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成】川芎3克,柴胡3克,黃連2克,羌活3克,防風3克,炙甘草3克,酒黃芩3克,炒白朮3克,綠茶5克。
【用法】置保溫杯中開水沏服,上方為一日量。
【功效】疏風清熱祛濕止頭痛。
【主治】對於偏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神經性頭痛、感冒後頭痛、頭痛性癲癇等均可有良好的療效。
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秦紹林醫生按:本方用藥9味,沏水代茶,氣盛味輕,有利於藥性上行頭部直達病所,臨床經常有很好的療效。原方出自李東垣《蘭室秘藏》清空膏,古今許多治療頭痛名方均由此變化而成,方中川芎辛香善升,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為頭痛之要藥;羌活入足太陽經而疏風除濕;柴胡入足少陽經而升散解熱,合川芎以止偏正頭痛;黃芩、黃連苦寒泄熱滲濕,酒炒而用,且與升散之品相配,則能上至巔頂而除頭部濕熱;甘草益氣安中,緩痛和藥;茶葉清利頭目。諸藥合用,可使清氣上升,濁陰下降,風邪濕熱俱去,則經年頭痛可除。原方包括茶葉8味藥,今據丙申年加炒白朮實脾行水,以平衡2016年寒水太過木郁土虛的偏頗,如患者鬱火過重,可加羚羊角粉0.3克沖服。(圖片來源於網絡)
治療失眠的5個方法食療方
御谷堂國醫養生館 2016-03-25 15:34
治療失眠的5個方法食療方
陳小麥60 克,大棗15 枚,甘草30 克,加水4碗煎成1 碗,臨睡前服。
此方特別適合於更年期婦女,失眠多汗虛弱者。
蓮子30 克,百合15 克,冰糖適量。將蓮子、百合共煮成湯,加冰糖調味,臨睡前服。
此方適用於虛熱煩躁失眠者。
柏子仁10~15 克,粳米50~100 克,蜂蜜適量。先將柏子仁去盡皮殼雜質,搗爛,同粳米煮粥,待粥熟時,兌入蜂蜜,稍煮1~2 沸即可。每日服食兩次,2~3日為一療程。
此方特別適用於失眠健忘、長期便秘的老年患者。
炒酸棗仁60 克,大米200 克。將炒酸棗仁加水煎熬,取汁去渣,再加入大米熬粥,每次適量食用。研究表明,酸棗仁含有豐富的植物油、有機酸和維生素,具有鎮靜和催眠作用。
適合各種失眠患者。
紅棗500 克(去核),加水煮爛,再加冰糖100克、阿膠150 克(後放),慢火煨成膏備用。早晚各服1~2 匙。
此方適用於氣血虛引起的失眠、多夢、精神恍惚者,也是滋補的佳品。
治療失眠的5個方法食療方
中醫亞健康調理,關注御谷堂微信號:yourgrain
坦誠溝通,共享健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57/node98359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