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游50國,她拍下全世界...

Jason| 2016-07-14| 檢舉

從事跨領域創作的彭怡平,發現了一個普遍的事實——許多女性終其一生,都無法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不少人終其一生甚至不曾意識到,擁有自我空間的意義和重要性。為此,彭怡平歷時12年,實地走訪50多個國家,完成作品「女人的房間」。圖為瑪麗亞,抽象畫家、藝廊經營者,37歲,伊朗馬什哈德,攝於2014年。《女人的房間》彭怡平攝影展將於2016年6月18日至7月17日在北京798映畫廊舉辦。

友弟,歌手、作曲、音樂監製、演員,51歲,馬來西亞吉隆坡,攝於2014年1999年,持續了一年的戀情戛然而止後,友弟為了給自己一個家,買下現在這個居所。剛開始,她把這個空間當做旅館,裡面簡單到只擺一張床和桌椅,甚至不允許陽光透進來。直到那年的元宵節,友弟首次穿上旗袍,在120位華人面前演唱《不了情》等多首令人懷念的老歌,從此造就了她歌唱事業的第二春。

特莉許,「青年團」主席、女性志工,65歲,美國舊金山,攝於2006年自十歲起,特莉許便患有視覺障礙,卻鍾愛閱讀。每當特莉許閱讀時,便取出一隻外形如觀看幻燈片專用的獨眼放大鏡,並以戴泳鏡的方式,將連著放大鏡的橡皮圈套在頭上,她常獨自一人坐在客廳的角落,或在陽台改建的書房中閱讀。她沉醉於古書的冒險世界,只有古老的鐘聲才能偶爾將她的心思帶回現實世界。

海爾格女士,女主人,68歲,斯里蘭卡甘迪,攝於2013年1995年,海爾格夫人繼承了由母親設計的房子,決定用畫筆給房子塗上色彩,找回童年時家的感覺。

伴戶千雅子,花嵐舞踏的舞者,38歲,日本大阪,攝於2006年38歲的千雅子是花嵐舞踏的舞者,也在殘障中心當舞蹈老師。對童年時光的戀戀不捨,促使千雅子收藏了許多日本人偶。她拉開古董衣櫃的抽屜,從裡面取出一套套以宣紙仔細包裹好的日本和服,每件都是知名和服師傅精雕細琢的手工藝術品。

左:法蒂梅,護士,27歲,右:艾菈,經理,26歲,伊朗亞茲德,攝於2014年妹妹艾菈自牆上取下一幅畫,這幅畫是她四年前找到工作,賺到工資後,買給母親的母親節禮物。艾菈告訴彭怡平,如果她有自己的家,她希望用粉紅色來漆滿整個空間,並在空間里擺放床、沙發桌椅與電腦。更重要的是,到處擺滿各式各樣的洋娃娃!

張姥姥,兵馬司衚衕居民,80歲,中國北京,攝於2006年北京兵馬司衚衕張姥姥的家裡,1970年代的熱水瓶、貼著紅色春聯的木門,牆邊木頭架彩繪花紋的陶瓷臉盆,帶銅鎖頭的樟木箱子,使張姥姥那個代年代的婦女生活透過空間得以保存,而不至於灰飛煙滅。

蔡瑞瑩,小學老師,72歲,馬來西亞馬六甲,攝於2013年蔡媽媽指著一旁墊高起來的開放式小沙龍內一幅肖像畫說:「那是我的婆婆。」雖然蔡媽媽與畫像中這位貴氣逼人的女子,乍看有幾分神似,但不同的是,蔡媽媽很愛笑。

葉安娜,畫家,53歲,古巴卡馬圭,攝於2011年在這幅作品裡,彭怡平讓葉安娜穿上大衛像的圍裙,卻表現出瑪麗蓮·夢露千嬌百媚的姿態,表現在她女性的外表下,有著男人一樣的意志與生猛的活力,並以她放置在切菜板上的四季豆做為新娘捧花,置身在這個她一手打造的廚房裡,完成這張廚房劇場(視頻)攝影。

布里亞特族婦女安,靈媒,56歲,俄羅斯烏蘭烏德,攝於2000年沐浴在陽光之下的她,有如揚·維梅爾《倒牛奶的女僕》畫作中的女子,籠罩於神聖的光輝中。

莎韻,織布工藝者,85歲,中國台灣泰雅族金岳部落,攝於2015年泰雅族金岳部落最後一位嫻熟織布技藝的80多歲的阿嬤,有著家喻戶曉的名字莎韻,她娓娓道來自己的故事,告訴我們自日據時代至今,居住空間如何因政權的更迭而改變,也牽動著族群的興衰與家族的記憶。

費德列克·貝朵,法國第二台與第六台最著名的音樂節目主持人,40歲,法國巴黎,攝於2011年德列克·貝朵是法國第二台與第六台最著名的音樂節目主持人,幾近素顏出現在彭怡平的眼前,卻比電視畫面上的她看上去還要美麗。三年半前,她厭倦了蒙馬特公寓的生活,決意搬到一個清靜的地方。

法斯娃·諾瓦克,聲音療愈師,60歲,法國巴黎,攝於2015年法斯娃·諾瓦克承繼了母親家族的土耳其文化,自小對於異國風情有著不舍的眷戀,而性格里的向陽,更使得她在選擇空間上有著絕對的堅持。彭怡平以這張影像呈現這位60歲女子如何因發掘音樂的美妙、大自然神奇的饋贈。

雅妮絲貝爾,女巫師,35歲,古巴千里達,攝於2011年剛開始彭怡平以為這間大廳便是雅妮絲貝爾行使神奇魔法的祭壇,她卻笑著說:「我的房間是通往海神居所的神殿。」雅妮絲貝爾點點頭,卻對她如何成為神殿女祭司的事笑而不答。她僅僅告訴我:「這是天意!神指示我成為祂的使者,我只是順從天命。」

趙梅英,平面設計師,56歲,中國台灣新北市,攝於2015年梅英的家在山上,原本住在關渡畫室的她,在38歲那年,路經一棟廢棄的日式房子,聽聞裡面傳來哀鳴的聲音,她步入其中,發現一隻被綁在柱子上的,約麼兩個月大的狗,因為長久沒有進食而奄奄一息。自此,每逢下班以後,她便特意前來餵食,直到第三天,她看到小狗為了掙脫,脖子被繩子勒住,差一點窒息而死,趕緊鬆綁繩子,將小狗帶回家中照料,取名為荳荳。

維若妮卡·法斯德,雕刻家,56歲,法國巴黎,攝於2015年56歲的維若妮卡·法斯德與她的英國愛人與孩子,還有一隻貓咪,共同居住在巴黎13區的一棟社會住宅里。身為視覺藝術家的她,將位於巴黎十三區的家打造成一間雕刻工作坊,整個空間從入口處的那一刻起,就被屋內琳琅滿目的作品給擠得水泄不通。

垣本泰美,攝影師,30歲,日本大阪,攝於2006年垣本泰美的家座落在大坂府吹田市郊山區的老社區,不少房子都有上百年以上的歷史,而泰美住的家也有五十多年以上的歷史,無論建築或隔間都以木頭為材料,古意盎然,整座建築物呈「一」字型排開,與今日慣見的長方形或者四四方方的建築物截然不同。

黛安娜,高中理工老師,42歲,古巴聖塔克拉拉,攝於2011年黛安娜的職業是高中教師,專教理工。儘管家庭成員從未收藏或醉心藝術,黛安娜自小便對藝術十分著迷,祖父過世後遺留給她一隻中國花瓶,自此開啟了她的藝術品收藏人生。先生的支持,使她從一位業餘的收藏者逐漸變成專業藏家,如今已有14年。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117275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