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對城市旅行沒什麼好感,不想從一個鋼筋水泥的叢林奔向另一個。但不知道為什麼,滿洲裡這個名字對我來說,一直充滿了神秘色彩,或許是太多的歷史書都提到了它,或許它是我國最大的沿邊陸路口岸的緣故,我們探訪了這個邊境城市,最終留下的記憶除了國門和十四一號界碑,還有滿洲裡的套娃廣場。
滿洲裡市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腹地,據說滿洲裡原稱「霍勒津布拉格」,蒙語意為「旺盛的泉水」。1901年因東清鐵路在此建成車站而得名,俄語為「滿洲裡亞」,音譯成漢語變成了「滿洲裡」。
滿洲裡東依興安嶺,南瀕呼倫湖,西鄰蒙古國,北接俄羅斯。我們首先去了滿洲裡口岸,這個口岸據說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為它處於中俄蒙三角地帶,北接俄羅斯,西鄰蒙古國,是第一歐亞大陸橋的交通要衝,是中國通往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和歐洲各國的重要國際通道。
進入口岸都要買票,進去之後,可以直接走到最接近俄羅斯的邊境,大多數人也只是國境線邊上拍照留影,最熱門的拍照地點,莫過於國門和四十一號界碑,我也不能免俗,拍下了俄羅斯的國門和我國的四十一號界碑。然後,隨著大批的人潮,再看看一列停放著的日本製造蒸汽機車──「滿洲裡號」,它是毛主席僅有的兩次出國中乘坐過的唯一的一列火車。
這輛火車頭據說是美國送給蔣介石的,但蔣介石還沒乘坐過,只有宋美齡坐過一次。這輛機車的車頭編號是1861號,代表著滿洲裡到俄羅斯的後貝加爾斯克的距離,即18裡。當年,毛主席出訪蘇聯,到這裡後,才轉乘蘇聯的專列。傳說「61」是代表毛澤東在滿洲裡期間,曾對駕駛這輛火車頭的司機長說過六句話:一定要與蘇聯同志搞好友鄰關系,一定要注重少數民族地區的相互團結,一定要保障軍用列車的安全,一定要多學文化,一定要克服天氣寒冷帶來的困難,一定要注意身體。毛主席回國後,向全國人民發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偉大號召。
雖然以前的很多旅行者將滿洲裡描述得十分美麗,說像是到到了童話世界,但我到達滿洲裡,這個城市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個大型火車站,到處都能聽到火車的汽笛聲和車輪聲,到處都是大型貨場。滿洲裡全市總面積730平方公裡,總人口26萬,居住著蒙、漢、回、朝鮮、鄂溫克、鄂倫春、俄羅斯等20多個民族,是一座具有中俄蒙三國特色,一個繁忙的口岸城市,還有「東亞之窗」的美譽。
都說滿洲裡是一個旅遊城市,從旅行的角度來看,滿洲裡不是一個特別好的旅遊城市,有些喧鬧有些嘈雜。城市裡面到處都是過來購買商品的俄羅斯人,街道上都是新建的具有俄羅斯風情的建築,可惜具有一定歷史年頭的建築物並不多見,主要街道上幾乎都是新的建築,雖然色彩豔麗,但是沒有了歷史,提不起讓人想拍攝的興趣。我們逛了幾個家商場,大多是針對俄羅斯商人批發的,裡面充斥著各種服裝和百貨日用品,仿冒的品牌不少,其質量非常一般。倒是吃的比較有特色,除了內蒙古的羊肉大餐,俄式特色的餐館比較多,即使是幹麵包就著一點湯,吃起來還是別有風味。
沒想到的是,滿洲裡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俄羅斯套娃廣場,它是全國唯一的以俄羅斯傳統工藝品──套娃為主題的旅遊休閒娛樂廣場。套娃廣場距離滿洲裡不遠,位於城市西郊的301國道邊上,主題廣場面積6萬平方米。進入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高達30米的大套娃,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據稱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套娃。主體套娃內部為俄式餐廳和演藝大廳,由於我對這些沒什麼興趣,所以也沒進去看個究竟。
套娃外部是三面的彩繪,三面分別繪著中俄蒙三國的美麗女孩,色彩十分絢麗,吸引不少遊客在那裡拍照留影。這個最大的套娃週圍,有8個功能性套娃,200個代表全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小套娃。在套娃附近,還有30個色彩繽紛的俄羅斯復活節彩蛋。
在廣場音樂噴泉的週圍還有十二生肖和十二星座塑像,我是屬兔的,於是找到了這個超大的兔子,拍了一張。
套娃廣場是滿洲裡標志性旅遊景區,遊客必去的景點,雖然對我這種喜歡自然景觀的旅遊來說,這些人造景觀真的沒有任何意義,不過這些套娃的色彩確實不錯,在這裡不僅拍了不少照片,回來的路上還忍不住買了一個好多層的套娃留作紀念。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117720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