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氣是身體的財寶,五臟六腑是聚寶盆。
在人體中,陽氣是先天腎氣和後天脾氣結合在一起的混元一氣。也就是說,陽氣來自兩部分,一是先天父母所給的腎氣;二是來自水谷精微,靠吃的食物、水在脾胃轉化而來。
陽氣應該周流全身,使人體不受外邪侵犯。這就是「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所謂的正氣,就是渾元之氣,就是脾氣和腎氣加起來的那個元陽,你把陽氣保護好,就啥病也沒有了。
——李可老中醫
可悲的是,這些傷陽氣的習慣太普遍了,普遍到,我跟你說它是傷害,你都不一定相信。有可能,還會罵我是智商欠奉的傻X,然後繼續那些傷害自己陽氣的事。
借中醫的脈絡,寫下一些經驗——10個耗傷陽氣的惡習,給那些正在傷陽而不自知的親們。
1、晚上不睡耗傷陽氣,早上不起封殺陽氣
一年分四季,一天也是
凌晨3點到上午9點為日春,陽氣從肝出生,就像春天播種下莊稼的種子;
9點到15 點為日夏,陽氣在心裡長,莊稼在陽光的照射下茁壯成長;
15點到21點為日秋,陽氣漸漸的往肺里收,莊稼成熟了,要秋收割麥子;
21點到 凌晨3點為日冬。陽氣要完全藏進腎裡面去,莊稼入庫,來年也就是第二天再播種。
這是陽氣一天的生長收藏,如環無端,少了哪一個環節,都不會有好收成。
簡單講,晚上不睡,就像冬天的時候,把家裡的糧食都扔掉了,唯一的補救方法就是:到春耕的時候,辛勤的勞作, 再播種下種子,以期待秋天有個好的收成,就是早起。
早上五六點起,少陽得以升發,少陽就是初生的太陽。人在5點左右一天不起,就是一天體內沒有太陽,一年不起, 就是一年體內沒有太陽。人體內沒有太陽,就缺少陽氣。
5點為驚蟄,就是陽氣開始涌動。你早起,陽氣就能升發出來,人就不睏了;因為你5點不起,人躺著不動,肝氣升不起來,所以困。

【如果特困怎麼辦呢?】
可以5、6點起床,活動10-30分鐘,然後再躺下睡回籠覺,這時陽氣已經升起,再睡不會壓著陽氣,這樣你再起床後是輕鬆愉悅的,工作學習精力十足,否 則你白天是疲倦的,除了打哈欠就是打瞌睡,幹什麼都精力不夠。
早5點起的人,中午最好午休一會,一是養心,二是下午精力充沛。「睡眠是天補,人補不及天補」。
2、耗陽之最:那些寒涼、甜膩、辛辣的美食

反季節蔬果、冷藏蔬果汁、冰凍飲品……這些寒涼之物都會嚴重損害脾胃陽氣。尤其在即將到來的夏季,人體陽氣外散,胃腸反而呈虛寒狀態,故夏季應飲食清淡、溫食熱飲,若是以生冷食物冷飲來解暑,脾陽受損,會出現腹痛、腹瀉、乏力、消瘦等症;
喜食甜膩厚味,人體無法運化致痰濕內生,濕為陰邪,且重著粘滯,阻礙陽氣的運行,導致陽郁陽虛證,知道你濕氣為什麼這麼重了吧?
辛辣食物會過分調動身體儲存的陽氣,所以吃辣使人精神亢奮,但如果長期陽氣過分的耗散,也會導致陽氣虧虛(水土特殊的川湘貴地區除外)。
3、人造賊風,夏月傷寒
《內經》中說「虛邪賊風,避之有時」、「聖人避風如避矢石」,可見古人對風邪是防範有加的,因為風邪不但為百病之長,也是六淫之先行官,風邪侵犯肌表以致表虛,接著其他邪氣就可以乘虛而入,尤以寒氣對人體的傷害最大,寒邪屬水能滅火,最傷人陽氣。
夏季陽氣外散毛孔開泄,門戶大開,此時若立即吹電扇或進入空調房,風寒之邪就會直入肌膚、筋脈、骨節。
初夏時很多人會突然發現膝蓋露出來冷痛,這就是有寒氣在膝蓋骨節淤積。接下來就是最容易受寒的大夏天了,像我,夏天出門一定會帶一件大圍巾,在冷氣很足的商場或辦公室披上,或蓋膝蓋,之前我跟師學習經絡調理的路新宇老師,他說他每次進地鐵都會捂住大椎穴,因為北京地鐵站的出風口風特別大,是很典型的「賊風」。
如果白天出門受了寒,我一般會晚上回家用溫水泡泡腳,或煮碗姜棗茶喝,出一點汗,基本就能把寒氣逼出去。若不及時排出寒氣,會侵犯六腑五臟,長久會生些慢性病。
4、產房受寒,在媽寶最虛弱的時候損傷陽氣
據說產房的冷氣很足,我還沒有體驗過。
女人在生孩子的時候是七竅(包括全身的毛孔)都打開的,這時候,如果冷氣很足,或對著產婦直吹,寒氣直接就進了身體。「產後風」就是這麼來的。我的朋友「美媽養成記」的作者美媽,說備產的時候要鬥智斗勇想好一切保暖措施,帶足一切裝備,各種方法溝通讓護士調高冷氣,在這麼重要的時候,咱耗不起,很多女人帶「產後風」一輩子非常痛苦,所以祖輩才如此重視坐月子。
新生兒從溫暖的羊水中出來也極易感受寒邪,若不及時採取保暖措施,也會傷及嬰兒陽氣。
5、動能生陽,也能耗陽,尤其是晚上運動

盧崇漢先生在《扶陽講記》中提到「動能生陽,也能耗陽」,其實運動的本質是加強氣血的流通,適合於陽氣尚足但氣血不暢之人,或飲食厚膩,久坐不動,思慮過度的人。
但運動絕不適合於氣血大虧之人,因為虛人陽氣固攝的功能不足,運動後陽氣耗散,陽氣會更虛。
另外運動屬生髮,應該是春夏白晝之事,現在很多人都是晚上健身跑步,看似彌補了白日的運動不足,其實是違反了「生長收藏」之序,夜晚大量運動出汗影響了陽氣的收藏,尤其使腎陽受損。
6、房事不節,腎陽虧損
一下子就想到《紅樓夢》里的賈瑞,每天對著魔鏡里」王熙鳳「的裸體YY,沉浸其中,無法自拔,然後就這麼給掛了。
慾望是很耗人的精氣神的,目見耳聞使人體的腎陽長期浮越在外,房事不節使人的腎精虧虛,精虧則難於固攝陽氣。腎陽虧損表現為乏力、畏寒、腰冷痛、五更瀉、雙目無神、男子陽痿早泄、女子宮寒不孕等。
7、抗生素、激素透支陽氣
抗生素性屬寒濕,口服主要損傷脾胃陽氣,會導致胃寒、納差、嘔吐、腹痛、腹瀉等反應,而靜脈用藥直接進入血管,還會傷及心陽,引起水汽凌心證。
不可否認抗生素對現代醫學的貢獻,問題是在我們國家濫用抗生素的情況太多了,一點感冒發燒就吃抗生素、掛水,當然好得快,但這直接剝奪了身體自我恢復的機會,也會讓身體接下來的疾病特別難治。所以,自己不要自作主張擅自吃藥。
【常用抗生素】頭孢他啶、青黴素、紅黴素、氯黴素、阿莫西林、環丙沙星、甲硝銼、慶大黴素等。
激素則使人的腎陽直接外越,看似效果明顯,其實是腎陽的透支,損害到人體的遠期健康。還有其他的化學藥物若去除糖衣或膠囊後都呈苦味,苦味傷脾胃陽氣。長期服用必定脾胃陽虛。
8、清熱下火藥,長期服用也傷身
有一些清熱解毒的方法不知道怎麼就流傳開了,我在大學的時候,我們宿舍的胖女孩就吃牛黃解毒丸治便秘,後來碰到很多朋友也是這樣,牙疼、上火也隨便買點牛黃解毒丸吃,似乎這藥就是用來這麼吃的。
後來聽老師說過一個為了治療習慣性便秘吃了三年牛黃解毒丸的人,因為肝損傷,出了腹水,她的肝損傷不是牛黃解毒的問題,而是長期服用的結果。
中藥的寒涼藥物如果過服或者久服,確實有這個問題。所以中醫對去火藥的醫囑是:「中病即止, 不必盡劑」,意思是見好就收,不要長期服用。
當前濫用清熱藥的原因一方面是醫生的辯證不精,另一方面則是用清熱藥比較「安全」,誤用清熱養陰藥產生的副作用具有隱秘性,短期不會被發現,長期使用則大傷陽氣。

9、工作煩勞,陽氣外張
《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煩勞則張。」人體陽氣依靠物質和精神的刺激長期在外工作,不知及時收藏休息,一方面會導致陽氣的虧虛,另外,陽氣太疲勞導致無力入陰收藏,造成失眠,甚至神經衰弱,這樣就形成惡性循環。
10、物慾難止,壯火食氣
慾望是精神之火,而且是邪火壯火。《內經》提到「壯火食氣」,慾望也會消耗人體正氣。《老子》告誡我們要少欲知足,要「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其實就是減少慾望,從而節省陽氣,不讓其過早消亡。
(本文是花花根據自己的經驗,編輯自「正安聚友會」近期的一篇文章《10個耗傷陽氣的惡習,你有嗎?》,感謝我們身邊一直有靠譜認知。)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