 " 大果 " 甚至成了雪糕製品的代名詞。
中街冰點城(步行街店):中街步行街瀋陽春天對面(近朝陽街)
● 八王寺汽水
▲八王寺汽水 圖自新浪博客 @山谷迴音
瀋陽大北關八王寺門前有一口井,井水清澈甘冽,味道甜蜜,這就是聞名東三省的 " 東北第一甘泉 "。據說乾隆皇帝非常愛好用八王寺的井水煮茗。1920 年,北京一家啤酒廠老闆來到遼寧瀋陽,租用了 " 八王寺 " 清泉井以西的 " 香火地 ",樹立了 " 奉天八王寺汽水廠 "。改造開放後,困境中的 " 瀋陽市八王寺汽水廠 " 被瀋陽一家飲料廠收購,逐漸恢復了活力和活氣。八王寺汽水也成了眾多瀋陽人名貴的記憶。
● 不老林糖
▲不老林糖
不老林糖,是瀋陽非常受歡迎的糖果,九十年代初曾經風靡大江南北,通常都是春節的必備糖果。重要的成分是糖漿、澱粉、各種乾果仁、吃起來又香又甜,老人小孩都愛好,是瀋陽人引認為傲的故鄉特產。
● 老高太太糖葫蘆
▲老高太太糖葫蘆
這個同樣是很多瀋陽人童年的回想。老高太太是瀋陽第一個帶餡糖葫蘆,當時就是憑藉這種新鮮的做法和口味而風迷了沈城,成為當時沈城家喻戶曉特點的名小吃之一。老高太太糖葫蘆有純山楂和夾有不同餡料的多種口味,逛街路過可以買一串邊吃邊逛,酸酸甜甜的味道真的很不錯 ~
瀋陽的特點美食居然有這麼多
吃貨們到了瀋陽必定要去品評品評
領略一下舌尖上的瀋陽風情 ~
-END-
- 版權資訊 -
本文為 步步指南 整頓編纂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133302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