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銳尺
Sponsored Links
攝影:Dragos Stoica
六百年前,人們在布魯塞爾停留,為的只是買一個華夫餅,然後持續趕往巴黎。如今的布魯塞爾當然已經不是當年那個無人問津的小城,現在它不僅是比利時一國之都,而且還成了 " 歐洲的心臟 " ——歐盟以及北約的總部都坐落於此。然而今天坐上一輛從阿姆斯特丹開往巴黎的列車,你仍然很有可能會跳過此地,但是對那些願意在此下車的人來說,布魯塞爾必定會讓他們認為不虛此行。
布魯塞爾市中心的大廣場。
攝影:Courtland Wilson
巴黎再浪漫優雅,阿姆斯特丹再光怪陸離,也無法奪去布魯塞爾的光芒。就像很多歐洲小城一樣,布魯塞爾也是在過去三四十年間才開端打扮起來的。這座城市不僅對它自己的長處——不大不小的舒適空間感、優勝的地理地位、朝氣勃勃的歷史以及在歐盟中的主要位置——瞭然於胸,並且也十分理解加以應用。
Sponsored Links
街邊櫥窗里的巧克力 " 撒尿小童 " 和他身後琳琅滿目標商品。
攝影:公子小白
如果有可能的話,遊覽布魯塞爾最好還是步行,究竟城市不大。雖然城中有不少處所顯出老舊與破敗的跡象,但是小巷子裡,那些託身於古老建築的精巧咖啡館,充斥想像力的各種概念商鋪,依然帶給人無限的驚喜。如果說步行有什麼缺陷的話,那就是你有可能會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布魯塞爾好吃的太多了!那些巧克力店分明是肥胖的罪魁禍首,卻一個個把自己裝扮得精細小巧。一顆顆誘人的巧克力,就像鑽石一般,讓人忍不住想把手伸進玻璃。除此之外,華夫餅、酥皮餅之類的新穎糕點的香味也飄得滿街都是,要勝利躲開它們的誘惑,須要鋼鐵一般的意志。
Sponsored Links
五十周年事念公園(銀禧公園、五十周年公園)是一個大型城市公園,占地面積約 30 公頃,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歐洲區最東部。該公園是為紀念比利時獨立 50 周年而興建的。攝影:James Ferguson
不同時光的五十周年公園。
攝影:Arun Krishnamurthy
攝影:CG Mostert
當然啦,布魯塞爾可不止有吃的。觀賞美輪美奐的歷史建築才是你步行的真正目標。翻開地圖,會發明布魯塞爾被一個環形公路帶包抄,這裡原是 14 世紀築起的城牆遺址,它的形狀是一個五角形,就像一個中世紀的騎士勳章。地圖上看起來挺大的一個布魯塞爾,重要的景點其實也就集中在這個騎士勳章內,而且根本上就環繞在兩個廣場的周圍,一個是位於下城區的布魯塞爾大廣場,它的周圍是繁榮的商業區,一個是位於上城區坡地的皇家廣場,其周邊是王宮、國度宮、美術館和博物館,是行政區和藝術區。
Sponsored Links
大廣場是一個歡快的處所,經常有各種表演和燈光秀。
攝影:Nicola Currie
從大廣場的磚石地面就能看出這個城市有多古老了。
攝影:Carlos Rafael Martínez
Sponsored Links
即使到了夜裡,大廣場也是一個熱烈和文藝的處所。
攝影:Alexandra Gutiérrez Traverso
凡是到了布魯塞爾的人,沒有人不會想去大廣場走一走。它位於 " 騎士勳章 " 的中心地位,雨果誇獎它是世界最美的廣場。它是一個長 110 米、寬 70 米的周圍由行會館建築包抄的方形廣場。在 17 世紀以前,環繞它的多是木構建築。1695 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下令炮擊布魯塞爾,廣場周邊除了市政廳以外的所有建築都被摧毀。但是各行業協會把這裡作為集會場合應用,以令人吃驚的速度進行重建,並以牢固的石頭取代木頭,形成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面孔。許多遊客只是在廣場上拍幾張照片就匆匆分開,其實歷史流淌過的每一個角落,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第一次來到布魯塞爾的時候恰逢周末,據說每到周末,大廣場上都會有很多好玩的表演運動。
攝影:公子小白
感到當地人歡樂極了。一個仿製的撒尿小童也被搬了出來,各種衝著人群 " 撒尿 ",夾在人群中的我也被 " 尿 " 澆了一身。
踩著高蹺的人偶走街串巷,有點像童年時那種節慶日才會出來表演的大頭面具娃娃,引來大量人圍觀。
市政廳。攝影:Nivedita Pande
市政廳是唯一沒有在炮火中被摧毀的建築,它保存著中世紀的哥德式造型,尖塔猶如一個個偉大的火焰燃燒在廣場周邊。市立博物館聳立在市政廳對面,它在炮擊中被毀,不過已經被修復成本來的哥德式原貌,裡面珍藏著許多關於布魯塞爾歷史的文獻資料,以及舉世著名的 " 撒尿男孩 " 的數百套服裝。它們多是由各國贈送給這位 " 布魯塞爾第一國民 " 的禮物。
撒尿小童真身。別看平時愛光著身子,這位小朋友的衣櫥里的衣服絕比較你的多得多,不同的日子會換上不同的服裝,特殊潮。
" 撒尿男孩 " 我們必定不會生疏——一個用童子尿平息一場戰鬥的豪傑,一個舉世皆知的比利時人。據傳說,這個名為 " 於連 " 的小男孩撒尿將敵人炮擊布魯塞爾的炸藥導火索澆滅。傳說的真實性自然十分可疑。不過由於其形象的俏皮可愛,所有人也都默默接收了這個設定。" 撒尿男孩 " 雕像就在大廣場邊上的一條街上,不注意的話,很容易就走過火。不過你如果看到有一群人圍著,舉著相機或手機朝上狂拍,你就該知道," 於連 " 就在那裡。他常年赤身裸體,只有到了某些節慶或紀念日,才會選擇性地穿上市立博物館裡的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衣服。值得一提的是,1987 年在 " 撒尿男孩 " 不遠的處所湧現了另一尊雕像—— " 撒尿女孩 ",這個雕像並不廣為人知,其中一個非常主要的原因是,這個女孩並不十分可愛,而且撒尿的動作過火寫實,不少人表現難以接收。
藝術之峰公園(Mont des Arts Garden )俯瞰照,左邊是比利時皇家圖書館。
攝影:公子小白
經過藝術之峰公園前阿爾伯特一世雕像(Albert I)的節慶遊行隊伍。
攝影:公子小白
另外一個主要的廣場皇家廣場位於南部的布拉邦特台地,廣場中央聳立著一尊雕像,一位英氣勃發的將軍跨於馬上,他是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指揮者戈德佛洛瓦 • 德 • 布永。廣場的建築左右對稱排列,尋求單純簡練的建築作風。因作為 18 世紀風行的新古典主義樣式的範例而著名。這些白色的建築排列在一起非常震動,行走於其間,會認為自己就像一隻螞蟻緩行於一塊塊結婚蛋糕之間。
布魯塞爾某藝術館的展品。Guido BAELE
在皇家廣場往西下了坡就是被稱為 " 藝術之丘 " 的區域,有博物館、圖書館、音樂會會場等。這裡最值得一去的當然是皇家博物館,它分為古代藝術館和現代藝術館,兩館比鄰而居,逛完一個可以馬上逛下一個。古代藝術館重要展覽以佛蘭德斯派為中心的 15~18 世紀的經典畫作,有不少勃魯蓋爾和魯本斯的精品。現代藝術館則收集了許多 19~20 世紀的作品,這裡可以看到大衛的《馬拉之逝世》、庫諾普夫的《愛撫》、修拉的《格蘭德 • 加特的陰天》等名作,還可以看到許多超現實主義作品,即使對藝術一無所知,當你面對這些腦洞大開的作品,也必定會意有所動。
勒內 • 馬格里特比利時畫家。早期從事牆紙設計和商業藝術。20 世紀 20 年代與巴黎的超現實主義者來往甚密,並開端潛心作畫,宗法超現實主義畫風。早期作品包含《會飛的塑像》(1927)和《英俊的俘虜》(1931)。成熟期的作品顏色更為鮮明,物體地位並列,常以海和天空為題材。代表作有《風雲將變》(1928)、《庇里牛斯山上城堡》(1959)。
勒內 • 馬格里特代表作品《男人之子》
布魯塞爾人對超現實主義作品德外偏愛,他們為曾經在布魯塞爾居住過的超現實主義巨匠勒內 • 馬格里特另闢一館,命名為馬格里特博物館,這裡是世界上珍藏馬格里特作品最多的處所,寄存了他 250 多幅畫作,包含那幅有名的菸斗——馬格里特畫了一個菸斗,並且在菸斗下邊寫了一行字 " 這不是一隻菸斗。"
Saint Goedeleplein 教堂
攝影:Z. Kang
從皇家大道往北去,就是布魯塞爾公園。這裡一度是比利時為追求獨立與荷蘭人作戰的戰場,如今則是安靜和平的公園,不時可以看到畫家們在這裡畫素描。公園北側就是國度宮,是比利時的參眾兩院。皇家廣場一側矗立著絢麗雄偉的皇宮。國王一般不會在此居住,如果在的話,就會升起國旗。
布魯塞爾的藝術展隨處可見,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藝術之都。圖中建築為布魯塞爾證券交易所。
攝影:Faucon Gille
皇家廣場周邊一帶勝利聯合了浪漫的藝術與枯燥的政治,布魯塞爾人用藝術來消解政治的乏味,用政治來提示藝術——超現實可以,但不要真的脫離現實,讓我們不得不信服他們計劃自己城市的智慧。其實,這種藝術發明與生涯日常的聯合更充足地表示為新藝術派在布魯塞爾的興起。不管你以為這種曲線圍繞的設計作風是一種無厘頭,還是將它視為當代鋼鐵與玻璃藝術的來源,你都無法否定新藝術派在很大水平上影響了我們今天的空間設計。
比利時國立博物館很值得一看,對於懂得這個國度的歷史和文化非常有贊助。
攝影:公子小白
探訪這種作風,最適合不過的起點就是有名建築家維克托 • 霍塔的私邸兼設計室,現在它已經是一座博物館。這裡也許是普羅民眾唯一可以完整沉浸在充斥活氣的新藝術派作風的處所,到處充滿著令人目眩神迷的大玻璃與幽美曲線。從博物館出來,我們可以走到布魯塞爾最大的街途徑易斯大街(Avenue Louise)。你可以把它想成布魯塞爾的香榭麗舍大街,它本就是仿製巴黎的街道建造而成。一路上會經過許多充斥魅力的新藝術派作風房屋,其中就有霍塔的代表作—— Tassel House。
原子球塔是布魯塞爾的地標性建築,於 1958 年為布魯塞爾世博會而建。高 102 米,由相互連通的九個直徑 18 米的球體組成,象徵一個鐵原子被放大 1650 億倍。
攝影:Kalin Kalpachev
如果你認為新藝術派作風建築的大玻璃和螺旋扭曲的線條已經算不上標新立異的話,原子球塔大概可以讓你目瞪口呆。它已經成為布魯塞爾一處極為另類的景點,被安頓於城市的邊沿地帶。原子球塔是 1958 年的世界博覽會的紀念館。發出銀色光芒的 9 個大球漂浮在空中。從一個球到另外一個球可以乘電梯達到,從高達 102 米的中央觀景台兼餐廳可以將底下的拉肯公園盡收眼底。如果你恐高或者有幽閉恐怖症的話,那麼建議你還是待在地面上抬頭看一看就好。
老城區的建築古樸穩重,細節精巧,合適在這裡放空,喝一杯,不經意的抬頭仰望都會邂逅美妙的景致。
攝影:Joel, Jr. Palma
作為歐盟總部所在地的比利時總體來說還是比擬熱烈和繁榮的,這座城市容納了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對於融入當地生涯,布魯塞爾應當是最輕鬆的選擇之一吧。
攝影:Zain Ali S. Zain Ali S.
逛了那麼多處所,必定要記得找個老酒館好好喝一下啤酒。布魯塞爾擁有全歐洲最好最豐碩的啤酒。300 多種啤酒任君挑選。在這裡,學著說 "bonjour"(法語 " 你好 ")吧,布魯塞爾人大多說法語。儘管他們也能說英語,不過法語才是他們的第一語言,說法語可以拉近你們的距離。
布魯塞爾的街頭塗鴉
說到語言,比利時分南北,南部的瓦隆地域說法語,北部的佛蘭德斯地域說佛蘭德斯語,一種荷蘭方言。比利時的政府官員大部分都說法語,這讓佛蘭德斯人頗為惱火,究竟佛蘭德斯人占比利時總人口的 60%。這種久長的不滿,導致比利時至今都無法完整消除決裂的隱患。一位比利時首相曾經說過,現在能把比利時維繫成一個整體的,只剩下國王、對啤酒的酷愛以及國度足球隊了。所以或允許以這麼說,在比利時,酒杯碰撞的聲音才是真正通行全國的第一語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133072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