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並不是絕症,卻又有很多病患死於癌症,所以只要聽到癌症這字眼,就會心慌著急,連第一步要怎樣做,都會不知所措,除了看醫生,還能怎麼做呢?要怎樣才能對腫瘤對症下藥呢?治療診斷學中的腫瘤DNA 分析檢測,是癌症診斷新興領域,能讓不少晚期病患得以延長壽命。
地球上的每個人都有可能受到癌症的威脅,然而發現癌症後,接下來要進行的,普遍上不外乎化療、放射性治療、標靶治療又或者是手術切除腫瘤的部分。可惜這不足以大幅度提升癌症病患的壽命。
萬事起頭難,可是在治療癌症,只要起對了頭,檢測出在你身上腫瘤的特性,接下來就不難了。隨著醫學科學和相關學科的發展,新的檢查手段也愈來愈多,如:B超、各種內窺鏡、CT、核磁共振以及各種血清免疫、生化檢測等,對不同疾病的診斷水平也相應提高,可是要全面的了解腫瘤架構特性,腫瘤DNA 分析檢測,是癌症患者的新希望,也讓不少醫生看見晚期患者的曙光。
腫瘤DNA 分析檢測就是腫瘤的一種診斷檢測,它能夠幫助醫生選擇或識別癌症的特性,受益於治療的癌症患者,它彌補了治療和診斷之間的空隙。
陶乃文醫生指出,自進行腫瘤DNA檢測後,他對病人的狀況有所掌握,而且對症下藥,情況改良許多,圖中顯示出腦瘤有明顯縮小和減少的情況。
腫瘤特性因人而異
事實上,兩個乳腺癌腫瘤在分子結構層面上的區別,有可能比一個乳腺癌和一個卵巢癌之間的區別還要大,世界上沒有第二個人的癌症變異,比如結腸癌和其他患者有所相同,在腫瘤內部,每一部分的特性變異也有不同,就連醫生往往都會對癌症晚期的病人,感到束手無策。
本地臨床腫瘤專家陶乃文醫生解釋,腫瘤有不同的特性,每個人因人而異,不同的癌症發生在不同的身體部位,又或者發生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它都有屬於不同的特性。
「每個癌症的案例都有其特殊的基因改變以及生長特性,有些癌症生長得非常快速,也有癌症是經過多年之後才會對病人造成危害。在癌症的許多個案中,即使是同一個器官的癌症也會有許多差異(例如:不同的因素導致乳癌的發生),是癌症難以治療的一大主因。
「只要掌握腫瘤的『個性』,就不難捉摸它的治療方式,可以對症下藥,對病患和醫生來說,這無疑是縮減上治療的時間。」
怎麼說是縮減了治療時間呢?
他進一步解釋說,在治療癌症中的化療種類,就有超過三十多種,而很多時候癌症的病人都在跟時間賽跑,我們不可能把這三十多種的化療花在病人的身上,因為沒有太多的時間,所以醫生都會根據患者身上的腫瘤特性以及患者的臨床反應,症狀等等來制定化療。
「就好像胃癌患者,就有4至5種的化療種類,可是哪一個化療種類才是適合該患者呢,那一般上都會花上幾個月的時間,加上根據醫生的經驗以及臨床反應,來找出哪一種化療種類適合病人。」
他繼續說,某些癌症確實有些共同的特性存在,這些癌症的共同特性是許多療法以及研究治療功效的基準。
所以,他認為,了解這些癌症的特性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藉由這些特性選擇不同的診斷以及治療方式,從而縮短了病人受苦,如出現副作用嘔吐,掉頭髮等情況的出現,讓病人在最快的時間內,找出合適的治療方案。
KRAS基因檢測
醫生用藥指標
如今很多患者都會嘗試標靶藥物治療癌症,陶乃文醫生卻說,標靶藥物能否發揮療效,要看癌細胞基因的分子檢驗而定,透過KRAS基因檢測,事先知道哪些病人對藥物效果較好,讓醫生根據病患狀態來決定治療方式,是一種量身定做的個人化治療,避免腸癌病友們在治療上走冤枉路,耽誤病情。
提到KRAS 基因檢測,他說,這類檢驗可準確預測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使用標靶藥物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是否有療效,讓病患精準用藥,從中還可以節省不必要的醫療開銷。
「肝轉移大腸直腸癌病患進行KRAS基因檢測,並接受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治療,使用3個月後當腫瘤縮小時,腸癌患者治癒機會就會大增。」
節省開銷與時間
他說,在用藥前事先經由基因檢測確認基因類型,能更精準的使用標靶藥物,由於標靶藥物之價格極為昂貴,因此倘若用藥沒有達到治療效果,則浪費健保資源又錯失有效治療的契機,因此事前的KRAS基因檢測更顯格外重要。
他說,一般上都會把患者的腫瘤細胞送去國外的實驗室進行腫瘤DNA 分析檢測,而病人的狀況的確比過往來的有起色,雖說患者要進行這項科技,費用可從5000令吉至2萬5000令吉,對某些病人而言是一筆承重的費用,但他相信,往後這十年費用會有所降低,畢竟越來越普遍化了。
KRAS 和NRAS 是什麼?
KRAS 和 NRAS 是 RAS 家族的成員。這些基因轉譯的相對應蛋白質,對細胞生長和分裂很重要。KRAS 和 NRAS 是致癌基因,致癌基因是指一旦基因發生突變,它可能會導致癌症。
KRAS基因突變與大腸癌有著密切的關係,在大腸癌的形成中,KRAS的突變占重要的角色。KRAS是癌症的致癌基因,位於第12對染色體,當它發生突變時,正常細胞就會失控變成癌細胞。在直腸結腸癌的形成中,KRAS基因的突變占重要的角色,預估約40%的直腸結腸癌病患具有KRAS基因的突變。
Jean博士表示,在精準醫療的發展下,癌症的治療方式也悄悄地面臨變革,不再局限於發生位置。
快捷、精確的測驗
推進治療的優化
來自比利時ONCODNA醫療生物科技公司是歐洲一家以患者腫瘤DNA 分析為依據,提供個性化腫瘤治療的企業。
其首席生物科技執行員Jean博士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人們都知道癌症是一種基因變異的疾病,它起源於一些基因的突變,比如腫瘤抑制基因的突變。
「基因突變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是來源於遺傳,也可能來源環境,包括吸菸、太陽光紫外線和輻射等等,然而這些突變是可以透過科技而被檢測到和分析的。」他說,在患者腫瘤DNA 分析從中可以幫助到醫生得到腫瘤的特性,例如癌細胞比正常細胞生長更快的原因。此外,這些基因突變的影響也可以通過癌細胞的蛋白質表達來確認,幫助更好的理解癌細胞的抗藥性。
確認基因型態
他表示,在傳統的治療中,我們目前傾向於以癌症發生的位置作為命名與分類,例如發生在肝臟的癌症稱為肝癌、肺臟的為肺癌,而在治療上醫生也傾向於根據這些分類來決定治療方式。不過在精準醫療的發展下,癌症的治療方式卻也悄悄地面臨變革,不再局限於發生位置。
他解釋說,如今的治療診斷學生物科技,如高科技基因檢測,可通過對癌症的診斷、分類、預後評估、風險評級、選擇治療方法及監察,能夠分析癌症分子的複雜性,此目的就是要改善癌症診斷的精確性、速度和成本,讓更多人能夠享受到快捷、精確的測驗,從而推進治療的優化。
「簡單來說就是,從每個人獨一無二的DNA訊息為出發點,找到致病的突變基因,再針對這個基因做標靶治療。之中的『靶』就是病患的癌症基因型態,『標』就是藥物。」他強調,一定要確認基因型態,否則隨意投藥就是無的放矢,沒有意義。
他說,一旦拿到病患體內的腫瘤細胞切片,整個實驗室就會提供高效的工作流程方案。從腫瘤組織標本的採集和運送、取材、標本識別、冰凍切片、組織脫水、包埋、石蠟切片、常規染色,到IHC和ISH高端染色,染色/蓋片工作站等全系列組織學整體解決方案,通過快速精確的診斷和密切的醫護人員合作,從分子層面獲取腫瘤的特性,可以讓病患進而實現個性化治療,透過此類檢測可以了解患者本身適合的治療組合,決定最適合的藥物,讓患者獲得最好的照顧也能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
避免雜亂誤診
「通過利用包括現代分子生物技術在內的方法,將實驗室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應用的的技術,同時通過臨床的觀察與分析幫助實驗室更好的認識人體與腫瘤、進行更優化的實驗設計來促進基礎研究,從而最終實現整體醫療水平的提高、幫助醫生和患者解決腫瘤相關的健康問題。」他補充說道,那對腫瘤細胞架構上,有了更好的了解,醫生不再是像以往那樣束手無策,可以制定出更準確的治療方案。
他說,而這一切都是為了避免誤診,讓檢驗的標本與患者安全對應所做的努力。雜亂會導致誤診,不少所謂的「癌症病人」正是誤診而帶來的死亡判決書,這無論對人的心理還是生理都是巨大的打擊。
這當中結合了治療診斷學,在治療連繫診斷前,必需小心考慮測試本身的分析可信性、臨床有效性及應用,此外亦要考慮其患者費用負擔的問題。可是他說治療病患方案的決定權,還是掌握在醫生的手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99406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