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到了最美的季節,我們一起去看花海!
本文由西藏旅遊在線(xizangzaixian)編輯。
五月到十月是西藏旅遊的旺季,同時也是西藏各種花盛開的季節,如果你去西藏,在路邊看到它們,記得打個招呼喲!
格桑花和張大人花
格桑花又稱格桑梅朵,具體為何種植物存在廣泛的爭議。在藏語中,「格桑」是「美好時光」或「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所以格桑花也叫幸福花,長期以來一直寄託著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
▲波斯菊
很多人都把波斯菊認為是格桑花,而這種花在藏區另有其名,叫「張大人花」。因為此花是清末駐藏大臣張蔭棠帶到拉薩的。所以從物種引入中國的時間上來說,波斯菊絕對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格桑花。從廣義上說,「格桑梅朵」極有可能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頑強的野花的代名詞,而從植物學特徵上講菊科紫菀屬植物和拉薩至昌都常見的栽培植物翠菊,都符合格桑花的特徵。
▲翠菊
蕎麥花
蕎麥是短日性作,喜涼爽濕潤,不耐高溫旱風,畏霜凍。每年八月的西藏,在日喀則你就可以雙眼大飽蕎麥花海。
西藏杓蘭
別稱維納斯、女神的拖鞋、大口袋花。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當兩朵花並列在一起的時候,這低垂的花瓣酷似一對拖鞋,而且她們生長在終年雲霧繚繞、遍地野花的高山之上,所以也被植物學家稱為「仙女的拖鞋」,即「拖鞋蘭」,也有人稱之為「大口袋花」。
藏菠蘿花
它的成長環境最低海拔在4500米以上,種子發芽後鑽出沙石就能開花。花朵生得嬌美,開得淒艷,成片連天,沿著冰川融水形成的小溪,一直可以開到雪線附近。這種嬌艷的花是一種古老物種,或許由於其生長環境的惡劣,後來枝葉慢慢發生了退化。
綠絨篙
綠絨蒿是罌栗科綠絨蒿屬植物的泛稱,全世界大約有49種,歐洲西部產1種,其餘的48種產自喜瑪拉雅地區及中國西南部地區。我國約有39種,特別是西藏東南部分布最多(約27種),四川西北部、雲南西北部、湖北西北部、陝西中部、青海東北部、甘肅的南部以及西部地區均有分布。喜瑪拉雅地區如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也有一些分布。
龍膽花
植物龍膽在中國大陸、俄羅斯、日本、朝鮮等均有分布,多產於西南高山地區。耐寒,喜光,耐半陰,喜深、喜肥沃及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花單生莖頂,廣漏斗形,深藍色,花期8-9月。其根及根莖名為龍膽,為中藥常用清熱燥濕藥。
鳶尾花
藍蝴蝶、紫蝴蝶、扁竹花等,屬天門冬目,鳶尾科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花藍紫色,蒴果長橢圓形或倒卵形。可供觀賞,花香氣淡雅,可以調製香水,其根狀莖可作中藥,全年可采,具有消炎作用。
翠雀花
因其花形別致,酷似一隻只燕子,故又名飛燕草、鴿子花。花徑4厘米左右。5-10月開花。形態優雅,惹人喜愛。是耐旱,陽性,耐半陰,性強健,耐寒,喜冷涼氣候,生於山坡、草地、固定沙丘,忌炎熱。該種全草有毒,中毒後呼吸困難,血液循環障礙,肌肉、神經麻痹或產生痙攣現象。觀賞時需注意安全哦。
狼毒花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長圓型,輪生,花單性,結蒴果,扁圓形。根有毒,可入中藥,有祛痰、止痛等作用。多見於我國青藏高原,其根、莖、葉均含大毒,可製成藥劑外敷,能消積清血。亦可做農藥,用以防治螟蟲、蚜蟲。但人畜絕不能食之。狼毒花根系大,吸水能力極強,能適應乾旱寒冷氣候,周圍的草本植物很難與之抗爭。 其根系越發達,毒性越大。
高山杜鵑
常綠小灌木,高可達1米,分枝繁密,伏地或挺直。葉常散生於枝條頂部,革質,上面淺灰至暗灰綠色,下面淡黃褐色至紅褐色,葉柄被鱗片。花序頂生,傘形,有花數朵;花芽鱗脫落;花萼小,帶紅色或紫色,花冠寬漏斗狀,淡紫薔薇色至紫色,罕為白色,花絲基部被綿毛;蒴果長圓狀卵形,5-7月開花。
黃牡丹
黃牡丹是野牡丹的一個變種,為芍藥科落葉小灌木或亞灌木,生於海拔2000~3500米地帶。高1~1.6米。全體無毛,莖木質,圓柱形,呈灰色或嫩枝綠色,基部有宿存倒卵形鱗片。分布於雲南中部、西南部景東、西藏東南部、西南部木里等多個縣區。五月開花。
雪蓮花
又名新疆雪蓮、天山雪蓮、高山雪蓮。因武俠小說而被訛傳為難得一見的奇花異草。新疆、西藏地區人民稱之為卡爾萊麗,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35厘米,可作藥用,也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塔黃
為蓼科大黃屬下的一個種。多年生草本,高大草本,高1-2米,根狀莖及根長而粗壯,直徑達8厘米。生於海拔3900-4000m的山坡草地。分布於中國西藏喜瑪拉雅山麓及雲南西北,生於高山石灘及濕草地。
PS:另外小編在這裡也要呼籲一下,高寒環境生長不易,鮮花雖美,請勿肆意採摘。喜歡是占有,愛是克制。願你我都能用心欣賞花之美,勿采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9/node108623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