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壽: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建設綠色生態文明新家園

Fun Tra ...| 2016-11-01| 檢舉

濕地公園美景。

青山綠水之中歌唱。

濕地公園花海。

抬工號子展演。

濕地公園攝影展。

濕地公園內健身。

秋高氣爽,在仁壽城市濕地公園音樂噴泉廣場前,一群戶外瑜伽愛好者舒展身姿,於青山秀水間吐納清新空氣;公園青莎翠岸景點處,愛好音樂的老年人齊聚一堂,伴著笛聲歌唱……現在,濕地公園已經成為了市民休閒、觀景、遊玩、健身的好去處。

10月24日,仁壽城市濕地公園創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通過市級初檢並進入迎接省級檢查階段,有望成為仁壽縣第二處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生態打底

展現仁壽新面貌

仁壽城市濕地公園旅遊景區位於仁壽城北新城中心區域,西距眉山34公里,北距成都50公里,至黑龍灘風景區僅12公里,是融情山水的城中生態綠洲,更是高速發展的仁壽喜迎八方賓朋的城市會客廳。仁壽城市濕地公園旅遊景區西起迎賓大道,東至仁壽大道一號橋,由濕地公園、仁壽縣體育館、仁壽縣文化中心、中央水體公園、仁壽大道商業街等部分組成。

景區秉承「生態打底、引水入城、基礎先行、新型形態」的設計理念,成功打造了以中央水體公園為特色的城市水體景觀軸。完善了包括仁壽大道商業街區、體育館、文化中心在內的商務、文化、休閒、娛樂等功能體系。定期或不定期舉辦的藝術、民俗、演藝文化活動更增添了景區的文化底蘊。景區區位良好、景城相融,環境優美、業態成熟,成為了仁壽傳播城市魅力、展示文化底蘊的一張靚麗名片。

多措並舉

突顯景區區位優勢

為了抓好創建工作,仁壽縣多措並舉,抓好、抓實各項工作。

高度重視,加強領導。仁壽縣成立了專項工作領導小組,涉及24個職能部門,定期舉辦創A工作推進會、創A工作討論會等;通過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創4A工作,制定並實施創建4A級旅遊景區工作方案。

落實責任,加強督查。建立創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督查督辦制度和考核獎懲制度。細化分解各項目標任務,將景區創建工作納入各部門的目標考核,每月收集上報創A工作推進情況,定期、不定期對各單位創建工作進行督促檢查、通報和考核。

強化指導,規範創建。在景區建設與創建期間,多位市領導多次到仁壽城市濕地公園調研建設工作,對仁壽城市濕地公園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做出的大量工作和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並就項目推進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具體意見和建議。西南民族大學副教授劉開榜及其創A指導團隊反覆多次考察現場、梳理問題、指導工作,為景區創建工作順利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廣泛宣傳,深入發動。通過層層召開景區全體工作人員會議、景區各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培訓會等多種形式,積極整合各類資源,全面宣傳創建工作,提高景區居民對於創建工作的知曉率、支持率和參與率,形成了人人參與、人人創建的良好環境氛圍。

成效顯著

創建工作穩步推進

仁壽城市濕地公園旅遊景區目前已完成水域面積為780畝的濕地公園以及1600餘米長的中央水體公園建設,是仁壽縣「綠海明珠、百園之市」的又一創舉,是仁壽縣利民惠民的又一生態工程。自2014年5月動工修建,歷時2年,圍繞景區的開發建設總共投入資金4.6億元,並在景區公益設施、基礎設施和景觀設施後期的升級建設中投入1020萬元。

為了達到國家4A級景區的創建要求,在景區硬體基礎設施方面,還按照創A標準對遊客中心、停車場、景區旅遊廁所等功能設施進行改建,完善了旅遊交通設施、安全設施、遊客休息設施、衛生設施、標識系統及公共信息圖形符號、智慧景區建設,完成了景區內環境整治,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完善旅遊交通設施。規範設置了景區專用外部交通標識牌,按照標準要求,改建了生態停車場,總面積達1.2萬平方米。生態停車場大小車分區停放,設置了停車線、回車線,完善引導標識,並有專人值管。

規範旅遊服務設施。對陵州大道與學府路交匯路口的文林鎮政務中心進行遊客中心改造,配備設施,完善功能。遊客中心設置了遊客休息區、影視播放廳、諮詢服務區、紀念品區、醫務室、導遊室、投訴室等功能區,配備了電子觸摸屏、免費飲水機、手機「加油站」等服務設施,製作了多種導覽宣傳資料,提供了輪椅、嬰兒車、雨傘等特殊人群服務設備。景區聘請了3位外語導遊員,成立了中文導遊講解隊伍,為遊客提供多語種以及專業化、個性化的導遊服務。統一設計製作了景區導遊全景圖、導覽圖、道路指示牌、景點介紹牌、宣傳牌以及溫馨提示牌等標識系統,公共信息符號準確,圖面信息完善,材質生態環保。

強化旅遊安全保障。建立健全了景區安全保衛制度,完善了各種應急處理預案,開通並公示了緊急救援、遊客投訴等應急電話。設置治安警務室1個,配備專職安保人員51人;對景區安全警示牌查漏補缺,完善了景區廣播系統,配備了室內外滅火器等消防設備。設置避災場所,配備應急醫療室(點)1個、專職醫護人員1名。確保遊客突發傷害事故、旅遊質量投訴等問題能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和救治。

營造良好衛生環境。整改現有不符合標準的垃圾桶,增設菸灰缸及有害垃圾投放口,設置垃圾集中收集點1處。完善衛生管理制度,配備景區衛生管理人員41人,加強了對景區餐飲企業的食品衛生管理,堅持對景區內垃圾日產日清,集中處理,使景區的旅遊衛生環境得到了進一步改善。

完善景區郵電服務。完善了景區郵電服務和紀念服務點,為遊客提供景區郵戳、紀念封、明信片等郵政紀念服務。在遊客中心設置公用電話,設立了醒目的標誌,具備國際、國內直撥功能,通訊信號覆蓋整個景區。

健全旅遊購物管理。景區在遊客中心及濕地公園重要節點建設了商品展銷櫃檯與便民服務點;開發旅遊商品近20種,特色突出;出台了相關規章制度並嚴格執行,規範了景區內旅遊商品經營店鋪的經營規範,做到明碼實價銷售。

實施景區綜合治理。一是加強環境整治。對景區違法建築、餐飲衛生、環境秩序等進行集中整治;組建景區保潔隊伍,旅遊垃圾日產日清,保持景區乾淨整潔;治理景區電線、網線。二是嚴格生態保護。堅持「合理開發、永續利用」原則;對景區內空氣品質、噪聲指標、地表水質量進行監測和整治;制定景觀、生態、建築保護方案,落實專人管理,防止人為破壞,保持了自然景觀和文化建築的真實性與完整性。三是嚴格控制建設。對景區建設項目,根據規劃要求,從體量、層高、風貌、材質、裝飾等方面進行規範,確保建設項目與整體環境協調一致。

強化景區宣傳營銷。藉助各類報刊、電視、網際網路等媒體,通過製作旅遊宣傳畫冊、設立大型廣告牌等方式,對景區旅遊資源、旅遊項目進行多層次全方位的宣傳和推介。

隨著天府新區大交通網絡的構建,仁壽將融入成都半小時經濟圈,仁壽城市濕地公園景區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

本報記者 梁昊 文/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132484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