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身邊的東西一直都在頻繁的更換、改造或者消亡。那些遺留在歷史長河裡的事物,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失去了昔日的模樣。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去看看那些快要消失的古代文明。
1.敦煌莫高窟
敦煌石窟營造及其歷史過程,敦煌的悠久歷史,當地有影響的世族與大姓,以甘肅敦煌莫高窟(22張) 及敦煌同周圍民族與西域的關係,在歷史中沒有或很少記載。敦煌石窟有成千上萬個供養人畫像,其中有一千多條還保存題名結銜。能夠了解許多歷史狀況和歷史線索。
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築、彩塑、繪畫三位一體的綜合性藝術。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洞窟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佛龕窟、佛壇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

2.吊棟閣
吊棟閣位於涇縣西南章渡鎮的「江南千條腿」是一處獨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築,瓦房木板結構,前店後宅。
中國傳統的「依山造屋、傍水結村」的選址觀念,使章渡鎮人口迅速增長,很快走向繁榮,成為涇縣古時候的第二大商埠(第一大商埠為碼頭,今琴溪鄉境內。
3.永泰古城
永泰古城,現址甘肅景泰縣寺灘鄉,修築於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明政府為防禦北方的少數民族入侵而修建。建成後即成為軍事要塞,蘭州參將就駐紮在這個城堡內。當時,城內駐有士兵2000多人,馬隊500人,附屬設有火藥場、草料場、磨坊、馬場等機構。
城牆上有炮台12座、城樓4座,城下有瓮城、護城河,城南北兩側分別指向蘭州和長城方向建有綿延數十里的烽火台。如此完備的設計,堪稱中國古代軍事要塞教科書式的典範之作。
4.開平碉樓與村落
開平碉樓,位於廣東省江門市下轄的開平市境內,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是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種。
開平碉樓為多層建築,遠遠高於一般的民居,便於居高臨下地防禦。開平碉樓的牆體比普通的民居厚實堅固,不怕匪盜鑿牆或火攻,窗戶比民居開口小,都有鐵柵和窗扇,外設鐵板窗門。
5.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歷經漢、魏、唐、宋、元、明、清,綿延不絕,構成了一部中國中原地區上下2000年形象直觀的建築史,是中國時代跨度最長、建築種類最多、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代建築群,是中國先民獨特宇宙觀和審美觀的真實體現
6.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是中國古代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平遙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徵。而且,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山西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123190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