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水卻痰治久咳,甘草真管用

John| 2016-04-02| 檢舉

逐水卻痰治久咳,甘草真管用

中藥中凡是以祛痰或消痰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療痰證的藥物,稱為化痰藥。

痰為津液 所化。津液是人體正常生理性體液,痰是有形的一種病理產物。

多因外感風寒濕熱之盛,內傷七情飲食之郁,以致氣逆液濁而成多量稀粘之汁。

痰與飲常常互稱,在 臨床上又有鑑別:粘而稠者為痰,清而稀者為飲。

痰色黃者屬於熱證,色白者屬於寒證。舌苔膩者多屬濕痰,舌紅口乾。

藥物分類者多為燥痰

1、溫化寒(濕)痰藥:辛苦溫燥—寒痰、濕痰

濕痰、寒痰證——咳嗽氣喘,痰清稀量多而色白為特徵,還可見眩暈、肢體麻木等;

(1)半夏—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外用消腫止痛。用於濕痰、寒痰證。

本品具溫燥之性,能燥濕而化痰濁,且有止咳作用,為治濕痰之要藥。

—苦、辛、溫。有毒。歸肺、肝、脾經。燥濕化痰,祛風止痙,外用消腫止痛。用於濕痰、寒痰證。

本品燥濕化痰功似半夏而溫燥毒烈之性更甚,祛痰作用較強。

2、清化熱(燥)痰藥:甘苦咸涼—熱痰、燥痰

熱痰證——咳嗽氣喘,痰黃粘稠為主症,並伴熱象;

燥痰證——痰干粘稠,難咯,乾咳等,併兼見其他燥象。

(1) 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補脾益氣,祛痰止咳,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調和諸藥。

本品能止咳,兼能祛痰,還略具平喘作用。甘草能促進咽部及支氣管 粘膜分泌,使濃痰稀釋易於咳出;)

瓜蔞—甘、微苦、寒。歸肺、大腸經。清熱化痰,寬胸散結,潤腸通便用於痰熱及燥熱咳喘。本品有清熱化痰之功。

治療痰熱阻 肺、肺氣上逆、胸悶、咳痰黃稠,可配伍黃芩、膽南星、枳實等。

3、止咳平喘藥:多辛甘苦,有潤燥、宣降斂瀉等作用

(1)麻黃—辛、微苦,溫。歸肺、膀胱經。 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

用於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蜜麻黃潤肺止咳。多用於表證已解,氣喘咳嗽。

能開宣肺氣,散風寒而平喘。與杏仁、甘草配伍,可增強平喘功效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99805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