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太多的不測,有太多的意外,一旦遇到突發事情,不必驚慌失措,要沉住氣,冷靜。我們知道,現代的中老年人最容易得中風,也就是腦血管堵塞、破裂(最嚴重症狀就嘔吐黑物,人死不醒)。萬一身邊的人突然倒下,我們都應該知道怎樣伸手施救。
「年過40,晚上床頭櫃上放3樣東西,必要時可救你的命。這3樣東西是:一杯水、一枚針、三顆阿司匹林(300毫克)。能馬上要人命的病主要有兩種:一是心肌梗塞,二是腦中風……」連日來,這篇標題為「一定要為父母轉走」的帖子,在微博、微信上被廣為轉發。
有讀者@長沙晚報名醫堂,求證是否真如其所説「立刻施救,在短時間內能起死回生」。昨日,記者特別邀請相關醫學專家對此進行求證。專家們一致認為,這一提法倡導疾病預防意識,提醒中年人關注健康,值得肯定。但如果想找到一條捷徑來應對不同的問題是不科學的。人到40,可適當增加健康投入,定期體檢,根據自身狀況有針對性地學習儲備健康及保健知識,並採取相應預防措施,才更加有效。
支持每晚床頭放一杯水
「對有心腦血管慢性疾病的人來説,每晚床頭放一杯水很有必要。」湖南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鄭昭芬教授表示,近年來心腦血管慢性疾病發病率明顯增加。心腦血管病多發生在晚上或淩晨,老年人因血壓低起床會摔倒或暈倒,或因出汗多會休克,床頭放一杯水,可方便服藥,也可及時補充水分。對於年紀不是很大的人來説,臨睡前喝一杯水對心腦血管也是有好處的。
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尤其是有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的男性,臨睡前還是要盡量少喝水,以避免起夜影響睡眠質量,帶來更多健康風險。
糾正阿司匹林需嚼碎後吞服
該帖子中説,心肌梗塞會有徵兆:左上肢疼痛、下顎劇烈疼痛、胸痛等。「如果上述任何一種狀況發生的話,立刻口含3顆阿司匹林讓它化開,然後喝水吞下,接著立刻聯絡急救中心,並告訴他們你已經服下3顆阿司匹林。」
對此,鄭昭芬糾正説:心肌梗塞的症狀主要以胸痛為主,嚴重時會胸悶,比心絞痛的疼痛要劇烈,疼痛持續時間相對會長些,會出現嘔吐、惡心、出大汗、喘不過氣來等症狀,但左上肢疼痛和下顎劇烈疼痛這種説法沒有依據。
「需要指出的是,平時患者服阿司匹林是吞服,在急救時,醫生會讓病人嚼碎後吞下。」鄭昭芬説,阿司匹林是腸溶藥物,起效時間很長,平常可以採用吞服,但急救時必須嚼碎以加快起效。急救時,阿司匹林的用藥劑量也要加大,從平常的1片(100毫克)加大到3片。
「但血小板明顯減少者或主動脈夾層者不宜吃。」湖南省腦科醫院神內一科主任劉秋庭主任醫師表示,還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出血性腦中風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會加重病情。劉秋庭表示,缺血性腦中風患者在急救情況下服用阿司匹林有一定科學依據,但出血性腦中風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則會加重病情。然而究竟是缺血性還是出血性腦中風,醫務人員需藉助頭部CT檢查才能確診,普通民眾無法自行辨別。因此面對腦中風,最好在專科醫師指導下用藥,否則可能適得其反。
提醒針刺放血急救作用有限
「患了中風,腦部的微血管會破裂,此時趕緊拿針扎十指尖和耳垂部位,讓血流出幾滴,如果病人已經口齒不清、嘴角歪斜,用此法幾分鐘後,就可以恢復原狀。」對該帖子中的這一説法,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推拿科王悅華教授表示,針刺指尖屬於放血療法,適宜急救,但作用有限。
據王悅華介紹,針刺指尖有促醒作用,適宜於輕度中暑、暈厥、急性休克等病人,或者是發生抽搐的小孩,用針在病人指尖等敏感部位給予刺激,相關神經受到刺激,産生興奮,促使病人蘇醒,是一種用於臨時處理的急救方法。但是這種方法並不適宜所有人群,身體虛弱,有出血性疾病,或者血小板減少、凝血機制差、傷口很難癒合的糖尿病患者,都不能用這種方法。此外,針刺耳垂也屬於放血療法,可作為治療紅眼病、睫膜炎、咽喉紅腫的輔助方法,對急救沒有作用。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