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九寨溝旅遊黑幕:購物店每天返給旅行社回扣幾百萬!

Fun Tra ...| 2016-11-05| 檢舉

(央視財經《央視財經評論》)9月19號在朵吉水鄉的藏寨里,遊客跟著一位藏族導遊來到了當地的交易市場裡面全是遊客,隨後導遊帶遊客來到了位於川主寺的一個藏藥材的綜合商場,這個店的冬蟲夏草的售價從258元到500多元一克不等,藏紅花也從98元一克到200多一克不等,從藏藥店出來,遊客們直接就被帶進了相鄰的這家以氂牛肉為主的土特產商場,在這裡一袋250克的氂牛肉的售價大概在80元左右,一些氂牛肉乾類的產品價格達到每斤150元左右,離開土特產店,遊客又被帶進一家名叫絲源印象絲綢館的地方參觀。為比較價格,晚上記者來到附近的松潘縣城,走進當地的土特產商店對比價格,這裡的蟲草、藏紅花以及氂牛肉的價格都比購物店便宜很多。

在業內人士的指引下,記者來到了松潘縣4A級景區德吉梅朵風情街,工作人員說雖然在這條街上所有的購物店是開放式購物,但遊客在每一家店購物,旅行社都可以拿到相應的回扣。這裡的一位姓梁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條風情街上的購物店眾多,但它們都屬於同一個公司,通過業內人士的引見,記者找到了這家集團公司的銷售負責人焦經理。

通過焦經理,記者拿到了一份2016年購物簽單聯繫表,這裡面詳細記錄了四川省內旅遊景區周邊購物店的名稱以及每種商品的購物返點提成比例,包括一些晚會門票以及烤全羊等自費項目的提成比例等等。按照這份表格計算,朵吉水鄉每天的營業額一百萬的話返點60%,德吉梅朵風情街每天營業額50萬元返點50%,絲綢,水晶,氂牛肉每天總營業額一百萬返點50%,僅粗略的統計,九寨溝黃龍線路上的這幾家購物店每天返給旅行社的回扣就高達數百萬元。

昨晚(11月3日)《央視財經評論》欄目演播室請來了隆安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陳旭,還有財經評論員李藏宇。一起來聊聊一張返利表揭開旅行社和購物店之間的貓膩,裡面的黑幕到底有哪些?

1、為什麼一些旅行社明目張膽違反《旅遊法》?

在《央視財經評論》的演播室主持人周運表示很多人都驚嘆,一個銀器的回扣的點位能到6成,這也難怪當年一把梳子能賣一千塊錢,因為這回扣的確是高。但是面對這樣一個明目張膽的違反我們現行的行為,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

隆安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陳旭:價值和價格如果背離的太多的話,太離譜

根據《旅遊法》的規定我們是不得組織遊客去到指定的購物店去購物,看到這我就想起,前不久瘋傳的一個視頻,去韓國游,韓國的導遊說你要不買東西的話,我賺什麼?旅遊購物也作為旅遊的組成部分,我們這裡儘管說沒有這樣強調是旅遊購物必須綁在一起,但事實上我們北京比如一日游免費或者僅僅是一百元要去逛長城,逛十三陵等等,人說哪有那麼便宜的事,你不購物哪行,所以從我們這個披露出來的事實來看,這個購物一定是旅行社組織旅遊,旅客去旅遊的一個重頭戲,但價值和價格如果背離的太多的話,那就離譜了。

財經評論員 李藏宇:低價團,根本沒法覆蓋他的成本

有的導遊甚至直接強迫購物,這個起碼導遊給你講的天花亂墜的,你當時就信了,自願買的,可是這個問題是你當時信了,但是你一回來就明白了。因為我有一同事就有這種經歷,他也是去類似這樣的旅遊,我就不提去哪了,他買了一個銀器,其實那個銀器的價格,銀子本身是有一價格,然後機器加工是一個價格,人工加工又是另外一個價格,越來越貴,他當時買這個銀器的價比當地最貴的手工價格還貴。導遊帶旅遊者去的都是一個封閉場所,你根本無法跟其他的同樣商品比價。故意要封鎖你的相對的購物信息,實際上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條件在裡邊,所以這種情況下形成的價格不能叫公正的市場價格。

2、怎麼看待旅遊誘騙消費?

在《央視財經評論》的演播室里,很多網友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網友悟說,比現在這個旅遊陷阱主要都是導遊所致,如果不是導遊帶去這些購物點的話,他根本不會去的,對於這個導遊應該加強監督管理,可以減少旅遊陷阱。

財經評論員 李藏宇:這其實是一個生態鏈

旅遊社先把這些遊客低價買過來,騙過來,然後他要交給導遊或者是地接,這些導遊、地接相當於我買了一群遊客過來,怎麼辦,我要靠你把這個錢賺回來,於是當地就產生了這樣類似的購物商店,購物商店,你看我憑什麼要給你50%的回扣?就是因為這些遊客到這來,他買的東西的價格遠高於市場價格,你想我給你50%,我至少剩下還賺一半,就意味著你買的東西至少比它實際價格高4倍左右。

隆安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陳旭:遊客經濟帳算的不是很細,也是關鍵。

人的一般基本心理,這個看看,那個看看,包括導遊口才了得,這個這麼好那麼好,這麼便宜那麼便宜,這個本來賣100塊,我10塊,1折就賣給你了,大家有過這種體驗吧?所以咱們叫用誘騙也好,忽悠也好用這種詞,他實際上對你的心理是有相當的研究和了解,因為我覺得我們作為旅遊者到一個地方,有某種新鮮感,有豬八戒到此一游,我得拿點東西等等,而且一般能這樣出來旅遊的人,經濟帳算的不是很細,這個很關鍵。

在《央視財經評論》的演播室里網友飛躍說,旅遊被購物已經是屢見不鮮了,對消費者而言是防不勝防,因為旅行社導遊以及購物場所由於擁有共同利益,早已經結成了一個利益聯盟,並且形成了一定的掩護,掩護到什麼程度,據說已經出現了一個新詞叫隱性店。

據了解,黃先生是成都一家老牌旅行社的經理,他們旅行社只做九寨溝黃龍的地接服務,據黃經理自己說,他們公司每年接待的人口在15萬人左右,旅行社的主要利潤就是靠遊客購物的提成來彌補,而要想讓遊客多購物只能多進購物店。

這家旅行社的負責人說,《旅遊法》明確規定了旅遊團進購物店要事先跟遊客說明,而且進購物店的數量還有一定的限制,所以他們會想辦法來規避法律監管,其中最常用的辦法就是把遊客帶到一些名義上是景區,實際上是購物店的地方,旅行社稱之為隱性店。

有了這些隱性店,旅遊社就能光明正大地告訴旅遊者進的是景區或是一些博物館之類的景點。在這些購物店中,遊客購物後一些旅行社回扣 均單能達到40%,高的一般都是50、60%。這幾家旅遊社的負責人都向記者承認,目前四川省內的旅行社很多是靠遊客的購物回扣返點來賺取利潤,也已經成為當地旅遊行業一個公開的秘密。

怎麼來界定它是個旅遊景點還是一個購物店?

隆安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陳旭:如果價格貴的離譜,歸根結底目的是消費

如果是個景點就不應該發生交易行為但如果是一個集市有了交易行為,而且這種交易的價格是背離它的價值的,所以根本上來講,不管他用什麼樣的名字,就是誘惑你消費,如果你是景點,一般來說出了一張門票之外,真正到了景點裡邊,這麼大一個景點,你還在消費嗎?一般來講不消費了,但它是集市,大家都知道集市是幹嘛的?交易,而且交易剛才講,如果你真的價格特別公道,我們叫地毯價,那行,如果你價格貴的離譜,那歸根結底你把人帶到這來,目的是讓你消費。

財經評論員 李藏宇:關鍵在於旅遊收入是否建立在一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上。

如果我們從正面角度來理解,比如當地為什麼要做一個叫做集市的旅遊景點,我們都希望發展當地的旅遊業,我們希望有更多的遊客,希望遊客的消費的更多的留在我本地,可是所有的景區景點,它都有一定接待量限制的,尤其是我們新的法律法規都有規定,既是為了遊客的安全,也是為了遊客的體驗, 你不能無限制的在景區進人,其實它某種程度上限制了你的景區的容量,怎麼辦,有的地方可能就想,那我要造新景區,新的景區哪那麼好造,第一個你需要大量投資,這些地方政府往往是沒有那麼多錢的,那怎麼辦,我就要吸引民間投資,其實這些理由都沒錯,我有一家公司來願意投錢,可以,打造旅遊景區,然後有遊客來,既給當地人創造了就業機會,又有收入。關鍵是你這個收入是不是建立在一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上。若是封鎖信息,帶來額外的高額利潤,這個是違法違規的行為。實際上它對你當地旅遊業長遠發展是沒有好處的。

在《央視財經評論》的演播室里網友也是紛紛吐槽被迫購物經歷。

網友金色九月說,現在旅遊社和購物店勾結騙遊客的事,原因也有遊客貪圖便宜,沒看清背後的陷阱,但是沒辦法,人都是貪圖小便宜,所以旅遊要理智選擇旅行社,千萬別聽信所謂的低價游,沒有免費午餐的。

網友楓葉說,是提醒了,要收集證據,比如說對話、錄音、視頻等等,安全的前提下及時舉報主關部門及時處理,該罰罰,嚴重的追究刑事責任,只有這樣旅行環境才能好起來,才能大家開心起來。

在《央視財經評論》的演播室里主持人周運說到比如一千塊錢的梳子發現我買貴了,按照新的《旅遊法》的規定,先由旅行社墊付我的退款的這個錢,但是久來久去磨了很久,最終雖然是賠了,但是成本太高,很少人投訴。我們聯合數字100還做了一個調查,說到底有多少投訴,現在說沒有的還是占到大多數,7成以上,有的只有26%,但是讓我們略感欣慰的是下面這個調查結果,在投訴過後比較滿意的有3成的人,一般的也有4成的人,投訴完了還非常不滿意的只有很小的比例了,就是說投訴好像還挺有用。

隆安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陳旭補充到,如果有這種欺詐行為發生,有其他的一些我們在旅遊當中一種不當的行為發生還是要投訴,就跟我們報案似的,我們很多東西丟了可能覺得報案沒有用,但是在某一個特殊的比較集中的時段發生了類似的案件很多的話,有關部門就會重視,像剛才這個數字統計,說我們滿意、比較滿意的,滿意或者一般的占70以上,而且不滿意或者很不滿意的占25%左右,就可以看出事實上我相信市場管理部門也好,政府也好,還是對這些旅遊者,這些從業者還是有規制的,還是有制度的。

3、維權的成本高,很困難,怎麼辦?

隆安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 陳旭:需要政府和市場來監管

這個事如果光靠消費者本人去維權,我認為這個制度設計就出問題了,所以這還是要政府和市場來管,當地的政府,當地的旅遊管理部門對於這樣的行為如果一旦被投訴並查實的話,該怎麼重罰,如果有這種重罰的機制,那我覺得可能這些欺詐者們,非法經營者們就要收斂一些,你光靠我們個人力量,就咱們剛才說的,咱們時間精力金錢投入,這不現實的。

財經評論員 李藏宇:購物場所無法監管是個問題

但這個確實也是我們面臨的一些問題,目前旅遊市場,我們管理基本上橫向、縱向,縱向比如旅遊局系統的垂直管理,你只能管旅遊社、管導遊、管景點,但是真正的購物場所你基本上管不了。當地的工商、物價部門管,可是你去當地的工商、物價部門投訴這個成本就高了,因為你遠去這個旅遊的,你就回來了。

換個視角看經濟,CCTV2《央視財經評論》周一至周四,每晚21:50,準點開評。

(本文編輯:陳雨芫)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132954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