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馬國際旅遊
原標題:《帶著馬來妹去馬六甲》
文/罅隙之碧
在大馬已然幾年光景,卻未曾認真的去看看馬六甲。為了彌補,為了在這一年十月的假期留下一份記憶,去了一趟馬六甲,帶著我的馬來妹(在大馬機場買的布娃娃,取名馬來妹)。
馬來妹的笑容
腳步,從歷史的遺蹟開始
歷史遺蹟在為馬六甲做著自我介紹,以斑駁的城牆訴說著古老
不矛盾的美感
紅色,似乎是馬六甲的外衣,無論身在它的哪一處角落,都會感受到它的鮮艷與深沉,是的,鮮艷與深沉,卻透著完全不矛盾的一種美感。
夢裡的貓咪。你永遠會在愜意的環境里看到它慵懶的身姿。在馬六甲,擦身一隻漫步的貓咪,是很常見的風景。
各種身姿,各種表情,各種悠閒的貓咪,這所有畫面不是在展示貓咪的美好生活,而是在告訴每一位相遇馬六甲的朋友,馬六甲,是座城,愜意的城。
獨一無二的人力車
很多景點都有人力車,而馬六甲的人力車卻是最別具一格的一種存在。每一輛都不同,每一輛都閃耀你的雙眼。你會看到身強體壯的大男人蹬著裝飾滿Hello Kitty的三輪車,也會聽到節奏強烈的音樂聲從三輪車尾部的音響中傳來。一位來自印度的溫和大叔主動為我們介紹和展示他的三輪車,說他的三輪車是馬六甲的NO1,除了沒有滿車的Hello Kitty,我也不知道優勢在什麼地方,但感覺還是比較獨特,再加上大叔的熱情,我便帶著馬來妹坐上了大叔的人力車。大叔蹬的辛勞,但那或許是他唯一能做的餬口工作。大叔蹬的輕鬆,我從他的容顏中看到了知足與快樂。不論我們以哪一種方式生存,都應該樂活。
街道
和所有城市一樣,馬六甲的街道亦是人來車往,但少了一種感覺上的煩忙。繁忙,卻不煩忙,這是太多城市學不來的狀態。
馬六甲河
在馬六甲河邊為馬來妹留影,河對岸的咖啡屋被滿滿的粉色花朵包圍著,那是可以令人安靜下來的情調。到馬六甲河邊,一定要坐船感受一下兩岸獨特的風景。馬來式房屋建築,各種壁畫塗鴉,展示著馬六甲的歷史。各種安靜文藝的美好。
與鄭和有關的故事
航海家鄭和曾七下西洋,五駐馬六甲,也是他的到來,深深影響了這座城市的歷史。至今,馬六甲仍保存著許多鄭和遺蹟。為了紀念鄭和下西洋六百年,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僑出資在馬六甲修建了鄭和文化館,並在裡面展出了當年鄭和下西洋所帶來的瓷器,海產品以及寶船模型等。
炮台上的韓國歐巴,很想問問他們從哪兒來到哪兒去,終於還是沒問出口。
夢想開一間咖啡屋,在夢想未照進現實前,喜歡用鏡頭記錄下別人的咖啡屋。
雞場街
繁華又安靜的雞場街,正值大馬的公共假期,街道上車來人往,不過,即使如此,依然能夠找尋到文藝范兒十足的安靜的小巷,跟隨著一隻慵懶的貓咪,也能留下一次美好的記憶。有一種說不明的喜悅與留戀,還未離開便開始想念。或許是古董小店那斑駁的色彩,或許是半掩著門的那間茶館,或許是充滿故事的小店,亦或是鮮艷的花朵盛開在壁畫間...
水上清真寺
最初,是奔著水上清真寺去的馬六甲。還記著從朋友的相冊看到的那張照片,她跪坐在拜毯上,身旁的彩色玻璃外,是無垠的海水。也就是從那一刻起,畫面模糊了,馬六甲有座水上清真寺的記憶卻再未逝去。到達馬六甲的當晚就急切的去了清真寺,在暗夜裡帶去了長久備好的問候。翌日,在陽光撒滿大地時又一次走進它,擁抱它,在它的懷抱中幸福安靜的叩拜養主。
非穆斯林參觀時被要求披上遮蔽羞體的披風
分享兩張來自新浪博主的美贊攝影
《水上清真寺》
吃在馬六甲
馬六甲雖說華人比較多,但仍然很容易找到halal的餐館與食物,不習慣吃馬來飯的話可以選擇吃快餐。
THE END
攝影/罅隙之碧 &尹楠楠
馬六甲(又譯麻六甲,馬來語:Melaka,爪夷文:ﻣﻼﻙ,英語:Malacca,葡萄牙語:Malaca),簡稱甲州,是馬來西亞的一個州,在馬來半島南部,瀕臨馬六甲海峽,首府馬六甲市,有古城之稱。馬六甲州面積1,650平方公里,人口約73萬。
古時明史記載為滿剌加,被葡萄牙侵占後,改稱麻六甲。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8年7月7日的加拿大魁北克當地時間上午9時30分(大馬時間9時30分)召開的世界文化遺產大會,宣布馬六甲市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旅遊業及製造業為馬六甲州兩大經濟支柱。馬六甲的口號為"觀光馬六甲就如觀光馬來西亞"(英語:"Visiting Malacca Means Visiting Malaysia" 馬來語:"Melawat Melaka Bererti Melawati Malaysia")。她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及許多歷史古蹟。
除了旅遊業,馬六甲也是一個製造業中心,包括高技術兵器、汽車零件,電子和電腦零件。有至少23個工業園區,容納500家來自美國、德國、日本、台灣和新加坡的工廠。
轉自穆斯林女子風尚季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