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中風》腦中風,位居人類死亡原因的第三位,每年有超過200萬人死於腦中風!!!!!

8848| 2016-04-03| 檢舉

最近,關於中風話題的「一條能救命的微信」在人們的手機里被頻頻轉發,人們對於中風後的嚴重後果已開始有所了解。 微信內文是這樣的:某同學聚會,一位女士在烤肉時絆倒,摔了一跤,旁邊的朋友建議找醫護人員,但她很確定自己沒事,只是穿了新鞋被磚塊絆了一下罷了。在她還有點顫顫巍巍站立不穩的時候,她的同學們幫她清洗乾淨,又為她盛了一盤食物,她就跟著大家一起享受接下來的時光了。

聚會後,她的先生後來打電話通知大家,她被送到醫院,傍晚六點,就過世了,原因是她在烤肉聚餐的時候中風。如果他們懂得辨識中風的徵兆,她也許還活著。

何謂中風

中風,中醫病名,有外風和內風之分,外風因感受外邪(風邪)所致;內風屬內傷病症,又稱腦卒中,卒中等。現代一般稱中風,多指內傷病證的類中風,多因氣血逆亂、腦脈痹阻或血溢於腦所致。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體麻木、舌蹇不語,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為主要表現的腦神疾病。

腦中風,位居人類死亡原因的第三位,每年有超過200萬人死於腦中風。中風之所以如此致命,在於中風發病急促,3小時內搶救才有效。然而中風發作前身體往往會出現一些前兆症狀,可以第一時間採取預防措施。

1、頭痛:無論是腦出血或腦梗死,頭痛非常常見,亦是一個重要的腦中風症狀和信號。

2、嘔吐:一般是伴隨頭痛一起出現的,也非常常見,其特點是多為噴射狀嘔吐。如遇有嘔吐咖啡色(醬油樣或棕黑色)液體,表示病情非常為重。

3、眩暈:還多伴有嘔吐或耳鳴,是腦中風症狀中較常見的。

4、一側肢體和面部的感覺異常。

5、口角流涎(流口水):出現口角斜、流口水或食物從口角流出的現象,要引起足夠重視。

6、突發的視感障礙:表現為看不見左或右的物體或視覺缺損,也可表現為一過性的眼前發黑或眼前突然飛過一隻蚊子的感覺。

7、突發的言語不清和吞咽嗆咳症狀:表現為病人說話不清,吐詞困難,喝水或吞咽時嗆咳。

8、意識障礙:變現為神志模糊不清、呼吸不應、打呼嚕,嚴重的可出現深度昏迷。

腦中風的成因

腦中風或腦卒中是由腦部血液循環障礙導致以局部神經功能缺失為特徵的疾病。造成腦中風的原因主要有:

1、高血壓病和動脈粥樣硬化,是腦中風的原因中最主要和最常見的。

2、心臟病,是腦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風濕性、高血壓性、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及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等,均有可能產生附壁血栓,當出現心力衰竭或房顫時,促使血栓脫落,流至腦動脈而發生栓塞。

3、顱內血管發育異常所致的動脈瘤、動靜脈畸形,是蛛網膜下腔出血和腦出血的常見病因,且常多次破裂出血。

4、某些炎症可侵犯腦膜、腦血管,或單獨侵犯腦血管引起腦動脈炎,如化膿性、結核性、黴菌性炎症和風濕病等,均可引起腦血管病。

5、血液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紅細胞增多症、白血病,常引起出血性腦血管病。少數發生缺血性腦血管病。

6、代謝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與腦血管病關係密切。

7、各種外傷、中毒、腦瘤、腦腫瘤放射治療以後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腦血管病。

另外,氣溫變化,環境、情緒的改變,過度緊張、疲勞等也是腦中風的原因。吸菸、過度飲酒者中風發病率也會大大增加。

腦中風的易患人群

高血壓病人

研究表明,無論是收縮壓高還是舒張壓高,只要高到一定程度,都可能引發腦中風。因此,血壓很高的人,即使無明顯症狀,也應堅持服藥,控制好血壓,千萬不可麻痹大意。

心臟病病人

統計發現,有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細菌性心肌膜炎以及心臟瓣膜疾病的人,或者做過心臟手術、安裝過人工心臟起搏器者,容易出現血栓,引發腦中風。

糖尿病病人

糖尿病病人容易出現血脂代謝紊亂,加重動脈粥樣硬化,而且還容易出現高血壓,這些都是引發腦中風的危險因素。

血液黏稠度高的人

有些疾病,如紅細胞增多症,病人血液中紅細胞數目過多,血液變得黏稠,很容易出現血栓,引發缺血性腦中風。

酗酒的人

研究表明,長期大量飲酒,每天攝入酒精的量超過60克,就有可能發生腦中風。

吸菸的人

吸菸可使血液中的膽固醇與脂蛋白結合併沉積在血管壁上,從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程,容易引發腦中風。但吸菸對腦血管的影響是暫時的,只要停止吸菸2年以上,就可使腦中風的發生率大大下降。

腦血管畸形的人

有些人腦血管有先天性發育畸形或先天性血管壁缺陷,他們可能平時沒有症狀,但極易患出血性腦中風。

過食鹹食的人

國外有人用白鼠作試驗,發現進食大量鹹食的白鼠15個星期後全部死亡。病理解剖發現,這些白鼠大腦都有小區域性壞死。分析認為,吃鹽太多可造成腦動脈損傷和狹窄,從而引發腦中風。

習慣性便秘的人

老年人動脈多硬化,大便多燥結。排便用力容易使腹壓升高,血壓和顱內壓也同時升高,這樣就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出血發生腦中風。

體內缺鎂的人

鎂在人體內能延遲血小板凝集,有一定抗凝作用。缺鎂時這種作用就會減弱,易形成腦血栓。鎂還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脂蛋白含量,因而能降低血脂,預防腦動脈硬化。為防止缺鎂,科學家們建議成年男子每天攝入鎂的量不應少於350mg,女子不應少於300mg。綠葉蔬菜、各種穀物、海味食品,特別是大豆、杏仁,含鎂量比較多,應多吃些。

用藥不當的人

如果高血壓病人過量服用降壓藥,可使血壓急劇下降,腦血流量急劇減少,容易發生缺血性腦中風。某些鎮靜藥,如安定、氯丙嗪等,用量過大也易發生缺血性腦中風。

如何辨別和預防中風

專家說,辨識中風要記住S、T、R三步驟,即旁人只要問三個簡單的問題,就可以辨識這個人是否中風:S(smile),要求患者笑一下。T(talk),要求患者說一句簡單的句子 (要有條理,有連貫性)。R(raise),要求患者舉起雙手。注意:另外一項中風徵兆是: 要求患者伸出舌頭,如舌頭(彎曲)或偏向一邊,那也是中風徵兆。上面四個動作,患者如有任何一個動作做不來,要立刻打120!並且要把症狀描述給接線生。

中風前的信號還有:

哈欠連綿:當腦動脈硬化逐漸加重,管腔愈來愈窄,腦缺血缺氧加重,特別是呼吸中樞缺氧時,會引起哈欠反射,是重要的報警信號。

口吃:流涎症狀是說話不利索、流口水,有中風跡象,可能會突然發病。

一過黑蒙:即突然出現眼前發黑,看不見東西,數秒鐘或數分鐘即恢復,還伴有噁心、嘔吐、頭暈及意識障礙。

視物模糊:即表現為短暫性視力障礙或視野缺損,多在1小時內自行恢復。有專家對出現短暫視力障礙的10例病人進行了眼底檢查和腦血流量測定,發現其中有3例視網膜中心動脈閉塞,7例為視網膜分支動脈閉塞。

剃刀落地:是指自己持刀刮鬍子時,頭轉向一側,突然感覺手臂無力,剃刀落地,1至2分鐘後完全恢復。這是由於轉頭扭頸時,引起已經硬化的頸動脈扭曲,加重了狹窄,導致了顱腦供血不足所致。

偏側麻癱:即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嚴格說來,這已是最輕型中風。據追訪觀察,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後3至5年,約有半數以上的人發生缺血性中風。

凡出現以上徵兆之一者,都應及早檢查,明確診斷後,進行系統治療,才可避免中風的發生。

心臟病發作在睡眠的時候,有60%的人沒有再醒過來。但是劇烈的胸疼足以把人從沈睡中痛醒。

如果有上述任何一種狀況發生的話立刻口含兩顆阿司匹林讓它化開然後喝一點水吞下。接著立刻聯絡急救中心坐在椅子或者沙發上靜候救護車援助……千萬別躺下!臨上救護車要記得告訴醫生你已經服下兩顆阿司匹林。

中風後的急救方法

如呼吸和心跳已經停止,要馬上做心、肺復甦術。

病人意識清楚,可讓病人仰臥,頭部略向後,以開通氣道,不需墊枕頭,並要蓋上棉毯以保暖。

失去意識的病人,應維持昏睡體位,以保持氣道通暢,不要墊枕頭。

寒冷會引起血管收縮,所以要保持室溫暖和,並注意室內空氣流通。有大小便失禁者,應脫去病人褲子,墊上草紙等。

切忌對腦中風病人有以下動作:搖晃;墊高枕頭;前後彎動或撚頭部;頭部震動等。

中風後遺症

1、麻木 是腦中風後遺症中比較常見的,表現為:患側肢體,尤其是肢體的末端、如手指或腳趾、或偏癱側的面頰部皮膚有蟻爬感覺,或有針刺感,或表現為刺激反應遲鈍。

2、嘴歪眼斜 表現為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露齒。鼓頰和吹哨時,口角歪向健側,流口水,說話時更為明顯。

3、中樞性癱瘓 主要表現為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出現病理反射,呈痙攣性癱瘓。

4、周圍性癱瘓 表現為肌張力降低,反射減弱或消失,伴肌肉萎縮,但無病理反射。

5、偏癱 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側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運動障礙,它是急性腦血管病的一個常見症狀,也是常見的腦中風後遺症。

6、失語 失語是腦血管病的一個常見症狀,主要表現為對語言的理解、表達能力喪失。

7、失認 失認是指病人認識能力的缺失,它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及對身體部位認識能力的缺失,是腦中風的症狀之一。

8、失用 失用,即運用不能,病人肢體無癱瘓,也無感覺障礙和共濟失調,但不能準確完成有目的的動作。失用包括:觀念運動性失用、觀念性失用、結構性失用、穿著失用、口—面失用和肢體—運動性失用。

四種水果可防中風

氣溫下降會使人體血管收縮,因此人們天冷時的血壓普遍比夏天要高。此外,由於天氣寒冷,人們對熱量和脂肪的攝入增加,而戶外活動減少,這都可造成血壓升高。因此,冷天是腦中風的高發期。柚子、橘子、橙子、檸檬這四種水果可有助降低血壓,預防中風。

柚子:柚子營養豐富,富含糖類、有機酸、維生素A、B1、B2、C、P和鈣、磷、鎂、鈉等。柚子還含有生物活性物質皮甙以及類胰島素,柚子肉中的維生素C非常豐富,有降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預防腦血管疾病(如腦血栓、中風)等功效。

橘子:橘子含豐富的蛋白質、鈣、磷、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橘子可減少膽固醇吸收,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

橙子:橙子中維生素C的含量高,能軟化血管,降血脂。此外,橙子中的果膠能幫助身體儘快排泄廢物、脂類及膽固醇。研究顯示,每天喝3杯橙汁可以增加體內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從而降低患心臟病的可能。橙汁中含有的類黃酮和檸檬素,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橙子中富含的維生素C、P,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增加毛細血管的彈性,降低血中膽固醇。高脂血症、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者常食橙子有益。

檸檬:檸檬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P,能增強人體血管彈性和韌性,可預防高血壓和緩解心肌梗死症狀。國外研究還發現,青檸檬中含有一種近似胰島素的成分,可以幫助降低血糖。(

今天不養生,明天養醫生!健康知識需要傳遞分享給您的朋友…

溫馨提示:我們致力於為您的生活提供健康指導,但並不能替代醫生之診斷治療,如您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本教材來源於網絡僅供參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99995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