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炎症和癌症有關~

Jennie| 2016-03-30| 檢舉

受訪專家:

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免疫學系教授 王月丹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 伍學焱

嗓子發炎、傷口感染、腸胃發炎……炎症是人體對抗刺激的防禦性反應,通常情況下,炎症是有益的。但國內外多項研究表明,如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可能會誘一系列嚴重疾病。

慢性炎症是疾病預警

「在一些重大疾病的發展過程中,炎症反應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免疫學系教授王月丹表示,當局部組織細胞受到損傷時,身體固有 的免疫細胞就會被激活,釋放炎症因子,並引起局部的炎症。這有利於提升機體局部抵禦病原體,以及修復組織細胞損傷的能力。但是,炎症若無法得到有效控制, 就可能因防禦過度,損害健康,以下幾種疾病和炎症關係尤為密切。

與癌症關聯。王月丹表示,長期的炎症狀態可能會使免疫系統功能紊亂,識別和清除腫瘤細胞的能力產生障礙,還可能會為腫瘤細胞的生長提供微環境,引發 腫瘤。比如,局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導致的胃炎,持續存在,就可能會發展為胃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基梅爾癌症中心的學者發現,慢性炎症還可能和前列腺 癌、肺癌、食道癌等腫瘤的發生存在關聯。

損傷心血管。免疫紊亂導致的炎症也常侵入血管壁內部,造成血管壁破損,在血管中形成斑塊。甚至形成血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症和冠心病等疾病的發作。

引發糖尿病。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伍學焱表示,體重增加、肥胖多表現為血脂、血糖增加。一旦脂肪細胞增多,會分泌更多的炎症因子,使得免疫系統異常活躍,導致脂類代謝異常,進而提高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導致抑鬱症。美國埃默里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教授安德魯•米勒表示,炎症是抑鬱症的可能病因之一。米勒的研究發現,慢性炎症的輕微增加都會導致抑鬱症風險增大。

老年性痴呆。炎症反應過程,還可能導致神經系統細胞的損傷。王月丹表示,隨著年齡的增大,免疫系統的調控機制可能發生紊亂,增加早老性痴呆的發生機率。

壞習慣惹來炎症上身

慢性炎症的病程較長,可持續數月至數年以上,由急性炎症遷延而來,有的是由於致炎因子的持續刺激而造成。一開始人體可能難以察覺,直到數年後症狀加重才被發現。專家表示,慢性炎症的引發與不良生活習慣密不可分。

不良用餐習慣。部分慢性炎症是由細菌、病毒感染所致,即細菌性炎症。比如,在外飲食不注意餐具的衛生,會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引發胃炎,提升罹患胃癌的風險。

高熱量食物。伍學焱解釋,血管硬化斑塊就與甜食、油炸類食品攝入過多有關,這會導致血脂升高,促使細胞局部釋放炎症因子,進而引起血管內皮損傷。

心情抑鬱。伍學焱表示,心情鬱悶、壓力過重會使腎上腺素、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分泌過多,增加細胞因子分泌,導致慢性炎症。

久坐不動。王月丹強調,久坐不動不僅會使脂類、糖類代謝紊亂,這還可能使血管循環不暢通,尤其是下肢,出現局部微血栓和局部血管炎症,導致下肢血管炎症疾病等。

抽菸喝酒。王月丹提到,喝酒對肝臟細胞損傷很大,使得由肝臟產生的免疫分子減少,免疫系統功能下降。而抽菸會導致氣道及肺部發炎,甚至可能引發肺癌。

常常熬夜。伍學焱表示,熬夜增加人體有毒有害物質的生成,免疫系統清理它們的負荷相應增加。王月丹補充道,一旦晝夜規律被打破,免疫系統內在調控的節奏也會發生改變,進而誘發炎症。

用藥不當。過度使用一些藥物,會殺死某些正常細胞,導致局部菌群失調,引起炎症反應。

抗炎要從平時開始

「趕跑」慢性炎症,專家認為,需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均營養。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醫學教授安德魯•威爾博士有一個著名的「抗炎食物金字塔」理論。他指出,果蔬的抗炎效果最佳,每天至少攝入4~5份蔬菜, 每份約80克,粗糧、麵食、豆類每天要搭配食用;有機菜籽油、堅果等健康脂肪每天攝入5~7份;魚和海鮮每周可攝入2~6份(1份約113克)。此外,蘑 菇、雞蛋、酸奶、生薑、大蒜、茶等都具有抗炎功效。王月丹則強調,要減少食用方便麵、餅乾、外賣等快餐食品,同時要遠離菸酒。

多喝水。多喝水可加強血液循環,促進炎症因子滅活,降低炎症狀態,維持免疫系統穩定。每天的喝水量根據個人情況而定,建議每天喝水量在2000毫升左右為宜。

勤運動。人體吸氧量增多,呼吸頻率加快,能強化免疫力,防止炎症因子「任意肆虐」。王月丹建議,每周進行兩到三次的有氧運動,每次半小時。健步走、慢跑、游泳、爬山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平心態。壓力、倒班工作等都會增加體內的炎症水平。伍學焱建議,我們應減少心理的「營養不良」,減少憤怒、憂愁、悲傷,保持平和的心態,用樂觀積極來「平衡」免疫系統的活性。

保睡眠。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的研究者發現:睡眠時間多於或少於平均時間的人,其血液中與炎症相關的蛋白質含量更高。伍學焱建議,保證每天8個小時睡眠,避免熬夜,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99178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