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和日本人結婚,你先要了解這些

ZXL| 2016-10-20| 檢舉

結婚是人生大事,結婚禮宴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記憶。日本人的結婚儀式主要有4種:神前結婚式、佛前結婚式、教堂結婚式及人前結婚式等。

現在人前結婚式和家庭結婚式在日本年輕人中間越來越流行,但是同樣有很多人願意選擇在神社舉辦一場日本本土宗教神道教式的婚禮,這種婚禮稱作「神前結婚式」,是傳統的日式婚禮之一。

「神前結婚式」通常選擇在神社或是飯店的偽神社舉行,典禮中新郎穿著黑或白底的羽織和男物,新娘則以白無垢搭配角隱出場。神前式的好處是場地精簡,費用廉宜,再加上神社是日本原產極為普遍,因此成為島國居民使用頻率較高的一種婚禮方式。

婚禮流程根據不同神社微有差異,但大體如下

婚禮流程

1.參進(參進の儀・さんしんのぎ)

在結婚儀式開始的雅樂演奏聲中,從做準備的屋子列隊行進至神社本殿,一般會有1到2位巫女在前引導,新郎新娘在一把神職人員撐起的紅傘下並列前進,雙方親友則成兩隊隨後。

入場:在巫女和陪嫁的引導下,走到神殿內部,新郎的親戚坐在面向神明的右側,新娘的親戚則是坐在左側。親戚們依照血緣關係的親近度依序由最靠近神明的地方開始入座。

2. 修祓(fú)之禮(修祓・しゅばつ)

「修祓」意為洗凈身心靈的除穢儀式。新郎新娘和所有與會者都會受到由齋主進行的除穢祝福。神職人員一邊詠頌御祓詞、一邊祓除新郎新娘及參列者身上的災禍。

3. 奏祝詞(祝詞奏上・のりとそうじょう)

神社的神主(神社的神職人員)持事先寫好的祝詞向神靈報告新郎新娘的婚事,以及祈求神靈賜福給新郎新娘。

4. 巫女舞(神子舞・みこまい)

盛妝巫女伴隨樂聲起舞,代表神靈賜福給新郎新娘及在坐雙方親友。

5. 三獻之禮(三獻の儀・さんこんのぎ)

三獻儀式,新郎新娘獻酒三次,每次三杯一共九次。三獻儀式中所用的酒,稱為「三三九度杯」,所謂「三三得九」,九次交杯就代表長久永遠,白頭偕老之意。需要強調的是,由神女獻上的神酒必須喝得乾乾淨淨,否則不吉利。

6. 奏誓詞(誓詞奏上・せいしそうじょう)

新郎新娘面對神靈說出結婚誓言的儀式,向神明一鞠躬之後,新郎將會朗誦誓詞,並且在最後念出自己的姓名,新娘接在新郎後面只念出自己的名字即可,從此互助互愛,共建美好家庭。

7. 交換戒指(指輪の交換・ゆびわのこうかん)

互相將戒指戴入對方左手的無名指,雖然感覺有些和神前結婚式的氣氛不太搭的程序,但是確實是不可少的環節。

8. 玉串奉奠(玉串拝禮・たまくじはいれい)

玉 串指的是在紅淡比樹(楊桐)的細枝上綁上用棉製成的「紙垂」,其功用是聯繫神明與人類。將此器具供奉在神明面前具有鞏固和神明之間的聯繫之意。從神職人員 手上接下玉串並且供奉給神明之際,要先讓玉串依順時鐘方向旋轉半圈,讓玉串的根部向著神明,接著再二鞠躬二拍手一鞠躬。

9. 親友行酒禮(親族盃の儀・しんぞくさかずきのぎ)

新郎新娘雙方父母以及親友都用酒杯飲用御神酒,代表著兩個家庭從此結為親家。跟「三三九度」一樣,要分成三口飲用。

10. 退場(退場・たいじょう)

依前由巫女在前引導眾人退出大殿,退場之後,賓客們就可以開始酒宴,酒宴上有切蛋糕、開香檳等活動,跟現代的婚禮慶典就沒有多大的區別了。

關於禮金

其實日本的宴客制度大都是招待制,禮金也是自由包,不過禮金需要放進祝儀袋裡而不是我們常用的紅包。一般來說,新人的朋友或是同事,大部分以2至3萬為基本價,其他親戚或公司上司或年紀較大的朋友也會再往上調一點。

但是要注意的是,中國人做禮金多半以偶數為主,但日本卻剛剛相反,覺得雙數有可以分開的意思,所有通常禮金都會包奇數。另一點要注意的是,「4」和「9」在日文與「死」與「苦」的發音很相近,所以也要儘量避免。

不過最近開始有「2」代表夫婦的意思,現在他們要包2萬的話會放一張一萬和兩張五千的紙幣,這樣張數就是是單數,就不需要避忌了!

婚禮忌諱

在日本的結婚禮宴上,嘉賓的致辭飽含著對一對新人的期許與祝福,因此致辭中可是有許多忌諱語的。比如說「壊れる」、「終わる」這樣的詞。這兩個詞本身沒有特別不好的含義,只是日本人儘量不在紅白喜事時使用。

切婚禮大蛋糕時絕對不能用到「切」這個詞,因為是切斷的意思,說切蛋糕的時候要用「入刀」。

宣布婚禮結束時,不能使用諸如「離開」、「再見」、「哭泣」、「冷淡」等預示或者能使人聯想到幸福家庭破滅的忌諱用語。避免使用忌諱語,並不是因為沒禮貌,而是因為它能使人聯想到不吉利的事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130978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